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背影温馨亲情(24)
远去的背影温馨亲情(24)
父亲虽然是河北保定人,一直保留着一口纯真的易县紫荆关口音,可是父亲在宜昌这座南方城市却生活了大半辈子,不仅熟悉当地的语言,也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还在笔记本上抄下了《宜昌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一九二九寒风阵阵,人们把手抄进了衣袋、袖笼,套进了手套之中,以便保暖);三九四九冰上走(大雪纷飞,行人们*风冒雪冰上走);五九和**,冻死猪和狗(宜昌的天气在五九和**最为寒冷,弄不好猪狗都会冷(冻)死);七九到**,河边看杨柳(七九**时,杨柳吐出嫩芽);九九八十一,穷人伸了皮(九九八十一(天)时,冰河消融,万象更新,春天到了)。"那个在外人眼里严肃冷酷、不苟言语,也不善于交际的我的父亲只有在他的兄弟和家人面前才会偶尔展现出温馨亲情的另一面。
父亲1994年3月27日记下的他们兄弟重逢就极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王维藩于1994年3月8日来家,14日返回(老)家。1972年曾和王维富大哥来过,时过23年,那是在工业局工作时,现已休息了。"那种对亲人来访的喜悦、对家乡的眷恋、对时光荏苒的感慨溢于言表,至今仍能感觉出来。
父亲在《家事》中记下了1991年的春节的情况。既有《年货单简记》:"鸡二只,咸鱼几十斤,鲜鱼一条(二斤多,休干所送的),猪肉十斤(休干所送的),香肠五斤(广式、川式各一半),肚子二个,排骨七斤。另外是素菜、蔬菜、米面。实践证明,东西不宜过多。以上的东西加上平日已存的,过年孩子们拿来的(如元子、鱼糕等)过年还是搞了十四个菜和一个火锅,已很丰富了。"
父亲每年都会亲自写下团年饭的菜单,1991年春节的菜单如下:"一、鸡、排骨、粉条汤;二、白干(斩)鸡;三、炸鱼;四、糖排骨;五、珍珠元(圆)子;六、扣肉;七、凉(猪)肚、豆干;八、莫(墨)鱼炒瘦肉丝;九、会(烩)鱼糕、元(圆)子;十、炸花生米;十一、凉拌黄瓜;十二、糖凉拌番茄。"
父亲在即将离开领导岗位、从政治舞台转移到自家阳台的1992的春节前夕,在笔记本里记下了自己选定的那一年的春联:"一、处处**好,家家喜气浓;二、政策归心*腾虎跃创奇迹,劳动致富山欢水笑着新装;三、捷报送旧岁,凯歌迎新春;四、祖国共天地同寿,江山与日月争辉;五、国事家事事事如意,去年今年年年吉祥;六、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七、万象更新,新春如意;八、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父亲在春联之下还在1992年2月7日写下了一行小字:"初四下午,念时、小雷、磊,和彭到儿童公园。"
那是我的印象中,我们全家的最后一次集体出游。那个时候,63岁的父亲依然身材*拔、气宇轩扬,脸上有一丝满意的微笑,61岁的母亲还是那么端庄大方,抿着的唇边浮动着**的笑意;那一天,记得是一个冬日难得的暖阳,加上那个交通游乐场刚对外开放,整个儿童公园里人山人海,节日值班的公园领导认出了父亲,热情地将我们带到那新修的袖珍长城脚下,让摄影师给我们拍了一张全家福,也许,那才是我们与父母最好的一张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