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我在MC学电路下
上一章,我们已经建好了非门(不是被炸了吗?)、与门以及与非门,也理解了这三“门”到底是怎么个用法,按照某人于某年某月某日提出的上下集定论,很容易得出结论:
还有三道“门”。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确切的说,是建建)这三道“门”的第一道。
首先,准备以下材料:方块*3、红石粉*4、拉杆*2。
然后,远离我们上一章建造的那两个“门”以及那个被tnt炸的坑,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把物品栏里的三个方块拿出来,排成一排。
接着,放拉杆,拉杆的位置当然按与门那样子放。
最后,把那三方块上都放上红石粉,然后在中间那方块的旁边放上最后一个红石粉,当然肯定是放拉杆的反面的旁边。
如果你是起点用户,你当然可以在右边的本章说中看到作者发的插图94-1,如果没看见也没关系,图是有审核时间的,在qq群里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没错,这是一条qq群的广告)。
那么这就是我们的第四道“门”,顺着上一章输入点r1和r2,以及输出c点的定义,再加上小问号朋友的亲自实验,我们不难得出这一道“门”的作用:
r1=0,r2=0,c=0
r1=1,r2=0,c=1
r1=0,r2=1,c=1
r1=1,r2=1,c=1
这道门是红石六大门中最简单的门,如果把其中一个输入去掉,那么就相当于去掉一个输入的与门。
这道门的名字,叫做或门,又叫做一点即通门,相关词有清华学霸,反义词有小学学渣。
现在,我们已经有3道基础门:非门、与门和或门。
如果在看这本书的有美术生的话,他们估计很快就会得出接下来讲的两道门是什么了。
这两道门,肯定是:与门+或门、非门+或门。
再加上上一章的与非门,也就是与门+非门,我们很快就搞清楚了这六道门到底是什么——虽然还有两道门不知道。
首先,是我们的三原“门”:与门、或门以及非门。
然后是我们的三间“门”:与非门、或+与门、非+或门。
这就是全部门了吗?
侦探告诉我们,在真相还未揭露时,所有的猜测都是猜测。
现在,让我们按照我们的猜测,继续研究第五道“门”:或非门。
首先,请不要拿出tnt,炸掉刚才的或门,你只需要将或门的c点输出位的红石粉打掉。
然后在刚才的位置插上一根红石火把,当然,是插在你放的三个方块的侧面的。
这就是或非门,就是或门+非门的结合。
通过让小问号的朋友亲自测试,我们不难得出或非门的用法:
r1=0,r2=0,c=1
r1=0,r2=1,c=0
r1=1,r2=0,c=0
r1=1,r2=1,c=0
哎,等等,这不就是,有两个输入的非门?
现在,我们只剩下最后一道“门”了,而这道门,是这六道门中最复杂的门。
它叫做:异或门
没错,它不叫或与门,叫异或门。这就是真相,之前的猜测只猜出了一半。
当然,实际上,它或许也是有点与门和或门的结合的。
所以它才如此的复杂。
那么话不多说,直接开建(建议配图看更好)。
首先,你需要准备至少6块方块、8个红石粉、7根红石火把、两个拉杆以及一个合适的地方。
然后,老样子,先拿3块方块排成一排,然后在头和尾巴都插上一根红石火把,顺便在侧面插上两根拉杆。
接下来注意了,再拿出一块方块,放在如果是或非门该放红石火把的地方,让“一”变成“丄”(当然下面的那条横是原本的那3个方块)。
接着,带上眼镜,仔细查看这四块方块还有几块方块上面是空的,都放上红石粉。
再在刚才放的那一块方块与拉杆放置方向完全相反的那一面插上一根红石火把。
再再在刚才放的那一根红石火把的左右两侧都放上红石粉。
再再再在刚才放的两个红石粉的后面,也就是3块方块的头尾两个方块与拉杆相反的那一面放上红石火把。
再再再再在刚才放的两个红石粉的前面分别放上一块方块。
再再再再再在刚才放的两个方块的头上放上红石粉,并且与拉杆相反的那一面都插上红石火把。
最后,在刚才放的两个红石火把的中间放上最后的两个红石粉。
没错,就是这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