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2郡人事
南阳郡守府中,荀攸作为南征大军的代表,正在刘辩和众臣汇报。
荀攸捧着手中的书简道“启禀殿下,此次南征,我军尽取荆州两郡三十二县,经过点算,两地共有三十五万户,有民一百四十余万之众,两地库房经过点算共有金二十万,粮草未知。
刘辩点了点头,道:“此次南征,使我大军疆域扩大一倍,新得城池所需的官员,诸位爱卿要妥善安排,绝不可疏忽大意。
“喏!”文臣丁管,黄琬等出列应道。
“另外,两郡百姓被统治两百余年,恐怕不会这么容易的接受我大军,因此,对于南郡和江夏的太守,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意见?两地的民心绝不是凭借武力就能收复的,所以新任的太守一定要是个能臣、干臣。
臣举荐吾之好友范仲淹,这个时候陈群开始举荐道。
臣举荐吾的族弟刘仁轨,他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善于水战,上次来投靠的刘晔说道。
臣举荐辛毗辛佐治,荀彧也开始推荐道。
众人举荐了几个人,其中还包括范仲淹等人。
黄公,你以为如何?”刘辩先不急着决定,他想听一听黄琬的意见。
黄琬身为太尉位于三公,地位也是很高的,差不多应该算是现在文臣之首吧,文臣领头人,他的意见举足轻重。
黄琬略加思索道:“回殿下,臣听闻江夏,南郡两地腐败,百姓深受其改,因此这太守人选必须要精明干练,不可素食裹餐,遗害百姓,臣以为辛毗、范仲淹,才能出众,清正廉洁,可担重任。”对于辛毗和范仲淹,黄琬也多有接触,他知道这两个人都是有大才的,日后必不是池中之物,提前示好,必然会有好处的。
刘辩点了点头,道:“黄公忠心体国,孤王心甚慰,范仲淹等人,孤王也多有耳闻,如今又得黄公与诸卿大力推荐,来人,召范仲淹,刘仁轨觐见!”
“草民范仲淹(刘仁轨)拜见殿下,”范仲淹和刘仁轨还有一旁的辛毗一步三叩走进来道。
不必多礼,起来吧!”刘辩摆了摆手道。
“谢殿下!”范仲淹与刘仁轨起身道。
刘辩看着眼前的三人,道:三位爱卿,今日召见你们是为了江夏与南郡的治理,黄公对你们也颇为推崇,孤王今日也想听听三位爱卿的意见,不比拘谨,畅所欲言便是,从辛毗和范仲淹开始吧。
“喏!”辛毗、范仲淹应道。
范仲淹和辛毗对视一眼,范仲淹向辛毗拱手道:“辛兄,那就在下先来如何?”
“范兄请。辛毗笑道。
范仲淹向前一步,道:“启禀殿下,草民以为欲治理两地,必须加强吏治,吏治乃是地方治理之根本,只有吏治清明,为官者处处为百姓着想,不出数年两地百姓必然归心。”
刘辩点了点头,示意范仲淹继续。
得到刘辩的赞许之后,范仲淹便开始滔滔不绝的,将如何通过加强吏治,使两地百姓归心的办法都简单说了一遍,得到了满朝文武的赞许。
范仲淹讲完后,辛毗也将他的个人了解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了出来,同样得到了所有人的赞许。
刘辩坐在上面,看着郡守府内夸夸其谈的范仲淹和辛毗不禁心中感叹道,这历史上能够留下名字的都,都特么不简单啊,这都还没到实地走一遭,就有这么多办法了。
待说完之后,便摆了摆手,示意范仲淹和辛毗先行退下,然后对众臣道:“诸卿,以为如何?”
荀彧道:“启禀殿下,范仲淹和辛毗二人确有大才,臣以为可担重任。”
“臣等附议!”
听完这俩的讲解后,刘辩看向一旁的刘仁轨,一番打量之后,刘辩向刘仁轨问道:“刘仁轨,刘晔向孤王介绍过你,说你兵法韬略,无一不精,尤其是在水战上,孤王且问你,如何才算得上一支精锐的水师?”
刘仁轨想了想,道:“启禀殿下,草民以为,要想成为一支精锐的水师,有三点缺一不可,其一,是兵员的素质,水上不比陆上,一旦在水上与敌军相遇,展开肉搏,想要撤离,是很难做到,唯有一往无前,方可取得胜利,所以如果将士们都悍不畏死,方可有一线生机。”
“其二,便是战船,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战船乃是水师安身立命之本,拥有一批先进的战船,对水师来说可是能够起到决定胜负生死的关键。
“其三就是统兵大将,将乃军之魂,一将无能,将会累死三军的,所以,要成为水师统帅,必定要对水战有着很深的造诣,同时还要熟悉各种水面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同时,打起仗来,水战不比陆战,水战所依靠的是旗语指挥,所以这个统帅一定要得到全部将士的拥戴方可。”
啪!啪!”刘辩听后连连拍手,笑着道:“好,刘晔果然没有说错,你的确是个大才。”
草民也只不过对于水战有些许的研究,不足以称道。”虽然听着话是很谦虚,但是刘仁轨的表情却是一点都谦虚啊。
刘辩对着刘仁轨说道,如果孤王将江夏水军交给你,你有没有信心给孤王训练一个无敌的水军来?
刘仁轨听后大喜,拱手道:草民有信心!”
刘辩道:“那好,刘仁轨听令!
刘仁轨在!刘仁轨拱手应道
“加封刘仁轨为水军将军,命你筹备组建江夏水师,原江夏太守黄祖为副将,望你二人能够早日让孤王见到属于我大汉的无敌水师。”刘辩道。
“谢殿下!”刘仁轨大喜道,这水师将军的名头,虽然还比不上军中的杂号将军,但是确实能够独领水师。
刘辩笑着点了点头,又道:既然如此,那顺便也封一下两地的政事,辛毗、范仲淹上前听令。”
臣(草民)在。”辛毗和范仲淹连忙出列道。
刘辩道:“今两地新定,百废待兴,需提拔能臣以治荆地,特任命范仲淹为江夏太守、辛毗为南郡太守。”
“臣等叩谢王恩!”辛毗和范仲淹二人激动拜道。
刘辩点了点头,政事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军方的事了。
“如今两地新定,民心未附,再加上前番战乱,不少山贼强盗占山为王,危害百姓,因此,两地驻军之事刻不容缓,荀攸荀公达何在,拟旨听令。刘辩说道。
荀攸出列拱手道,臣在。
刘辩道,命文聘出镇江夏,掌管江夏郡的军事方面,李严为副手,可以适当征召青壮,尔等从南阳驻军中挑选5000人,到达荆地之地时,就地征召5000兵马,共计一万兵马,镇守江夏至于南郡的军事方面,就麻烦皇甫将军到南郡征兵一万了,再加上司马超,许定二位将军去镇守南郡,战时统一指挥,不得有误。”
“臣等遵命。”不止皇甫嵩,就连文聘也出列道。
安排好两地之事之后,刘辩便宣告众臣退下了,但是唯独留了张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