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撑犁孤涂单于 - 风起代北 - 斩尽江南百万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风起代北 >

第三十八章撑犁孤涂单于

主帅阵亡,群龙无首,奚军指挥系统彻底崩溃,残余的七千奚军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

魏军自然不会放过此等两机,于栗磾当先一骑,如疾风般突入敌阵,白缨黑面在战场中犹为惹眼,长槊嗜血,所到之处无不辟易!

主将身先士卒,魏军爆发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直直刺入奚军腹心,奚军中军阵线瞬间被凿穿。

凿穿阵线的于栗磾来不及擦拭兵刃上黏糊糊的鲜血,与麾下将佐对视一眼,马不停蹄冲向奚军中军大纛。

斩将已经完成,接下来自然是刈旗了。

奚军自然明白于栗磾的意图,但此刻已经无人敢阻拦面前这个杀神,片刻功夫之后,那杆染满鲜血的长槊已杀到中军大纛之前。

没有犹豫,于栗磾果断挥槊砸断旗杆,代表奚人意志的日月旗帜轰然倒下!

“胜了!”不远处的高地之上,拓跋珪看到那杆高达两丈的旗帜倒下,略感欣喜。

紧接着,雷鸣般的呼声散播到战场的每一处,冲击着奚军士卒的心理防线。

“万胜!”

“万胜!”

紧接着,雷鸣般的呼声散播到战场的每一处,冲击着奚军士卒的心理防线。

奚军中军的骑士见到日月旗帜倒下,已经胆寒,此刻再闻这等虎狼之音,斗志全失,除了五部精锐牙兵在木昆俟斤统领下负隅顽抗,其余无不是夺路而逃。

分散在旷野上与魏军游骑缠斗的奚骑自知无力回天,纷纷逃窜。

打仗,打得就是士气,士气一失,那真是兵败如山倒!

“万胜”之声回响盘龙谷,耳闻军士豪迈的呼声,拓跋珪胸中豪情激荡,也难怪铁木真会说“人生道路较大之乐,即在胜敌、逐敌、夺其全部,见其亲人默默流泪,乘其马,纳其妻女。”

没能亲自下场,感受一番金戈铁马,魏王略感遗憾。

当然,这并不影响魏王的声威向远方播撒,魏军彪悍的骑士、强劲的战斗力、勇猛的将帅,他们的功劳都会在无形中增添魏王威势,印在奚军之中每一个逃出升天者的心中。

不过,想要在魏军全力追击下逃出生天并不是一件易事,一场以速度决胜的战斗战斗拉开……

见敌军全线溃败,拓跋珪微微抿唇:“道生,命你率直勤军宣谕招降令!”

纳降奚人充实丁口,是魏国朝堂一开始商议好的决策,眼下敌军已经溃败,正好适合纳降。

长孙道生略微斟酌一下,上前轻声问道:“敢问王上,以何名号招降?”

耳闻长孙道生的疑问,拓跋珪眉头锁起,渐渐地,他意识到自己的失策——没有早早给自己上一个游牧民族的尊号。

对于塞外势力的招抚,自然不可能以魏王的名号宣谕,游牧民族根本不会从心底认可中原王朝的尊号,想要稳定被征服者的情绪,就必须上一个被征服族群认可的尊号,让他们认为魏王是自己人。

究竟是号可寒(汗)还是号单于?

时间紧迫,拓跋珪也想不出比较威武的名号,思量一番决定暂借冒顿上苍之子的名号,归根结底,奚人属于鲜卑化匈奴人。

至于可汗名号,等东征结束后回到盛乐,再召集群臣议一议。

“暂以撑犁孤涂单于名号为准,速去宣谕!”

“得令!”长孙道生抚胸应诺,统领直勤军冲向战场。

拓跋珪也不做停留,直接前往前线。

片刻之后,直勤军与传令兵奔驰起来,将魏王的旨意传达给仍在抵抗的奚军战士。

“天地所生,日月所置的撑犁孤涂单于有令,降者免死,不问罪责!”

“撑犁孤涂单于有令,降者免死!”

“……”

此刻,败亡的奚军骑士心中只有惶恐、畏惧,听闻对方单于纳降,弃械下马受缚者不知凡几。

或许,在日月旗帜倒下的那一刻,奚军击退魏军的希望就已经幻灭,一支信念崩塌的军队,除了投降别无他途。

不单如此,随着这道命令向传向前方,逃亡的奚骑纷纷勒马请降,逃跑的目的是为了活命,现在已经有了活命的机会,为什么要用九死一生来博取未知的可能呢?

“部落征服又不是种族屠杀,顶多是为奴为婢”,抱着一种自我麻痹的想法,奚军开始成建制投降。

当然,这里面有或许同一族系、同一语系的原因。

不论是何原因,奚军的投降都是魏军上下喜闻乐见的结果,掳捕比斩首的战利多,征召而来的骑士也没有怨言。

但在全局兵败的情况下,奚军中军五部牙兵仍是顽强抵抗,拓拔仪、于栗磾二人迟迟不能剿灭这股残敌,反倒是增添了些许无畏的伤亡,拓跋珪当即抽调游骑合围这股残军。

踏着尸山血海,望着满目疮痍,感受着战场尚未散去的温热血腥味,拓跋珪走到指挥战斗的拓拔仪身侧。

见魏王亲临,拓拔仪行军礼,作出请罪的姿态:“臣无能,迟迟不能拿下这股残军!”

拓跋珪当然没有兴师问罪的想法,更没有将这一股已经包围的残敌放在眼里,表情相当平静:“乌泥,你做的很好,沉着冷静射杀敌将,又以四千骑击破敌军上万,你立有大功,孤有怎会对你苛责”。

“况且,这股残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自从折冲将军砍断敌军帅旗之后,这股奚军就像是疯了一样,疯狂亡命,为免士卒损伤过众,我只好指挥士卒稍避锋芒。”

拓拔仪点点头,补充一句,当然,若是先前魏王不问青红皂白责备,估计就不会有后面这一句解释了。

盯着不远处作困兽之斗的敌军,拓跋珪面色庄严,回应一句:“你做的对,没必要增添无畏的伤亡,传令于栗磾率军退下。”

“派一名士卒前去劝降,如此境地之下,尚能保持斗志,这样的勇士,值得敬重。”

说实话,拓跋珪决定劝降这股残敌还真不是心血来潮,在游牧民族轻父系重母系的观念之中,魏军杀害同族根本算不上血海深仇,甚至不会有半点影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