第166章李豫因病突仙逝李适发愤欲中兴
时间很快过去,转眼就到了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八月中秋,李泌离京已经八个月了。
不久,仆人李瑞和他的媳妇赵芯儿带着孩子,也从京师长安来到了李泌的任所醴州。
李泌、卢巧稚夫妇欣喜异常,急忙围着李瑞和他的媳妇赵芯儿一家问个不停。
“瑞儿,芯儿,你们一路平安吧!你们的儿子起名了吗?”李泌喜笑颜开,高兴地问道。
“还没有呢!先生才高八斗,请您帮孩子起个名吧!”李瑞请求道。
“我给你的孩子起名,不是剥夺了你做父亲的权利了吗?你还是自己给孩子起名吧!”李泌笑笑拒绝道。
“先生,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我没有读上几天书,想了好几个月,一直都没有想出来啊!”
李瑞摸摸脑勺,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
“夫人学问也很高,是有名的才女,就请夫人给取取吧!夫人,麻烦你了!”李瑞妻子芯儿出主意道。
“先生要客气,我就当仁不让了。就叫李通,字达吧!但愿孩子一生通达,平平安安。
芯儿,我们出去聊吧,看样子,先生与瑞儿有话要说呢!”卢巧稚察言观色,向芯儿提议说道。
“多谢夫人!”芯儿抱着孩子李通,跟着卢巧稚走了出去。
2
等妻子与侍女芯儿一出去,李泌就等不及了,急忙问道:
“瑞儿啊,朝廷如今的情形怎样啊?陛下还好吗?”李泌心急火燎地问道。
“难道先生还没有接到朝廷的邸报吗?先帝已经仙逝了。”
“怎么?先皇已经去世了吗?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我没有得到消息呢?
瑞儿啊,自从安禄山,史思明两个叛逆造反以后,地方官吏,也开始玩忽职守了。
我要下去查查,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为什么陛下去世,也没有及时告知呢?”
听到李豫去世的消息,李泌神色黯然,非常悲伤。
“先生啊,也许是大家知道先生与先帝的关系,怕先生得知消息太过悲痛,所以故意瞒着先生吧!
先生啊,先皇突然驾崩,我们都十分悲痛。你就不要太过忧伤了吧!”李瑞劝慰李泌道。
“即使这样,也不该瞒着山人啊!瑞儿啊,你赶快给我说说朝廷如今怎样了吧!新皇还好吗?”
“先生放心!先皇即位以后,励精图治,朝廷如今是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先生大可放心了啊!”李瑞简洁地说道。
“是吗?那就好了!瑞儿啊,你还是赶快给我讲讲具体经过吧!我很着急呢!”李泌忍住悲伤,请求道。
3
“好吧,先生。就在先生离京不久,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的五月十三日,先帝就已经病重了。”
“我走之时,先帝还好好的呢!而先帝才正当盛年,才五十二岁,比我还小,怎么会突然就生病了呢?”李泌不解地问李瑞道。
“先生,宫廷深深,瑞儿不知内情。
五月二十一日,先帝急忙诏令太子摄政。当天夜晚,先帝就在长安宫中的紫宸内殿里,驾崩了。
先帝遗诏命太子(李适。适,发音为kuo),继位登极,任命郭令公担任皇家摄政。
五月二十三日,太子殿下登极即位。”
李瑞简洁地向李泌讲述道。
“陛下啊,你当初不是说,等我回京以后,要与我好好聊聊吗?为什么还没有等到我回京,陛下你就仙逝,早早离臣而去了呢?”
听到确切的噩耗,李泌悲痛欲绝,再也忍不住了,禁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
李瑞也悲伤地看着李泌,不敢言语。李泌叹息悲泣了很久,也难以疏解心中的悲伤和愧悔。
4
尽情地地倾泻了一个时辰,李泌终于冷静了一些,从悲伤中缓过了气。
“先生,你节哀顺变吧!陛下已经进入天国,再也没有人世的烦恼了。”李瑞安慰李泌道。
“是啊!瑞儿,愿陛下一路走好吧!瑞儿啊,如今朝廷的情形,究竟怎样呢?真的如你所言的那样美好吗?”
李泌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疑惑地问道。
5
“先生,如今朝廷的情形,好着呢!宰相常衮,也被陛下罢黜了,被贬到了地方任职。”李瑞介绍道。
“是吗?多行不利必自毙,不是没有道理啊!
老实说,常衮的性格,虽然有些刚强固执,有些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但还不算一个奸佞啊!
他究竟是怎么倒了的呢?”李泌问道。
“先生,是这样的。太子殿下继位以后,宰相常衮终于激起了众怒,导致了大臣们的强烈不满,陛下也对常衮有了看法。
于是中书舍人崔祐甫等大臣,乘机弹劾常衮说道:
‘陛下,常衮为相以来,专权误国。他性格刚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他曾经设计,将功高望重的李泌先生,赶出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