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燕叛贼内讧不止唐君臣应对无力
燕帝史思明部下的兵将,一直是叛军队伍中最野蛮、最残暴的队伍。
当初,安禄山依靠以史思明为首的叛将们的军事才能和残暴不仁的征讨,奠定了立国的基础。
但也正因为史思明为首的叛将们的残暴不仁,无恶不作,史思明叛军所激起的官民反抗,也愈加强烈。
安禄山、史思明等贼酋,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冷酷无情,以杀戮为乐,喜欢用黑色恐怖去威慑官吏百姓。
每当叛军攻陷郡城,叛将史思明常常喜欢下令,杀光城里所有的老弱男子,把壮丁掳掠为挑夫。他放纵部下将士奸淫掳掠妇女,杀害老弱妇孺,凶残无比。
魏州一役中,仅仅一天时间,史思明的叛军,就屠杀了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三万多人,平地流血数日。
史思明为人冷酷无情,杀戮成性,依靠屠杀去震慑约束自己的部下。
他不仅好杀无辜的官吏百姓,归顺的降卒,而且对待自己的部下,也是猜忌怀疑,冷酷无情,残忍血腥。
部下稍有不称史思明的心意,没有按照史思明的命令去办事的,动辄就会被史思明诛杀九族。
因而史思明部下,人人都不能自保,恐怖气氛,弥漫了叛军整个的军营。
因此,依靠杀戮震慑部下的史思明,并没有什么贴心的心腹死党,能够死心塌地地为他卖命。
2
怀王史朝义,是史思明的嫡长子。史朝义的为人,与父亲史思明迥异,他恭谦谨慎,爱惜部下。
而且史朝义的武艺高强,作战勇敢,他经常率领军队,跟随史思明外出作战。
燕军将士,多归心于怀王史朝义,认为史朝义可以托付终身。但史朝义本人,却并不受父亲史思明的喜欢、宠爱。
史思明一向最为偏爱的,是他的最小的儿子史朝清,而不是他的嫡长子史朝义。
史思明率军,南下扫除官军时,经常派的是他的小儿子史朝清,去负责镇守老巢范阳。
史思明常常认为,史朝义一点也不像自己,认为他为人太过仁慈,不够果断冷酷。
史思明时常想杀掉长子史朝义,而立自己的小儿子史朝清为太子,让史朝清继承帝位。
史思明的左右随从,都喜欢史朝义,因此常常把史思明的这些想法,泄露给史朝义。
史朝义听后,更加忧虑不安,担心父亲杀掉自己。
3
史思明在洛阳邙山,击败李光弼的军队以后,就打算乘胜西进,前去攻打陕州。
史思明便派遣嫡长子史朝义率兵,作为燕军的前锋,自北道去袭击陕城。
史思明则亲率燕军的主力大军,自南道崤山峡谷挺进,分兵两路,去进攻陕州。
4
三月初九,史朝义率领北路燕军,抵达了陕县南面的礓子岭,开始进攻守卫关口的唐军。
史朝义燕军遭遇的,是中央军神策军特遣兵团。神策军特遣兵团是禁军的精锐部队。
史朝义率领的北路燕军,遭到了唐军守将神策军特遣兵团节度使卫伯玉的有力反击,进攻失败。
史朝义又数次率军,前去进攻唐军,均被军守将特遣兵团节度使卫伯玉的神策军特遣兵团打败。
史思明见儿子史朝义出战不利,勃然大怒,只得下令燕军,退守永宁,准备再战。
5
史思明退兵驻守永宁,整顿队伍,准备再战,并欲追究此次燕军失败的责任。
见儿子史朝义出战不利,屡攻不下,史思明怒火冲天,怒气冲冲地对部将说道:
“都是史朝义这个狗东西,指挥不力,胆小如鼠,临阵胆怯,才坏了朕的大事。”
“陛下,怀王遭遇的是朝廷的精锐之师神策军,又占据有利的地形!”
史思明的部将安卓,为史朝义辩解道。
“胡说八道!神策军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这个家伙,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史思明始终认为,战败是史朝义指挥不力,不愿意听从部将安卓等将领为儿子的分辨和解释。
见史思明怒不可遏,对儿子史朝义恨得是咬牙切齿,诸将再也不敢啃气。
接着,史思明又怒气冲冲地训斥史朝义的部下将领们说道:
“你们这些东西,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你们大部人马,竟然连一个小小的卫伯玉,都不能够制服,把吾大燕的脸都丢尽了。
都是史朝义这个傻小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成大器,令老子失望至极!
这个不成器的东西,怎么能够成就朕的千秋大业呢?不如斩杀这些不争气的东西!”
暴虐的史思明,一怒之下,就想要按军法,斩杀儿子史朝义及史朝义手下的诸位将领。
史朝义及手下的将领,惶恐不安,时刻担心大祸来临。
6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十三日,史思明命令儿子史朝义,督促手下将士,修筑三隅城。
三隅城,是以一边的山作为底边的一种战术性的城堡,又叫三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