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沟通要留余地
在人际交往中,谈话要有分寸、认清自己的身份。适当地考虑措辞,认真地斟酌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应该怎样说,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效果。说话的分寸拿捏得好,即使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又精到,令人感觉深思熟虑。有口德者,分寸当为第一原则,真正的聪明人都能够管住自己的嘴,明白“谨言慢口,话留三分”的道理。说话讲究分寸,三思而言才会免遭灾祸。
·关键1·话到嘴边留三分
有口德的人懂得谨言慎行。日常交谈中,你的心事大可不必完全说出来,一旦别人了解了你的内心想法后,你的脆弱面或缺点就会暴露无遗,如此你就失去了神秘感,时间久了不仅让人感觉无味,而且很容易泄露你或他人的一些重要秘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管不住自己的嘴,有一点点小事就总想找个人倾诉;更有甚者,不分场合、时间,无论见到什么人都把自己的心事向人家诉说。
当然,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对,好的东西的确要与人分享,坏的东西也不能让它沉积在心里,因此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说,更不能对谁都说。每个倾诉对象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是朋友也要分个三六九等。说话要有口德,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己有口德,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千万要管住自己的嘴巴。
有的人一有心事就把它挂在脸上,或找个倾诉对象一吐为快,其实这种做法常常会暴露他们的弱点。一有委屈就向人抱怨,一有心事就找人倾吐,这会让对方认识到你的脆弱面,让人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可怕的是,这种脆弱面一旦被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掌握,你就会被对方抓住软肋,对方随时可以借此置你于死地。
还有一些心事就更不能随便向人倾诉了,比如你在工作上遇到的一些不如意、遭到的一些不公平待遇甚至对某个人的评价,等等。当你在向他人倾诉这些人和这些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寸,否则一不小心得罪了人还不自知,那么最后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
一个人若能在保守秘密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当,就不会因泄露秘密而把事情搞得复杂化,或者陷入于己不利的境地,从而使自己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成就一番事业。
“二战”英雄巴顿将军毫无城府,不但常使上司颇为难堪,而且自己也失去了不少人缘。1925年,巴顿到夏威夷的斯科菲尔德军营担任师部的一级参谋。一年后,他被升为三级参谋。巴顿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对战术问题和部队的训练提出建议并进行检查,但他经常越权行事。1926年11月中旬,他观看了第22旅的演习,对这次演习非常不满,于是他直接向旅指挥官递交了一份措辞激烈的意见书,他的这种做法是纪律所不允许的,因为他只是一名少校,无权指责一名准将指挥官,这样一来,他便招致了上司的非议和怨恨。
但巴顿并未汲取教训,1927年3月,在观看了一场营级战术演习后,他又一次大为光火,他指责营指挥官和其他人员训练无素、准备不足,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虽然这次他很明智地请师司令部副官代替师长签了名,但其他军官心里很清楚这又是巴顿搞的鬼,所以联合起来一致声讨巴顿。众怒难抑,师长没有办法,只好把这位口无遮拦的参谋从三级参谋的位置上撤下来,降到二级。
古语云:“君子三缄其口。”又云:“不得其当而言,谓之失言。”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说的话对人对事有益无害或者利多害少,那么不如不说。具体说来,可以通过以下3点来做到隐藏自己、趋利避害。
