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仲尼饭黍
故事原文
孔子御坐于鲁哀公1,哀公赐之桃与黍2。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3,左右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4桃也。”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5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6。果蓏7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8。丘之闻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从上雪下也。丘以为妨义9,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10也。”(《外储说左下》)
注释
1孔子御坐于鲁哀公:御坐,侍坐,侍候着坐。孔子御坐于鲁哀公,孔子侍候在鲁哀公旁边坐着。关于鲁哀公,参见本书故事96注4。关于孔子,参见本书故事33注1。
2黍(shu薯):即黍子。
3先饭黍而后啖(dàn)桃:饭,吃。啖,吃。先饭黍而后啖桃,先吃黍后吃桃。
4雪:拭,擦。
5五谷:指黍(黄米)、稷(小米)、稻、麦、菽(豆)。
6土盛(chéng城):盛在祭器中的上等谷物,即上等祭品。
7蓏(luo裸):瓜类食品。
8庙:宗庙。
9妨义:妨,伤害。妨义,伤害了礼仪。
10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不敢(把桃子)先于放在宗庙中作为祭祀品的黍子(吃掉)。
故事大意
孔子陪鲁哀公坐着。鲁哀公赐给孔子桃子和黍子,并说:“请吃。”孔子吃了黍子后吃桃子。孔子的行动惹鲁哀公周围的人捂着嘴笑。鲁哀公说:“黍子不是用来吃的,却是用来擦拭桃子的。”孔子回答说:“这个道理我知道。但是黍子是五谷中首位谷物,祭祀先王时被用作上等祭品。而桃子呢,瓜果有六种,桃处于六之末,祭祀先王时桃子不能进入祖庙。我听说,君子用下等的东西去擦拭上等的东西,没听说用上等的去擦拭下等的。现在,要用五谷之长的东西去擦拭六果之末的东西,我认为这是有伤礼义的,所以我不敢先于黍子把桃子吃掉,而黍子是专门用来在祖庙中作祭祀品的呀。”
读后感
读本故事,按现代人的眼光,其情节,有两个不解处。一、黍子是五谷之一,是粮食,用来充饥的,煮着吃,怎么可以生着吃?二、黍子的功能是食物,煮着吃,怎么可以用作擦拭物去擦拭桃子?
本故事中,孔子所讲的话有道理,合理处有二:一、黍子用作祭祀品,是可入宗庙的,是能登大雅之堂的,怎么可以让黍子去擦拭桃子呢?二、“以贱雪贵”是常理,不“以贵雪贱”是常理,黍子雪桃子,黍子是上等之物,是五谷之长,桃子是六种瓜果之末,是“上雪下”的表现,确有“妨义”之处,不合适。
人是要讲礼义的,我们在为人处世中,也要讲礼义关系,不要做有违社会主义礼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