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丹书铁券
琬琰停住的啜泣又一次迸发,再也没有任何顾虑,恣意的放纵,更一进步贴紧了苏翊的胸膛。
双臂更是向后延伸,圈住了精壮的没有一丝赘肉的腰际。
“傻瓜,”察觉到话中之人情绪的变化,苏翊自在的闷笑一声,“若说完全没有感觉,那定是哄你的,爱你怜你自然是想让你全身心交给我。可那是从前的何琬琰,并非是你,我虽惋惜却并不在意,只要现在的你只属于我就够了。”
“别人犯下的错要你来承担,已然是一种不公,陆傕钧以此相要挟,为的不过是铁书,此事我会为你全权处理好,你只需要答应我一直留在我身边即可,好吗?”
仿佛又联想到什么,苏翊话锋一转,自言自语的说道,“怪不得你陡然间转了性子,又有那么多奇思妙想,说着从未听闻的词句,造出罕见的神奇之物,苏肃把你扒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什么蹊跷之处。”
“你查我?”琬琰脑中的幸福晕眩蓦的被这句煞风景的实话扫荡的一干二净,撑开两人之间的距离,立起了身子,不可思议的望向苏翊。
“怎么能是查呢?我只是想了解你,保护你,”被拿捏到短处,苏翊一下子局促起来,生怕琬琰因为此事生了气,“那时你我刚刚结识,对我爱答不理,我不用些非常手段,你早就被人勾了魂去,那还会有我今日的软玉在怀。”
苏翊嘟囔着,更加认为自己之前死缠烂打、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行径,乃是高瞻远瞩,关键之举。这么多人盯着他的琬琰,他怎能不积极,不小心!
不行,如今知晓了一切,不能再叫琬琰了。
“对了,既然如此,你可还记得前世?名讳可还记得?琬琰二字不属于你,以后我不能再以此唤你了。”
听闻苏翊有此一问,琬琰意味深长一笑,对上,“宛言,我从前名唤宛言。”
“什么!”难道世间真有这么巧合之事,还是冥冥之中皆已注定。苏翊再次被震惊,目光愈发幽深遂暗。
“想来是一切自有命数,只不过次宛言非彼琬琰,宛即为姓,宛转悠扬的宛,畅所欲言的言。”
“宛转悠扬,畅所欲言,”苏翊重复念叨着品了品,“是个绝好的名字,能时时抒心之所想,唱悠扬之歌,是这世间的美好之最,从今以后,我唤你言儿可好?既能掩人耳目,又不辜负你像我袒露所有的一片真情。”
“名字不过代号,叫什么都随你,”琬琰嘴上虽是这么说,心里却是甜的像在蜜里调油,安逸的靠在苏翊肩颈,感受着释怀一切、无所保留后的畅然。
望着窗外熹微闪烁的晨光,琬琰遂然感受到新生的力量,期待着与苏翊以后的朝朝暮暮。倏地,又想起陆傕钧在自己耳边留下的狠绝之语,不安顿生,抬首向着苏翊问道,
“对了,那块铁书就竟是什么?陆傕钧为何会急于找到这个东西,他口中笃定北定王府终将湮灭的缘由又是什么你可有数?”
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逐渐将苏翊方才被幸福萦绕的神情冷淡下来,轻轻的扶起琬琰靠着自己娇弱的身躯,四目相对,前所未有的慎重其事,
“这并不是什么能立马解决的利索事,多一个人知晓无非是多一人忧虑,可你这幅容易焦心劳神的性子,若不让你知道估摸着连觉都睡不安稳,”
“算了,你我已然认定彼此,我自也不该再有所隐瞒,只不过,你得答应我,不能再以身犯险,插手到这中间了,一切交由我来处理,可好?”
看来事情真的比想象中的还要复杂,琬琰急于想要知道真相,敷衍着点了点头,
“你可知道,北定王府是怎么成为这大卫唯一的异姓王侯的吗?”
大卫唯一的异姓王?从前只是听禅月那几个丫头提起过,但说渊源,她来真是从没深究过。琬琰眼神迷惑的摇了摇头,安静的听从苏翊继续说下去。
“陆家与我们苏家,在前朝都是草莽出身,用老爷子的话来说,那就是泥腿子发达,狗屎运罢了。”苏翊话糙理不糙,说着自己也跟着讪笑了两句声,“乱世出英豪,逮住了机遇,改变命运往往就只在一瞬间。”
“北境附近的八州是老爷子的发迹地,当年前朝统治名存实亡,各方势力据地设权,老爷子豪爽了一辈子,从一个七品小官被大家拥护成了土皇帝,占得八州的地盘,带着部从过过一段安生日子。”
“可乱世中求安稳哪会容易,即便你没雄心壮志不欺负别人,别人眼红觊觎,也会过来侵略于你,当年黎国就是这样与我们苏家结下的梁子,半百将过,倒在我这里看到了他们迟来的屈服。”说起黎国与北境,苏翊不免沉重,脸上的不屑与鄙夷也更甚。
“黎国?”琬琰听着呢喃一声,恍然大悟。原来黎国是从那时与大卫结下的仇怨。
不,不应当是大卫,听苏翊的话中之意,当年统帅掌权的老北定王自立政权,割据一方,与黎国交恶。
可后来又发生了怎样的曲折,率部并归到了大卫的国土,又成了这大卫的异性并肩王?