1.保留自以为是的见解
如果细心观察便不难发现,但凡经验丰富的人在别人进行激烈讨论时,往往会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直到大家把想说的话都说完后再发表他的意见,最后总能语惊四座,让人自叹不如。
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即使有意见、有见解,也不会盲目地进行发言反驳,而是等大家都说完,他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之后再进行更系统、完美的总结。这样既为他人保留了面子,又能做到更有力的说服,两全其美。
2.保留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
有口德的人从来不会在人前或人后对其进行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所谓不恰当有多种含义,如果你看错了现象、误会了他人而对他人大加批评,这就是不恰当的;如果对方的确做错了事,而你当着众人的面毫不留情地指责了他,让他丢了面子,这种批评也是不恰当的。
在批评指责他人的过程中,你有必要看清风向、测准温度,看这种批评对他是否有帮助,如果不能有所帮助,反而会促使矛盾激化,那就不如不要批评。批评时,你还要做到点到为止,把那些伤人的、多余的废话都咽回肚里去。
3.杜绝毫无价值的牢骚和不着边际的废话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纵使你的不如意有很多,也不要随便将它们拿出来向人倾诉。要知道,牢骚和抱怨一般都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会让你自降身价。
对别人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废话不但不会让你显得多有才华,反而会显露你的无知。如果你想用话语来显示你,就不应该让别人看出你有多大的智慧和勇气,因此你没必要自吹自擂或是夸夸其谈。很多时候,让别人猜出你的才能比你单方面显示才能更能引起别人的尊重。
不随便乱说话、不轻易揭自己的底,这是修炼好口德的第一步。
·关键2·莫让玩笑变嘲笑
人际交往中,适当地开个玩笑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但开玩笑一定要注意言辞分寸,尽可能避免说出令人尴尬或厌恶的话,倘若为了营造欢愉、热闹的气氛而刻意制造幽默,却弄巧成拙地让人生气,那就失去了开玩笑的意义。
开玩笑是幽默的一种表现,是人们生活中的调味剂。有人说过:“人生就像一顿大餐,而幽默就是这顿大餐中的调料。”是的,如果一顿大餐缺少了调料,那何来的美味呢?生活中,如果没有玩笑也就会变得没有乐趣。但是,开玩笑也是要分人、分地点、分场合的,否则会闹出不必要的误会,而且还会引发对方的怨愤。开玩笑适度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让对方感觉你是一个谈吐幽默的人,这样的人会很容易交到朋友;然而,如果玩笑开得不恰当,便很容易造成朋友之间的隔阂。
美国前总统林肯在任职期间十分受美国民众的欢迎,威信度极高。他的正直、坚强、仁慈、敏锐的洞察力和人道主义精神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敬仰的总统之一。林肯受欢迎的原因不仅于此,更是因为他幽默、风趣的个性。
有一次,一个妇人突然闯入白宫来找林肯,她理直气壮地说道:“总统先生,你必须要给我儿子一个职位,至少是上校。我们有这样的权利,因为从我的祖父那一代就开始为国效力。瞧,我的祖父曾参加过雷新顿战役,我的叔父在布拉敦斯堡战役中壮烈牺牲,而我的父亲是纳奥林斯之战的英雄,我的丈夫则牺牲于曼特莱战役,所以……”林肯不等女士说完,便幽默地说:“夫人,您一家三代为国家效忠,贡献实在够多了,对此我深表敬意,现在您可以给别人一个为国效命的机会了!”妇人听了无话可说,悄悄地走了。
林肯用一个小小的幽默,既化解了与妇人之间僵持的气氛,又打消了妇人无理的念头,这便是有口德的人在开玩笑时所把握的分寸。有口德的人会开玩笑却不伤人,生活中,我们在开玩笑时也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一个有口德的人在讲述笑话时应避免过度地讥笑与嘲弄。幽默并不意味着取笑于人,如果玩笑开过了度,就会让对方产生误解,最后冒犯他人,得不偿失。开玩笑是一种调节谈话气氛的良好方式,但使对方太难堪了,就失去玩笑的意义了。
那么在开玩笑的过程中,该如何避免讥笑与嘲笑呢?
