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弃婴(求推荐票)
姜子龙本来可以放了莎罗王妃,但长公主已被金龙救走,长公主有了生机,若果再放走了王妃,蓝翎王后岂肯善罢甘休,他也得为自己留点后路。
莎罗王妃无处藏身,即使逃回蛮越国寻求父王庇护,庇护哀劳国钦犯岂不是要挑起战事,本来蛮越国就在谋划战事,只是找不到兴师的借口。
莎罗王妃明白事理,服从姜子龙的安排,她内心有一种信念,她的女儿得救了,纵然千难万死,也要等待着女儿长大成人,回到哀劳国王城金昌,当然,只要女儿平安,做一个平民村妇也行。
不过,谁又能知道老金龙把长公主带到何处去呢?她和姜子龙都希望长公主的下落是个长久的秘密,只要秘密存在人间,长公主就有平安。
姜子龙敢于信任柳天貌,因为他属于柳氏王族,按辈份他也是长公主的爷爷。
莎罗王妃背部流血,精神恍惚,行路步履不稳,姜子龙向前想要搀扶她一下。
“别碰我,拿开你的凶手,姜子龙!”
莎罗王妃摔开企图抓她手臂的姜子龙,再次回望一眼滔滔的江流,撒腿就走。
姜子龙并没有生气,温和地说:“王妃娘娘,慢点行路,你需要敷点箭创药。”
“不稀罕,让莎罗死了,蓝翎王后眼里干净!”王妃说。
柳天貌在姜子龙身旁说:“蛮越人,脾气好倔强!”
“住嘴,天貌卫士。”
姜子龙和柳天貌押着莎罗王妃走进了风雨弥漫的幽暗树林……
柳星禅推门进屋,右手握着茶盅,左手拿着一个青布包,青布老旧褪了色。
英瑰听得入迷,口角溢出涎水也不察觉,对阿爸手上的青布包产生了兴趣,当然,她还不知道爷爷所讲故事的主角就是她自己。
“休息片刻,喝口茶再讲,”柳天罡喜滋滋的接过茶盅说,“讲故事,比上山打柴累人!”
柳星禅在木凳上坐下,把青布包揣进怀中,严严实实的不让英玫和英瑰看见。
年轻时村长莽里楚推荐柳星禅曾到安龙府公办两年,当时的安龙府长兼总兵岩令贤大人非常器重他,并愿把长女岩梓依许配于他,并举荐他进王宫加入王宫卫队,不料柳星禅回家向父亲柳天罡提说此事,遭到了柳天罡的坚决反对。
柳天罡同时把自己的身世完全透露给了儿子,他完全理解了父亲,并向岩令贤府长提出了辞呈。
同年,他尊母命娶同村龙姓女子龙颜玉为妻,从此一家人菜园里种瓜种豆,水田里栽秧收稻,山地上采收包谷粟米,依然过着清贫但幸福的日子。
现如今岩令贤大人是哀劳国王朝的国相,掌管哀劳国一国的大小事务,贵为重臣。
有时候村长莽里楚私下里会对柳星禅说,若是当年娶了岩梓依小姐为妻,现在的王宫卫队长非柳星禅莫属。
柳星禅对此的态度是一笑了之,但他也狐疑,他是当今国王的弟弟难道村长就不知道一丁点,他十分感慨:
“阿爸守护身世之谜四十多年,犹如海底藏针,够厉害的!”
其实,并不是老国王柳天罜找不到王弟柳天罡,是柳天罡自己断绝了与王室的关系往来……
“阿爸,藏什么宝贝,我看看行么?”英玫窥见了青布包,试探性的问道。
柳星禅的回答很简单:“不到时候,待爷爷把故事讲完,玫儿自然明白。”
英瑰耸了耸肩头,催促道:“爷爷,你只说喝一口茶,都喝三口啦,还不讲?”
她佯装生气,把爷爷的茶杯移到了身后的矮柜上不街上爷爷捧到。
“那老金龙把小公主叼哪去了,真叫人揪心,”英玫转过脸,凝神看着爷爷问道,“爷爷,你也知道吧?爷爷,我心好急,快讲下去,唉哟,叫人急得咚咚咚的心跳!”
“别急,玫儿,长公主遇到了一个善良的妇人,那妇人清早去背水时看到了婴孩的包被,把她捡回了家,从此,长公主就有了家,还有爷爷奶奶、阿爸阿妈和姐姐。”
柳天罡吞咽一口唾液,接着往下讲:
……那天清晨,风雨弥漫的黑夜过去了,东边天际的山梁现出了黎明曙光,大地苏醒过来,树林里雀鸟噪鸣,人世间依旧生机盎然。树林间一所低矮的竹楼冒出几缕白烟,意示着早起的女主人已经生火烧水了。
吱吜一声,一个二十多岁的妇人背着竹篓走出家门,竹背篓里装着一个铜罐和两个长竹筒,衣着朴素的妇人要去村东面的水塘中取水。
妇人赤脚走在林间黄泥路上,雨后路滑,妇人走路小心翼翼。
黄泥路蜿蜒伸向水塘边,路旁的灌木枝叶打湿了妇人青灰色的裙摆,向下的路是乱石砌成的石阶。
水塘蓝蓝的平静如镜,塘边低矮的树枝浸在水里,仿佛水下也长出了一片树林。
妇人突然停下脚步,脸上惊现悲喜交加的神色,因为她看见了水塘边灌木丛下有一个紫红色的襁褓,襁褓外还有灰蓝色的包被。
襁褓在翠绿色的灌木枝叶掩映下,仿佛一朵盛开的桃花,襁褓里熟睡的婴孩安祥而平静,襁褓是干净的,并没有被水浸湿的样子。
“天,一个可怜的孩子,什么人造的孽,又丢了一个孩子,女娃吧?”
妇人把竹背篓取下靠在树丛旁,弯腰拣起襁褓搂在胸前,用眼皮贴住婴孩的额头,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
婴孩呱呱啼叫了两声,立刻又安静下来了,啼声算是对妇人体贴的回应。
“可怜的孩子,别怕,阿妈带你回家!”
妇人顾不得仔细察看婴孩,迅速转身走上石阶,她步伐匆匆,脚板踩在凸起的硬石头上也不知道疼痛。
“好可爱的孩子,你有个姐姐啦。”
“恭喜恭喜,早起的人总有喜事,大姐,今天早晨拣了个宝贝啦?”
妇人停住脚步,抬头寻望说话之人,她眼前的树下,站着的道人笑咪咪的,妇人温和地说:“王道长,哪来的宝贝,是个磨衣费食的小家伙,谢谢道长,请去家里喝碗素茶。”
王祎道长身披紫红色禳金道袍,手执拂尘,面色红润,浓眉大眼,慈祥却不失威严:“大姐,你一家行善积德,善有善报,本道长拜托,好生看待孩子,可当男儿哺养。”
“肯定的,肯定的。”
妇人知道王祎是大西山下西瑶宫的道长,妇人去西瑶宫进香求子,王道长为她诵过经,当然不会忘记王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