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不用扬鞭自奋蹄(二十)
不管为人处世,维持家庭,还是干工作,一定要有颗公心,正确的认知和思考,你得从大面上,长远上考虑问题,否则,即使你一时赚了便宜,结果一定吃大亏。
大宝劝我,别跟老二计较,你看他离婚了,身体又那样,都知道俺爹接送老二的两个孩子,还给老二两位房子,养着老二一家,我心里一定有不平之气,庄邻都打抱不平,说你爹娘偏心,都偏脊梁外边去了,但我明白,只要我跟老二闹起来,去争去抢,我就成孬种了。
大宝说的也在情在理,但是思考逻辑不对,本家二婶子三个儿,就住俺娘前边,她就能做到什么程度,买十斤核桃,三个儿每人三斤,自己留一斤,二儿至今没有房子,两口子想多挣点钱,把孩子让二婶子照看着,可二婶子坚决不看,我身体不好,你哥和兄弟的孩子都没看,他俩知道了,心里什么味?你难是你自己的事,自己耙,自己上柴火。
不管遇到什么事,我就想《知识经济》上的五w一h,who,when,where,what,why,how,谁,什么时间,在哪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事情的发生,不管好事坏事,总有前因后果,想明白了,就如同伟人的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就知道怎么办了。
本家的三个哥,因为火炬路拆迁,补偿两万块钱,大的说,老的住我家里,二的说,我经常给咱爹送饭,三的说,房子是我盖的,为什么清官难断家务事?就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这弟兄三,那个没有理?最后也不知道怎分的,只知道弟兄三,几年没来往。
朱张桥的老崔,八十多岁了,还把头发染的漆黑,褂兜里始终搁着壮阳药,听说在万泉包养了两个小丫头,都成俺这些人的谈资了,我也经常跟他开玩笑,可他临走的那天表现,就想太低估这个老家伙了,老头先洗完澡,把孩子都叫跟前,先把钱和房子分好,留下一部分给老太太,当天晚上就去世了。
我觉着他这样做,比秦始皇还有数,秦国苦苦经营了二百多年,才建立了秦朝,可秦始皇去世四年后,这个国家就被灭亡了,最主要的,就是接班人选好了,但没安排好,让赵高李斯做了手脚,本来传位给扶苏的,却变成了胡亥,你身边如果都是阿谀逢迎,自私自利之辈,一定要小心,李斯最后一家二百多口,在菜市场上全部被砍了头,就因为总想着自己的乌纱帽,荣华富贵。
康熙这个皇帝,得说千古一帝,不为过吧!可九子夺嫡,把整个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我特别喜欢电视剧《雍正王朝》,就想这个宫廷,不就是个大家庭吗?废太子被废了两次,竟然康熙的嫔妃郑春华,他都敢玩,大皇子想替康熙杀了太子,三皇子明明知道大皇子在太子家里安了巫蛊,还瞒而不报,那个八皇子就收买人心,胆大包天,敢在康熙寿辰上,把陨石换成死鹰,十四皇子,他就敢伪造太子手谕。
看看康熙怎应对的,明明知道太子不能撑棚,但废完之后,一看老八势力太大,只要立了老八,康熙都不一定能驾驭住,又复立太子,明明知道十三子最孝,偏偏关进宗人府十年,为了留给雍正左膀右臂。做为一个当爹的,康熙平三藩,收台湾,这么有本事,可一遇家事了,上后院了,也弄的焦头烂额。
那天安哥说句话,我很赞同,他说年轻时,还想干工作事业,求上进,可到咱这个年龄,能把家里的事处理好就不错了,我以为闺女考上了大学,有个安稳的工作干着,儿子顺利通过中考,咱就尽到了父亲的责任,至少孩子算是平稳健康的发展了,我万辈子没想到,随着子女的长大,以前没有问题的,现在问题却越来越多,越来越麻烦。
年轻时,我自以为做对的事,现在想想做错了,老王有三个快乐的事情,一是给她买东西,一个是回娘家,一个出去旅游,只要她看中衣服,拿着小票就去算账,只要想回娘家,出去旅游,再忙也得抽时间陪她去,去趟青云,就得一天的时间,出去旅游,跟她娘仨一起,得开车,得拿包,体会不到旅游的快乐,跟同事一起出去玩,不用开车,还能体会到欧阳修的醉翁之意。
对闺女,我真是捧手里怕摔了,含嘴里怕化了,去济南上学,去探沂教学,都是我接送,只要我一犹豫,老王就一句话,你放心?我都无言以对,实在撑不住劲了,让她打车回来,跟俺娘说,花九十块钱,真疼得慌,我心里听了不是味,这一路,来回四五个小时,我的油钱不是钱了,我的时间不是时间了。
为什么总想初恋小兰?我觉着那才是男女之间的正经味,相互关心着,相互挂念着,相互鼓励着,这个是什么东西?你说什么话,她不听,也不信,一句话就能把你憋死,关键胡说八道,编瞎话,说假话,到处败坏我,大学同学聚会,她第一句,你们看广勇那个门牙了吗?是假牙,喝酒磕掉了,你说你没屁放了吧!遇到事,就朝后躲,从外边,还装的跟个人样,满脸堆笑,不知道她底细的,还觉着她还是个怪热乎的人。
咱也不是完人,也全身缺点,可老王鼓动闺女买车,真把我激怒了,想贷点款,以备不时之需,什么手续办好了,她把结婚证藏了,她娘俩不知道,二一年糟蹋的钱,就够给她俩买车的,这两年工作这么被动,就是每件事都没处理好,压的我喘不过气来,你们不仅仅不理解我,还问我要车,离家出走逼我,跟蚂虼蚤样,光喝我血,我心里什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