1.态度友善,与人为善
开玩笑应该是善意的,是为了增进感情,但如果你借着开玩笑的时机对他人冷嘲热讽、发泄不满,那么就会招致厌烦,甚至得罪于人。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伶牙俐齿看似帮助你占了上风,但别人会认为你不懂得尊重他人,从而疏远你。
玩笑的目的是活跃气氛,但如果讲出来的话不但不能让大家感到轻松,反而倍感尴尬,那么这个玩笑就是失败的、是有失分寸的。
2.内容高雅、轻松
马克·吐温说:“幽默自身的秘密源泉不是快乐,而是悲哀,天堂里不会有幽默。”很多时候,玩笑的内容取决于开玩笑者的思想情趣与文化修养。有修养的人应该有口德,所开的玩笑也应该是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这样的幽默不仅可以给对方以启迪和精神享受,也是对自己美好形象的有力塑造。而低级、下流的玩笑只会污染生活、降低档次,让听者心生厌恶。除此之外,带有污辱性的、与种族和宗教信仰相关的玩笑,都应尽量避免。
3.分清对象
说话要看对象,对小孩不能用高深莫测的语调说话,对大人说话就不能太过孩子气。开玩笑也是一样,由于对象的身份、性格、心情不同,其承受能力也不同。同样一个玩笑,有的人听了能意会,而其他人就未必能理解。对于那些性格外向的人,就可以适当地加大玩笑的尺度,而对于那些一丝不苟的内向者,开玩笑就应该谨而慎之了。此外,可以在对方开心的时候开玩笑,但如果遇到对方伤心或生气时,玩笑就开不得了。
4.借用手势要适度
有的人在开玩笑时喜欢指手画脚,以借用手势来强化幽默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借用行为语言来强化幽默的话,应该要讲究精炼、自然、活泼和个性化,从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说话风格和行为习惯,切不可误用、乱用。
5.少开陌生人的玩笑
对待陌生人,开玩笑一定要适度。开玩笑之前,应该考虑到对方的身份以及双方间的亲疏关系,一般来说,越亲密的人之间越容易开玩笑。但如果对方只是与你刚刚结识的陌生人,就应该中规中矩地进行一番寒暄。一旦玩笑开不好,就会影响两者关系进一步的发展。
适度的玩笑可以活跃气氛,让大家开心,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如果玩笑过分必会伤害对方,影响彼此的关系,所以要把握好开玩笑的度。
玩笑开得不好有伤口德,一般朋友间的谈话虽然比较随便,偶尔开开玩笑本无可厚非。但是,不论本意如何,适度地收敛这种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工作场所等比较严肃的场合更应该多加注意。因此,交际中,玩笑不是不能开,只不过要掌握分寸。
·关键3·别拿他人的隐私当话题
马斯洛在其研究中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而在安全感中有个很重要的词叫作“隐私”。
隐私,顾名思义,就是不愿公开的事情。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就是在提醒人们知人不必言尽,对于那些别人不想公开的事情,即使知道了也不要轻易说出来,为别人留点儿口德,也把口德留给自己。
比如,同事小张换了身新衣服,尽管这件衣服穿着很不合时宜,在风格上也不适合她,你也不能直接跟她说“你穿这件衣服好难看”。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都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知人言尽,很多时候在他人眼里并不是“爱之深,责之切”,相反,他会认为你是在故意侮辱他,逞一时口舌之快。
小王毕业后,顺利地应聘到一家私营企业担任经理助理。实习期间,小王工作认真、刻苦,每天早到晚走,公司里的人都很喜欢他。
经理的办公室里悬挂着许多名家的字画。小王从小就喜欢写毛笔字,在学校期间还获得了书法比赛一等奖,他觉着经理一定是个有文化、有品位的人,从这些字画中可以看出经理还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然而事实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
小王慢慢地发现了很多端倪,比如在与客户谈判时,经理都会把小王带到身边,让他把合同给他读一遍,甚至连需要经理签名的地方也要小王给他指出来;平时在办公室里,员工送过来的文案,经理也要求小王读一遍给他听,甚至有几次,小王发现经理竟然把文案都拿反了。
经理似乎“目不识丁”,这是小王通过观察发现的一个天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