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李山人心忧国事卢公子疏解愁心 - 巨变岁月之乱世贤相 - 星河灿烂876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3章李山人心忧国事卢公子疏解愁心

“先生,听了你的详尽分析,在下也认为朝廷的举措,似乎有些失当,值得陛下警惕。

先生啊,为什么当初陛下没有一鼓作气,去彻底消灭安禄山叛逆的主力军队,而留下了今天的后患呢?”

卢公子不解地问李泌道。

“公子啊,这就是山人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简单道理啊!

当初,因为陛下急功近利,图谋迅速收复东西二京,才造成了今天的后遗症。

山人十分理解,陛下当初的那种心理。

山人也理解,陛下为什么会仓促决定,放弃攻击叛贼老巢范阳,绝其归路的决策,而采取先取两京的谋略。

公子啊,陛下这样做,其实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陛下虽从太子之位,被文武百官拥上帝位,但陛下心里,实际上非常清楚,自己的继位,并不十分合法、合理,还没有顺服天心民意。

陛下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皇位,并不稳固。

所以,陛下就常常设计,一定要想尽千方百计,去谋求快速收复二京,建立盖世的伟业,来巩固陛下的皇位,实现早日奉养太上皇的孝心。

陛下这么做,本来是无可厚非的。

陛下心里也十分清楚,这样急功近利的决策,会遗留下隐患。

陛下也十分清楚,遗留下的这些问题,实际上都不可小视,必须及时解决。

然而如今,当夺取两京以后,陛下开始沾沾自喜、骄傲自大起来,处理国事也不够冷静慎重,也不肯接受贤良大臣的建议,这就是我日夜担心的根本原因。”李泌带着惋惜和痛心疾首的表情说道。

2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先生常常忧心忡忡,为国事彻夜难眠,寝食不安。

先生啊,我不懂的是,陛下一向信任先生。先生你为什么不上书,将你的忧虑和担心,告诉陛下知道呢?”

卢公子不解地问李泌道。

“公子啊,我也曾经将我的忧虑和担心,通过中使,尽力地上奏给陛下,提醒陛下,注意那些危险的隐患问题。

可惜的是,今非昔比,我的话已经不太管用了。

收复两京以后,陛下认为万事大吉,一直对我警醒的话,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非常清楚陛下的个性,知道陛下一向不喜欢多管闲事、自以为是的臣子,而我又隐居在山,所以我就只好明哲保身,不敢多说了。

所以,我只要一想起陛下近些时间以来的所作所为,心里就有些气馁后怕,对我当初离开陛下前,所采取的一些防范举措,感到非常的后悔。”李泌说道。

3

“先生,你离开陛下归隐之时,都采取了那些预防措施啊?能否说来,让我听听呢?”

卢公子好奇地问李泌道。

“公子啊,其实也不是什么要紧的措施。我不过是提醒陛下,要休养生息,不滥用民力,对叛贼保持警觉,不要猜忌功臣,善待孩子们罢了。”

李泌不愿意炫耀自己的功绩,轻描淡写地说道。

“先生,你说来听听嘛!我又不会乱说的。”李泌的话,勾起了卢公子的好奇心。

“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东西,我到现在,甚至还有些后悔。

当初,我在向陛下辞行前,曾经与陛下,广平王兄弟等,促膝谈心,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刻的交流。

我当初一厢情愿,就陛下与广平王父子之间的关系问题,做了四件事情,想确保朝廷的安定,希望确保广平王不受陛下的猜忌,保持自己的地位。

我一是为广平王,出谋画策,做出建议,希望广平王能够与父皇和淑妃娘娘,搞好关系。

那时我十分担心,广平王功高受嫉,希望广平王能够妥善应对,保住自己的位置,躲过奸佞小人的陷害;

二是在陛下的面前,说清建宁王的冤屈,为建宁王平反昭雪。

建宁王忠心耿耿,英明睿智,对社稷立有大功,死得太冤了。

我这样做,一方面是希望尽到,我与建宁王的知己相交之情,同时另一方面,也是为广平王的安危着想,希望能够尽力保全广平王,不让他受到奸佞的伤害;

三是为了化解太上皇与皇上父子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或者嫌隙。

我亲自书写奏章,请太上皇从蜀郡还都京师,成全了陛下孝顺上皇的心意;

我最感到后悔的,就是第四件事。

我曾经建议陛下,将我很长时间亲自掌管的宫禁契钥之权,付与了李辅国去管理。

那时,我与成国公李辅国已经有些隔阂。

我十分了解李辅国的为人,知道他十分阴险,心里有些胆怯,害怕得罪他,遭到他的嫉恨。

为了避祸,我明哲保身,不仅没有揭露李辅国的徇私舞弊、祸国殃民的罪行,而且还有些违心地,将自己很长时间一直掌握的宫禁契钥权力,也尽付交与了李辅国。

当时,我这样做,虽然是得到了陛下的认可,但我至今依然感到十分后悔。

我现在已经意识到,我这样做,会让李辅国的权利更大,更加助长他的嚣张,可能会让李辅国更加肆无忌惮,目中无人,无法控制,最终给朝廷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现在想起来,我做的前两件事甚好,有利于社稷的安定,可以避免广平王,再次遭受建宁王之覆辙,缓和广平王与父皇、淑妃娘娘的紧张关系。

可是,我做的后两件事,到底是福是祸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