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和亲人选 - 狂王拦道:王妃别想逃 - 弱十七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8章和亲人选

琬琰眼前一亮,拿起瓷瓶不放过任何细节仔细端详起来。

釉面平整,图案清晰,陆鹤川提书的“菡萏斋”三个字笔走龙蛇,风骨独特。配上这桃绯色的莲花纹瓣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老字号、名招牌就是不一般,东西做的没得挑剔,就是不知这价钱能不能吃的消。

开门做生意,控制成本,提高利润那是商人取利的根本,虽说前期当以开拓市场,获得受众人群客户为主,但也不能因此做下赔本买卖。

“王掌柜可留了作价?”琬琰抬眉问向文茵。

“留了,一只瓷瓶半两银子,五百文,若小姐日后要的多,能长期订货,可再让利。”

“五百钱?”这么好的瓶子只要五百文?市面街边叫卖的小作坊做的瓶子最少也要七百文,季芳斋这响当当的名号给自己的价格竟如此低廉!

若是一点猫腻没有,任谁都不会信。难道是蹭了陆鹤川面子的缘故?

那日王掌柜明显对他毕恭毕敬,一看就是时常打交道,谨慎对待的重要客人。细想也是,陆鹤川在这洛京城的风雅界堪居顶流,能得他照顾一二,在圈子中推介,这季芳斋的生意想不好都难。

“我当时也是被惊住了,平日季芳斋的东西虽谈不上一件难求,但在京里也是能数的上名号的。做工样式没得挑,工期也不拖延,一件普通的纯釉白瓷卖上一两银子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区区五百文,只得他们行价的四成。”文茵将自己了解的实情说于琬琰。

闻言,琬琰黛眉微敛,“王掌柜可还留下其他什么话?”

“许见我太过惊讶,怕我心生警惕而拒绝了去,王掌柜就与我分说了几句。他知晓小姐身份不一般,更有贵人相助,他们只是顺水推舟,想送个人情。

另外他在这儿生意经手的多了,也能分得清好赖,小姐这门生意看似小巧不起眼,但胜在独特新奇,日后说不定有大造化。他也算是谋个私心,希望小姐日后做起来后还能照拂他们季芳斋的生意。”文茵将王掌柜的说辞复述了一遍。

“这王掌柜倒是个敞亮人儿,”琬琰把玩着瓷瓶,垂首轻笑一声,“就这样定下来吧,先订上三百只,让他七日后备齐,送到铺子里,定钱一会我让禅月给你。

“是,另外,还有一事,想请小姐斟酌,”文茵抬眸瞅了眼琬琰的脸色,看上去有些犹豫。

“咱们铺子的官府文书一直没得批复,我跑了几次衙门都被挡了回来。咱们周边的几家商铺我都打听过了,最多十日即有回复,咱们铺子的案子都已递上去了半月有余,还一直杳无音信,文茵怕是中间出了什么纰漏。”

眼看完事具备,开张在即,若无政府文书批准,岂不是要干瞪眼,什么也做不了。

这事从头至尾都交由文茵全权去办,琬琰还真的从未管过。眼下朝廷以控盐、粮、铁为主,其他营生基本放养,只每年缴纳足够的税钱即可。本以为胭脂水粉是小商目,这事儿好张罗,不承想,还是被人阻了道儿。

“可有打点办事的小吏,问出点由头?”

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衙役,这可都是阎王爷跟前的小鬼,不把他们哄得高兴了,办事想顺畅几乎不可能。

“该做的我都做了,只有一个整理卷宗的小吏见我来回奔波,寻不到章法,好心提醒了我一句,说…”文茵抬眼瞄了琬琰一下,有些为难,“咱们这铺子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上面压着,没人敢动。”

得罪了不该得罪的?琬琰陷入沉思。

洛京城鱼龙混杂,想打听点什么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自己平时出门基本不避讳,这半月更是在铺子附近打转,有心人想获悉这背后的东家寻人一问便知。只是谁又会借机与她过不去呢?

温氏?陆傕钧?梁昀若?还是不知在什么时候碍了别人的眼?

