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桃花源记的恐怖 - 探秘全球:原来主播在修仙 - 这不有手就行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133章桃花源记的恐怖

苏宇阳走在前面,而叶尘走在后面。

苏宇阳面色平静,无喜无悲。

叶尘却突然打了个寒战。

“这里好冷……”

随着两人离山壁上的那个裂口越来越近,就越能感受到裂口中呼呼吹来的阴风。

裂口非常狭窄,苏宇阳必须侧着身,才能挤进去。

叶尘跟在后面。

而此时直播间的弹幕中,观众们也发现不对劲了。

“主播现在直播的画面,我怎么感觉我在哪本书上看到过……”

“这扑面而来的既视感……”

“我特么想起来了,桃花源记???”

“没错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不就是刚才主播走过的那片桃花林吗?”

“还有,原文中说的,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以及后面的初极狭,才通人,不就是主播现在的处境吗?!”

“卧槽,这个直播我看过,后面会不会豁然开朗,然后看到一片真正的世外桃源啊,我开始有些期待了。”

苏宇阳无意间瞟到了最后这条弹幕。

然后冷笑一声:“前面是地狱,不是什么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我们都学过,但是你们就没有仔细去思考过其中的诡异吗?”

苏宇阳如此说道。

而位于直播间一直在默默支持苏宇阳的那位皇帝老哥。

现在当然又蹦出来了。

“的确,桃花源记虽然是一篇幻想文学,我们在读书时,也只看到了陶渊明本人对于这方世外桃源的崇敬和幻想,却没有注意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首先,第一句就有问题。”

“本文的主角,也就是那名武陵人渔夫,他是靠捕鱼为业的,常年在河上捕鱼,却突然会忘路之远近。”

“这本就不合理,试想一个数十年都在捕鱼的渔夫,怎么可能会忘记自己每天打鱼的路?”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忘路之远近了呢?”

“继续往后看。”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一句,侧面反映了,武陵渔夫进入的可能不是山,而是跟主播现在一样,进的是墓道!!”

“秦汉魏晋时期,墓道的结构,就像桃花源记所描述的那样,有小口,前窄后宽。”

“而且前文的桃花林,也是一种暗喻。”

“在先秦的典籍中就曾经记载过,桃树是辟邪之物,而且当时的风水,墓地就应该选在依山傍水,桑竹垂荫之处。”

“综上所述,桃花源记里,桃林,桑竹,前窄后宽的墓道都齐了,陶渊明暗示的已经足够多了!”

“所以,真正的桃花源,到底是一个世外仙境,还是阴气笼罩的墓地?”

苏宇阳见到这位皇帝老哥直接把他要说的全说了,也不恼。

反倒是有些钦佩这个又有钱,知识又无比渊博的老哥了。

当下接过话头。

“后续进入桃花源之后,不合理之处就更多了。”

“首先是形容桃花源中的人的。”

“根据其中的人的说法,他们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相隔。”

“但是这一点,与前文的描述有矛盾之处。”

“陶渊明是这么描述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句话简单翻译来说,就是桃花源中,是以农耕为主,其中的房屋和道路规划,都是井井有条的,不论老少,都能怡然自得,不论男女,衣着打扮,都与外界的人一模一样。”

“按照他们的说法,先秦时期的战乱,已经过去了四五百年之久了,在一个隐世封闭的绝境中,他们也没有再与外界有任何的沟通,那么他们的衣着,乃至沟通交流的话语,是如何与外界一模一样的?”

“古代的龙国,各地的方言南北差异极大,渔夫既然能听懂桃花源中人的话,那么就说明他们沟通交流是没有问题的,那么这个矛盾的点,就细思极恐了。”

“如果非要做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我只能说,这都是那位渔夫看到的幻象。”

苏宇阳几句话,逻辑严谨,条理清晰,举证也十分充分。

非常有说服力。

当下看直播的观众们都傻了。

“好……特么有道理啊,主播你还我感动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