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期待再次较量
到了分别的时候,许枭和林恩两人俱是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这场比赛我们留着,以后再决胜负。”许枭把发带摘掉,理了理额前的碎发,对林恩说道。
“必须决出胜负。”林恩伸出手,和许枭郑重的握了一下手,随后飞快的冲出篮球场馆。幸好林恩的球衣早就换了,不然此时哪有闲工夫聊天。
看着林恩矮一个头的背影匆匆没入转角不见,许枭笑了笑,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林恩。
吴钩和傅启明打了招呼,很快也走了。偌大的篮球馆只剩下傅启明和许枭两人。
“怎么样,心中的疑问得到答案了吗?”傅启明搂着许枭的肩,看似随意的问道。
“嗯。”许枭回了一个字,完了又加了一句:“他比我更适合打篮球。”
傅启明当然知道许枭话中的意思,附和道:“是啊,他比你更适合。”
傅启明看人很准,从许枭高一进校时,他就能看出许枭的篮球潜力不可限量,这跟吴钩找到林恩的感觉是相似的。
可当傅启明真正接触许枭后,他发现这个孩子只是外在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他的心中笼罩着一层纱,阻止着任何人前去一探究竟。
傅启明并不介意许枭有自己的小秘密,但在许枭强大的篮球天赋背后,他总觉得许枭缺少了点什么。这种缺憾他和许枭足足待了两年才找到答案,那就是许枭对篮球的意愿似乎并不那么强烈。
一个本身意愿不强烈的球员,这将是许枭的致命弊病。傅启明想了很多办法来开导和暗示许枭,可每次都是石沉大海,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傅启明只知道一点,许枭并不像所表现的那样喜欢篮球,他打篮球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某件藏在他内心的小秘密。
这个小秘密推动着他继续打下去。他在篮球场上也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但这对于要走向职业巅峰的道路来说,远远不够。
需要一个刺激源,足以刺激他的神经,让他对篮球产生最原始的兴趣,让他体会到打篮球最简单的快乐之处。傅启明一直静观其变,他在等着。
现在,这个刺激源,他找到了,也就是林恩。
“在他的身边打球让我有一种感觉,我第一次感觉到了打篮球是一件多么幸福,多么有意义的事。他对篮球专注的神情总是会让我忍不住站在他身边,和他一起打下去,就这么打下去。”许枭定定的望着林恩消失的方向说道。
“那么你会陪他一直打下去吗?”傅启明问道。
“我,我不知道。”许枭摇摇头,神色突然变得落寞。
“好了,多想无益,回吧。”傅启明见许枭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搂着许枭的肩,两人一同出了体育馆。
回校的巴士还剩最后一辆,是傅启明特意吩咐好多留一会的。傅启明上车的时候特意给司机发了一根烟,司机熟练的把烟别在耳后,对傅启明道了声谢。
见人来齐,司机手脚麻利的开车回校,路上还简短的跟傅启明聊了聊比赛的情况。司机连连赞叹许枭的优异发挥,然而坐在傅启明旁边的许枭则是全程一言不发,好似根本没有听见一般,这让司机有点尴尬,随后也知气氛不对,收了嘴专心开车。
学校间的篮球比赛一共也没几场,很快就打完了。
由许枭带队的市第二中学横扫其他学校,带着全胜的骄人战绩稳稳拿下校际友谊赛的冠军。
第二名是英才高中,这个高中向来以出各种体育生,艺术生和特长生而闻名全市。英才高中内自然有一批篮球技术不错的学生,拿下第二无可厚非。
第三名就是吴钩所带领的市第一中学了。由于学生个人能力较差,市一中先后输给了市二中和英才高中,但学校的教练组还是很给力的,安排的战术实用有效,这才免于落得垫底的命运。
被压在最后一名的是省第二十六中学,输的三场那叫一个干脆利落,丢盔弃甲,因此最弱的名头是实至名归。
林恩自那次短暂上场后,迫于王老师的严加看管,再没有获得一次上场的机会。当然,第一场赛后和许枭的比赛让他是过足了一把瘾,只是可惜没有打出个结果。
时间来到了五月末,还有一个月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一个学期学下来的最后测验有多重要每个学生都清楚,因此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考试的准备上。
高一4班的压力自然是高一中最大的,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卷子,讲不完的习题,林恩怀疑自己迟早要猝死在这一堆卷子之上。
自打那次班级赛的闹剧后,班上除了沈馨月,林恩再不和其他同学有很多交流,特别是刘明翔。
林恩感觉已经和班上这群同学异路异心。他觉得他不属于这里,不属于这个只有试卷的教室,不属于这个看似团结单纯的班级,更不属于弥漫着的只有着高考这么一条出路的思想。
他觉得他属于篮球场,属于篮球,属于场边观众的欢呼和呐喊,更属于他热爱篮球的本心。
篮球梦他当然也有,他每天每夜,每时每分都在想着这个梦想。可他出身于普通家庭,林妈妈操劳着支撑起家庭,林爸爸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里没有物质条件,没有人脉和关系,去哪里,又该怎么去实现呢?
林恩不止一次的想过办法,甚至做过毛遂自荐的傻事。中考后的某一天,他特地查好本地一家篮球专业训练部的位置,直接就找上了人家主任。
林恩对坐在桌子那头的主任说,他的篮球打的很好,又有体育训练的根基,绝对适合打篮球,希望主任能收下他。
主任好像很热情的表示欢迎,但主任解释,想进来这里需要有经历过大赛的经验,或者是一些有名教练的推荐信,再或者是初中时期的校队证明,这才有能面试试训的机会。
林恩当然一条也没有。他悻悻而归,结果在关门的时候听到里面的主任小声抱怨,一个矮子还打什么篮球。
林恩最讨厌这句话,他当即把门敞开,站在门口大声对主任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说完林恩就这么潇洒的走了。可在回家的路上林恩一回想,觉得这个事做的既愚蠢又幼稚。被人小看了不说,实际问题也没得到解决。
可是不去试试又怎么办呢?林恩想不出其他办法。
一直到现在,林恩还没有想到办法,他被埋没在繁多的课程中,如陷泥潭,真的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前路在何方呢?
(作者ps:恭喜主角林恩捕获好友一只~大家都有成长中的烦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