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李家有女
孟宁很得意,得意的结果就是,她很快便被骑在马上的官役给认出来了。
疏忽了,大意了,她本来就是在绸庄被发现的,且还当场买走了一袭女子的曲裾襦裙。
无需辨认样貌,单看衣服,就能认出她来。
无奈,刚刚恢复了片刻平静的街市,霎时间又上演了一出追逃大戏。
这次,孟宁躲进了一辆马车里,车里坐着一名美女,只见她面目哀愁,神情惨淡。
看到孟宁慌里慌张的钻进来,竟也并没有表现出花容失色。只是无比诧异的拿眼睛盯着她。
良久,那女子主动开口,询问她道,“你也是被卖往石府的么?”
孟宁一时语塞,没搞明白石府是什么地方,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踌躇一阵,才含含糊糊的说道,“是,是呀!”
那女子是个聪慧的人,见孟宁神色慌乱,立刻起了疑心,再次询问道:
“你究竟是谁?若是不说,我便告知外面的人,将你拿去见官。”
女子话音刚落,孟宁便从车帘的缝隙里看到三名壮年男子,正在路旁的小院门前相互交谈着什么。
女子的威胁对孟宁很管用,外面追铺她的人还在附近转悠,若她此时离开车内,势必会被差役们抓个正着。
这种时候,可真是骑虎难下呀。
面对这种状况,孟宁稍作沉吟,红口白牙,谎言编的滴水不漏:“我来洛阳投亲,没想到,亲戚家是个势利眼,不认我不说,还叫了街上的差役,说我偷了他家里的东西。
差役不分青红皂白,就要用链子锁了我去衙门,好在我眼疾手快,得以逃脱。
但差役却对我紧追不舍,我看到这辆马车,想也没想,就跳上车来躲避。
这位姑娘,一看你就是个心慈善良的人,可莫要带我去见官呀。”
听孟宁说完,她面前的女子立刻扑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对孟宁很是同情:
“原来也是个可怜的人!可是,我一介罪臣之女,如今寄人篱下,恐怕无法帮助姑娘摆脱追捕。”
孟宁微微掀开车帘,见差役们还在附近转悠,而那三个男子依旧在认真的交谈中,便抓紧时间询问人家道:
“姑娘称自己为罪臣之后,不知家人所犯何事?”
听闻孟宁问询家世,女子却将头低下,犹豫着不想作答。
但孟宁却并不放弃,主动坦诚,以期从对方嘴里探出究竟,”我叫孟宁,敢问姑娘如何称呼?“
”我叫李九儿!“
孟宁在脑子里收索了一遍李九儿这个名字,发现她所知的史料中,并没有关于这个人的记载。
于是,便又问了一回,“不知姑娘的家人犯了什么罪?”
李九儿低下头,声如蚊蝇,“我家是被舅父牵连,舅父名叫杨济,官拜太子太傅,八年前,被判谋反······”
这回,孟宁算是明白了这位李九儿的身份,虽是李九儿没能载入史册,但杨济却被详细记载。
八年前发生的一场政变,以当朝皇后贾南风的胜利,外戚杨家的垮台而告终。
而杨济,就是外戚杨俊的弟弟。当年,杨俊、杨珧、杨济三兄弟权倾朝野,时称三杨。
“九儿姑娘现在要去往何处?若是出城的话,倘若能捎带我一程,我也是感激不尽!”
“我是去往洛阳城北二十里的河阳!”
这个地址同样好熟悉,但一时间想不起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去处。
上午从杨魄的种植园逃跑的时候,为保证不受打扰,心无旁骛,孟宁关闭了神识聊天系统。
这会儿,她需要组员们帮她解疑答惑,便重新启动。
用神识和组员们交流了一下,才得知,原来洛阳城北二十里处的河阳,是当朝首富石崇的产业,金谷园。
孟宁,“听闻石老爷很是慷慨,就连下人们所穿的也都是绫罗绸缎!”
李九儿仍是愁绪满布,“那又如何?始终是别人手中的玩物!”
“你好像并不愿意去石府?既然不愿意,为何不趁此时机逃走呢?”
李九儿声音哀怨,朝着车窗外看了一眼,“能逃往那里?石府财大势大,就算我能逃走,家人也会受到连累。”
孟宁很同情她,便进一步打探,“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和我说说吗?”
“与你说说倒也无妨,反正这些话我憋在心里已经很久了,却是无人可以诉说。
八年前,家里的人被定罪,我和姐姐因去了亲戚家,才侥幸躲过灾祸。
后来,姐姐通过远亲的说和,带着我,嫁到了这里。
怎知,姐夫整日不务正业,在外面欠了债,便把我和姐姐的身世说了出去,并把我卖给了石府!”
对待敌人,孟宁有着如严冬一般冷酷无情的心肠;而对待弱者,孟宁也会秉持正义,解救人于水火。
但在解救这位可怜的姑娘之前,必须要确定这位叫做李九儿的姑娘确实没有在史料上出现过。
因为根据时空穿梭法的规定,任何人不得改变历史。如果史料已经记载了这位姑娘的命运,那么,孟宁也只有袖手旁观的份儿。
与组员们确定一番,得知李九儿着实从未在史料上出现过,那么,孟宁管一管这档子闲事,也不算是违反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