这事得托人好好打听打听再出手才行。

“文姐姐,此事你不必多虑,我来处理即可,这些时日我私事甚多,铺子那边分的精力极少,全靠姐姐鼎力撑着,辛苦了,”琬琰抬腕握住文茵的素手,安抚了一句。

“小姐这说的是哪的话,文茵既为掌事,自是分内之事,多操些心也是应该的。现下,小姐将伤养好是头等大事,自己的身子千万要爱惜,落下病根日后可是要吃苦头的,”文茵推心置腹的规劝一番。

“我省的,姐姐放心。”

“时候不早了,文茵不打扰小姐休息了,下午还约了几个牙婆子去瞅合适的丫鬟和小厮,就先走一步,改日再来探望小姐,”文茵作势要请辞。

“这么快就有了消息,那我就不多留姐姐了。”眼看就要到饭点,琬琰本想留文茵用了午膳再走,但想到她家中还有两个需要照拂的孩子,定是在这儿吃也吃不安生,不如予了她方便放了她回去。

颖月领会到琬琰的眼神,将文茵带了出去,客气的送出了府门外。

麟德殿内,永治帝退朝后宣了与几位肱骨重臣商议紧要国事,不知不觉到了晌午。也不知陛下是添了什么样的喜事,今日竟没赶人走,赐了几位大臣共进午膳。

要知道咱们这位陛下为君孤僻,一直宣扬的是尊卑有别,君臣之分,鲜少与人同席共食,同桌共饮。今儿个赐宴算是不可多得的恩赏,陆傕钧、梁相、吴中丞、安国公皆在此列。

“诸位爱卿不必拘谨,只是平常膳食,不可国宴规矩多,随意即可,”永治帝的发话让氛围轻快了几分,可谁又真的敢在圣上面前随心所欲,行飨宴之欢呢。

几位大臣只不过在永治帝起筷后装个样子用了几口,便不漏声色的纷纷停了下来。

“诸位爱卿,朕还有一事要与各位商议,虽不是什么国之要事,但想来也不能太过随意,趁着饭后小憩,问问几位有何意见,”饭毕,永治帝端起茶盏,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请陛下吩咐,”众人附和。

“自鹰扬宴以来,京中泛起贼寇,引得众人慌乱,各国使节耽搁在此,黎国的和亲之请也被搁议,不知众卿对此事有何想法?”永治帝语气平平,像是临时起意,随口一问。

“父皇,黎国示弱是好事,北境燕州城外的五十里虽如牛毫不值一提,但于我大卫是脸面,是国威。

至于接纳一个公主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这人选还需父皇仔细斟酌权衡,太轻或太重都不合适。儿子愚见,让父皇见笑了。”即便陆傕钧已从暗线处得知永治帝有心接受和亲,但回禀的还是万分谨慎。

京中闹匪之事已是平白惹了一身骚,再僭越多言,指不定还得父皇怎么猜忌,这些时日是越发思念老大了。

从前他在时还好些,他一走,没了趣味不说,反倒将所有的关注点都吸到了他的身上。现在时机还不甚成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傕钧所说不错,我大卫于天下之颜面最为紧要,梁相以为如何?”永治帝中肯的点点了头,又点了梁相。

“陛下看重卫黎两国之交,乃两国臣民之大幸,不过此事可大可小,全凭陛下心意”,梁相打着圆场,又将问题抛了回去。

在这朝廷纵横沉浮了几十年,他太清楚自己眼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长袖善舞,圆滑自保,有时不分忠奸。立得住、站的稳,方能去论那些拯救天下苍生、为百姓谋福祉的大道理。

“哼,你倒是落得松快清净,事儿都让朕做了,要你这丞相作何,”永治帝冷哼嗔了一句,但明显并未真的恼怒生气,“安国公当以为何?”

“陛下,老臣以为,这黎国送来公主求和,无非打的是拖延时间休养生息,以备来日卷土重来的主意。但战事历经数年,无论是黎国还是大卫皆是连年损耗,百姓叫苦连连,再兴周折,恐民生积怨,此时接受和亲,实乃明智之举。

然,黎国野心勃勃。若一畏的配合体让,助长其气焰不说,于我大卫于四海之声望亦有不利,这人选虽不能太过粗陋,公主的位份倒是可以降一降。”安国公老谋深算,徐徐道出早已盘算好的主意,暗自抬首瞄了一眼永治帝的脸色,脸上露出稳操胜券的得意微笑。

鹰扬盛筵,表面上是二殿下逃出生天反守为攻,占尽了好处和风头,打压的傕铮毫无还手之余地,实则是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成了朝野内外的靶向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