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昏如故吐蕃侵京贤良忧将相感愤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0章昏如故吐蕃侵京贤良忧将相感愤

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初八,李豫的御驾到达华州。

这时,随从皇帝的大臣官吏,大多数都已逃散。华州州府官员,也无人前来问津。官员们既没有人为皇帝一行提供食宿,也无人来照料问候皇帝一句。

随从皇帝的禁军六军将士,一个个饥寒交迫,筋疲力尽,牢骚满腹。

李豫垂头丧气,萎靡不振,怨天尤人,心里懊悔不已。

“陛下:

臣观军容使鱼朝恩,率领神策军,从陕州前来迎驾。恕臣救驾来迟!”

就在李豫陷入绝望之时,幸亏鱼朝恩率领神策军,携带军需,前来救驾。

李豫大喜,对鱼朝恩的耿耿忠心,感动涕零:

“你们那些大臣将领,平日里不是都在指责朕,说朕宠爱信任内臣吗?

如今,你们这些自称忠心耿耿,指责朕宠信内臣的大臣、将领们,今天究竟在哪里呢?

所谓板荡识忠臣,此言非虚啊!今天如果没有鱼朝恩,还有谁能够来侍候、保护朕吗?”

李豫笑逐颜开,感激地对鱼朝恩说道:

“朝恩爱卿啊,你来得真是太及时了!真是久旱的甘霖!不枉朕平日里对你的宠信。”

神策军观军容使鱼朝恩满脸愧意,向李豫道歉道:

“陛下赎罪!奴才救驾来迟!只要是为了陛下,奴才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陛下,臣听令公大人报告,丰王李珙等,已经到了潼关,准备前来觐见陛下。

陛下,是否让丰王来觐见陛下呢?”

神策军观军容使鱼朝恩,一向与丰王李珙亲近,抓住机会,向皇帝说情道。

“好吧!爱卿辛苦了!命令丰王,前来觐见朕!”

丰王李珙等,得到神策军观军容使鱼朝恩的庇护以后,急忙前来觐见皇帝。

李豫不仅没有责怪丰王李珙,反而对丰王李珙鼓励了几句:

“叔父大人辛苦了!下去好好休息休息!”

2

然而,丰王李珙回到自己的营帐以后,依然牢骚满腹,心怀不满。他觉得皇帝父子,一直对他们不公,对李豫出言不逊。

不久,郭子仪见到李豫,汇报了路途中的情形,丰王李珙等人叛逃的事情,也全部浮出水面,暴露出来,李豫勃然大怒。

文武大臣担心,丰王李珙趁机为乱,于是纷纷上奏皇帝,建议杀掉丰王李珙等,以绝后患,李豫听从。

于是,朝廷追究丰王李珙叛逃之罪,下旨将丰王李珙等人立即赐死。

3

丰王李珙,是李豫的叔父,他是李隆基(玄宗皇帝)的第二十六子,初名李澄。

开元二十三年七月,李澄受封为丰王。开元二十四年二月,李澄改名李珙。

天宝十五年六月,李隆基(玄宗皇帝)幸蜀,至扶风郡,授李珙为武威郡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支度采访使;以陇右太守邓景山,为丰王副手,兼武威长史、御史中丞,充都副大使。

但最后,丰王李珙并没有前去藩镇就任。

广德元年十月,吐蕃侵入上都长安,李豫将幸陕州,率众从皇家林苑中而出,骑从半渡浐水。

禁军将军殿前射生将王怀忠,遂准备关闭林苑大门,横截五百余骑,拥丰王等十宅诸王,西投吐蕃叛变,而被郭子仪阻止。

最终,丰王李珙因立场不稳,阴谋不成,被赐自尽。

处置了丰王李珙等,李豫车驾,前往陕州观军容使鱼朝恩的神策军军营,准备在神策军的基地驻扎下来,以待勤王大军。

4

广德元年(763年)十月九日,吐蕃二十万大军,没有遭遇大唐官军的任何抵抗,几乎是兵不血刃就进入了西京长安。

长安居民,再遭吐蕃军队的浩劫。

叛将高晖与吐蕃王国大将马重英等,进入大唐京师长安以后,立即开始谋划,拥立傀儡,寻找代言人。

找来找去,马重英等终于决定,立已故玢王李守礼之孙李承宏,为大唐皇帝。

僭帝李承宏,更改年号,设置百官,任命前翰林学士于可封等人,为大唐宰相。

吐蕃军队,大肆抢劫大唐府库、以及长安市民家里的财物,焚毁居宅,宫殿。

长安城中,顿时一片萧条,满目惨景。

那时,前大唐宰相苗晋卿,正病卧在家,没有逃走。吐蕃将领马重英,及僭帝李承宏等派人,将苗晋卿连床抬来,胁迫他出任伪职。

苗晋卿闭口不言,不与伪朝合作。僭帝李承宏、吐蕃将领马重英等无可奈何,只得下令,将苗晋卿关押起来,没有杀他。

此时,溃散的大唐皇家禁军六军,也趁火打劫,公然抢夺公私财物。

大唐皇家禁军六军与吐蕃军队一道,竞相比赛掠劫。长安士人、平民,惶恐不安,纷纷逃入秦岭山谷洞穴栖身,躲避战乱。

5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