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六首曲,去义庄,行鬼祟
夕余选了六首曲子,一首是传统庄重的婚乐曲,准备用在大典之上,一首是欢快明媚的行军令,可以在游街时演奏,剩下的几首,都是很适合饮酒狂欢的舞曲,十分适合在婚礼后的宴席上表演。
琢玉没有任何意见。
“夕余琴师选的曲子,是绝不会出错的。”琢玉是个识货之人,她知道夕余的品味,夕余最了解在什么样的场合下弹什么样的曲子,所以他才能用一把问月琵琶征服了那么多人的心。
夕余便细心的讲解每一首曲子的要领,把最容易弹错的部分抓出来,一一分析给乐师们听。
大家都拿起手上的琴,跟随着夕余的指导,沉住气,耐着性子练习起来。
玉儿在旁边竖起耳朵,仔仔细细的把夕余的话全部都记在脑子里。
玉儿的求知欲很强烈。
在练习途中,琢玉偶然注意到,玉儿的手指头悄悄在膝盖上记录夕余演奏琵琶时的指法。
琢玉暗忖:这玉儿恐怕很想练琴吧。
只可惜夕余不肯答应让她入行。
琢玉很理解夕余的做法。
很多时候,女琴师和窑子姐之间几乎没什么差别,只是一个用琴声取悦男人,一个用美色取悦男人罢了,两者都是很低贱的角儿,总会惹人非议;
一个日夜在酒席上表演的女琴师,外人必然会多做猜想,这女琴师难道只弹琴?就算是弹琴,坐在官员腿上弹琴,和坐在角落里弹琴,又是两回事了。
那些平民百姓一定会多想:弹琴的,未必都是卖艺不卖身。
还不如当个清清白白的丫鬟,落不得半点话柄,年纪一到,就能够轻轻松松的谋个好人家。
接连两三天,荣乐府都沉浸在一种紧张的气氛当中,乐师们前所未有的勤奋,以前吃饱没事干就是嗑瓜子、赏花戏蝶的,现在他们天一亮就跑去课室集体练琴,一直练习到太阳下山才肯休息。
看来这帮人都很重视皇帝的婚礼。
不过,谁敢怠慢呢,毕竟事关自己的性命。
这一天下午,玉儿暗暗的揣了四只白馒头走出了荣乐府,在街上寻了几个人问路,得知了义庄的位置。
她站在义庄门口,心中一阵发毛。
里面阴森森的,散发出一股寒气。
玉儿虽然害怕,还是鼓足了勇气走进义庄。
一进入大厅,就看见一整排的棺材。
她暗暗惊讶,在这里停灵的亡者还真多。
一般都是无亲无故或者无家可归的死人才会挪到义庄停灵,不然的话,都应该在自己本家停灵。
当年,玉儿的父母在街头腐烂得不成人形,恶臭难当,因此并没有再做停灵事宜,而是直接下葬了,玉儿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去拜祭两到三回。
她发觉一个事实,那就是她开始逐渐遗忘父母的长相。
她不由得担心起来,等她长大以后,会不会再也想不起父母生前的模样?
义庄里起码摆了上百具棺材,瘟疫盛行的年间,死人很多,义庄不够用。
玉儿望着棺材中间竖着的灵位牌,一个个的去找秦叔的名讳。
她发现秦叔并没有摆在这个正厅里,恐怕是摆不下,所以放去了偏厅。
玉儿正要跨进偏厅门槛,忽地缩回脚,立即躲在墙壁后面,鬼鬼祟祟的往外探出脑袋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