“是啊,那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别看他们现在放低姿态,意图求和,保不齐哪天就是反身一口,咬的人应对不暇,”苏翊的眼神逐渐放空,平静的讲着先祖辈们的传奇故事,“但不得不说,若非黎国野心勃勃,攻势凶残,也就没有后来的陆家,更没有今天的大卫。”
“大卫的太祖皇帝原本就是一方县郡亭长,因外家极为擅长经商,家世在当地是也算是绅豪,文治武功,样样皆行。只是生的个狭义心肠的性子,一心想匡扶社稷,救天下百姓于危难,放弃了家中荫蔽的一切,四处奔走,意图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友人,共谋大事。就这样机缘巧合认识了老爷子,义结金兰,成了异性兄弟。”
“那时黎国国主刚刚摒弃前朝权力控制,初登帝位,来势汹汹,风头正盛。在太祖皇帝的规劝下,老爷子放弃了偏居一隅、为自己的部众建成世外桃源的初衷,领军南下,令八州为基业,扩充固本,以退为进,倾举国之力,对抗外黎蛮夷。
渐渐地,仗越打越多,领辖的地盘也越来越大,更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老爷子这个结义兄弟逐渐与他有了分庭抗礼之势。”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纷争日趋平息,前朝国境范围内,以北境燕州城为界,卫黎两国不分轩轾。
老爷子冲锋陷阵一辈子,是不惧生死的猛将,但却不是贪恋权位的阴鹜之人,眼见军中人心向背,大局又不容两虎相斗自伤元气,为了所有人九转功成的安逸,自请下坛,拥立太祖皇帝为大卫陛下。”
琬琰从前只以为苏家之所以被皇家忌惮,是因为其一门骁勇善战,军功卓著,恐功高盖主的缘故,没想到真正症结的根源是在这里,怪不得陛下对苏家的态度时软时硬,反复无常。
有祖辈这样的渊源在,即便再视苏家为枕边卧榻之虎,亦不能擅动。除非,有十足的把握,秉承仁义礼德之势,能不给苏家任何反扑的机会,堵住悠悠众口,收归天下人之心。
“太祖皇帝虽将权势推崇之上,却也不是狼心狗肺之辈,厚颜寡义之徒,与老爷子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他太清楚老爷子的秉性,既然把天下送给了他们陆家,自不会再生觊觎之心。
更何况这么些年的交情,早已情同手足,哪怕手下人一再劝诫威慑,还是据理力争排除重议,给了老爷子荣耀,敕封一字并肩王,世袭罔替,传承不息。”
说到这里,苏翊眼神回拢聚焦,对视上琬琰渴求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的晶亮眸子,淡然开口。
“不仅如此,还向老爷子允诺,定会励精图治,予一方百姓之安宁,更为补偿老爷子当年牺牲小我,顾念大局的忠勇仁义之举,给了我们苏家一个天大的殊荣。
初衷虽好,可现在看来,这份殊荣却是架在我们苏家脖子上的一把刽子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割断我们的脖颈,祭他们陆家的图腾大旗。”
“殊荣?这份殊荣究竟是什么?”直觉告诉琬琰,这份“殊荣”绝不简单。
酝酿了半晌,嗤之以鼻一笑,苏翊在琬琰的震惊中,讲出了答案,“铁书。能让我们苏家后世子孙取而代之的丹书铁卷。”
“什么!丹书铁券!”琬琰情难自控的惊呼。
从前知晓这丹书铁券是皇帝与大臣之间订立誓约的书面材料,更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汉朝的高祖,明朝的洪武,开国立勋之后,皆有此举。
可只见过封王封地的,没听说过直接送皇位的。不知这大卫的太祖皇帝究竟是知恩图报,真的想予以补偿,还是想给子孙后世留下铲除苏家的矛头,全了自己义薄云天的名头儿。
“嘘,此事不易声张,除了我们苏陆两家的传嗣继承者,鲜有人知,”苏翊趁势又贴了上来,手覆在琬琰的朱唇上,样子警惕到极致。
琬琰抱歉的耸了耸肩,谨慎的环视了一下屋内,轻声细语的小心开口,“此事确实得慎重,我知晓轻重,绝不会走漏半分。只是,这等事关北定王府生死存亡的秘闻,你怎得能如此大意告知于我,不怕我被有心之人利用,坑骗于你?”
“你是宛言,岂会轻易被人蒙骗,就算是你蓄谋已久,想从我嘴里套出点什么,只要你能全心托付,我也认了,早晚你都是我北定王府的女主人,我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