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张延赏力主和议李西平竭力反对
当初,大历十四年,张延赏与李晟在成都结怨之事,不仅一直没有化解,而且二人的矛盾,越发激烈。
李适信任张延赏,召唤张延赏回朝,欲任命他为宰相。李晟又上疏,指责张延赏的过失及罪恶,竭力阻挠皇帝的任命,张延赏心里对李晟的怨愤越深。
张延赏十分清楚,那时皇帝陛下需要借助李晟的力量去平叛,安定边塞,不能够违背李晟的心意。
因此,当李适违背承诺,仅任命张延赏为左仆射之时,张延赏也只有把怨愤与不满潜藏心底,但对李晟的仇怨越发加深。
2
却说张延赏,名宝符,时年六十岁,比李泌还小了五岁,乃著名宰相中书令张嘉贞之子。
幼年时,张延赏就成为了孤儿。玄宗皇帝(李隆基),怜惜张延赏乃功臣名相之后,专门取赏延於世之义,为张延赏改名,后张延赏特降皇恩,授张延赏为左司御率府兵曹忝军。
张延赏博涉经史,达于政事。侍中、韩国公苗晋卿见到他,十分赞赏,因此把自己心爱的女儿苗氏,嫁给张延赏为妻。
肃宗(李亨)在凤翔时,拜张延赏为监察御史,赐绯鱼袋,关内节度使王思礼,请任命张延赏为自己的从事。
王思礼领河东节度使之时,张延赏为太原少尹,兼行军司马、北都副留守。
代宗(李豫)朝,张延赏除给事中,转御史中丞、中书舍人。
大历二年,张延赏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有政绩,入朝拜御史大夫。
张延赏历任淮南、荆南、剑南西川节度等地观察使,寻加吏部尚书。
贞元元徵年间,张延赏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受李适的赏识信任。
工部侍郎张彧,是李晟的女婿之一。
当初,李晟的另一个女儿,嫁给李晟的亲信幕僚崔枢为妻时,李晟所送的嫁妆和礼遇,远远超过了当初对待张彧的待遇。
张彧一见,非常不满和嫉恨,认为岳父李晟厚此薄彼,处事不公。
因不满岳父李晟给予自己的嫁妆太少,对自己的礼遇菲薄,不够尊重,张彧就转而投靠左仆射张延赏,与岳父李晟为敌,共同对岳父李晟陷害。
给事中郑云逵,曾经担任过李晟部下的行军司马。因为李晟当初对他不重视,郑云逵也投向了左仆射张延赏,共同对李晟陷害。
而李适本人,对李晟的大功和盛名,也早就疑惧猜忌。于是,吐蕃次相尚结赞的离间之计发挥作用。
3
贞元二年(786年)十二月十六日,李晟亲自从凤翔回到京师,前去觐见皇帝。那时,进京的原镇海节度使韩滉,已经于十二月初二,被皇帝任命为度支,诸道盐铁转运使。
为了让皇帝安心,李晟上书,请求辞职,反复向李适强调说道:
“陛下,臣新近患上了脚病,身体不佳,诚恳地请求,辞让凤翔节度使等职务。
请陛下允许,臣回京养病。”
但李适始终都不允许,坚持挽留李晟道:
“爱卿乃帝国栋梁,我大唐依仗爱卿而幸存。朕希望爱卿,摒弃私人恩怨,一心一意地为帝国效力。”
原镇海节度使,判度支,盐铁使(专卖总监)韩滉,此时也回到了京师任职,而又一向与李晟友善,也极力从中向皇帝解说。
君臣的紧张关系,才得到一些缓解。
4
起初,宣武节度使刘玄佐,在汴州驻防时,已经习惯了邻道不尊重朝廷的先例。
很长时间,宣武节度使刘玄佐,都没有尽人臣之礼,入京去朝见皇帝。
镇海节度使韩滉奉旨,于贞元二年(786年)十一月初九,入京朝见皇帝。
韩滉路过汴州时,刘玄佐敬重韩滉的才能与声望,以部属晋见上司的礼节,去谒见韩滉。
韩滉大受感动,就与刘玄佐相互约定,结成了兄弟,并请求去拜望刘玄佐的母亲。
刘玄佐的母亲十分高兴,专门备办了盛大的酒席,在内宅里招待韩滉。
在酒至半酣时,韩滉突然问刘玄佐道:“兄弟啊,你打算什么时候,入京朝见皇帝呀?”
宣武节度使刘玄佐推辞说道:“不瞒大哥,小弟我早就有入京朝见皇帝的打算了,只是物力还不具备罢了!”
韩滉清楚刘玄佐的心思,急忙说道:
“费用的问题,兄弟不用忧虑。大哥那里的物力够你用的,大哥可以帮助你!
兄弟啊,你应该及早入京,朝见陛下才是啊!如今伯母的年事已高,头发快要全白了,兄弟你不能让她老人家,再带着家中的各位女眷,去做没入后宫的执役人啊!”
宣武节度使刘玄佐的母亲听了以后,深有感触,也禁不住悲哀地哭泣起来,不能自制。
宣武节度使刘玄佐见母亲悲戚,再也无法推辞。
于是,韩滉赠送给宣武节度使刘玄佐,钱二十万缗,让他置办上京朝见皇帝的行装。
韩滉在汴州停留了三天,拿出大量的钱帛,以及二十万匹绸缎,奖赏和犒劳宣武将士,宣武全军将士都被韩滉震撼了。
宣武节度使刘玄佐心里,更是既惊叹,又佩服。
不久,刘玄佐派人,暗中去韩滉营中,探听韩滉的情况,听到韩滉亲自询问孔目官说:
“今天的费用开支有多少?”
韩滉对孔目官的查问和督责,都非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