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 女皇之路 - 郁郁葱葱2010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女皇之路 >

第382章

吴诩的话一说完,果然看到自家二郎的脸色变得十分精彩――能让他家面瘫变脸,实在是件有意思的事啊。

她不由呵呵一笑,又道:“这世上怕是没有几个人不想做皇帝的……”

只是,皇帝岂是那么好做的?!

就拿李小九来说,他身为嫡子而登基,其过程实在不足为外人道。

所以,李小九一直憋着一口气,拼了命要治理好大唐帝国,以证明他爹的选择是没错的。

吴诩作为妻子倒是可以帮李小九分担政务,可之前上官仪建言废后的事给她敲响了警钟。

即使身为二圣的天后,也还是从属于天皇的,她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把李小九完全撇清,那些不服她的臣子就会不断在李小九面前攻击她,李小九为了维护她,就得费神费力跟朝中的大小狐狸周旋。

这样下去,李小九只会更累……

还有一点就是,即使李小九对她有足够的信任,可吴诩还是认为,权力这东西实在是没办法实现共享的!

所谓‘国无二主’,这可不是说假的,如果她一直以天后的身份大权独揽,迟早会因为皇位的问题影响了她跟李小九的夫妻关系,以及跟二郎的母子的关系。

至于称帝,那就更要不得了。

所以,对于李小九的暗示,她一直都假装不知道。

不是她没有雄心,而是她根本没有信心。

吴诩不知道史上的阿武本尊是怎么待二郎的,她只知道,若她要登基也不是不能,只是以二郎的性子,必定要跟她生分了!

原本,她跟李小九就觉得二郎的性子沉闷,对他的关心远不如对其余子女。如今骤然捧二郎上储位,吴诩一直都不太放心。

如果再因为皇位的事跟儿子生分,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啊!

“我想,二郎你应该知道,我并不是个恋权的人……”吴诩看她家二郎难得一见的窘迫之色,不由收起了戏谑之色,认真道:“你阿爹的心思,我也知道几分,他是信得过我,才起了让我上位的心思,说到底,还是为了你啊……”

李贤闻言,不知怎么的,心头大恸,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阿娘的话……儿明白……是儿子无能……”

吴诩闻言,忍不住拍拍儿子的肩膀,且叹且嗔道:“二郎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阿爹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不如你呢!”

李小九当年还不是赶鸭子上架当的太子嘛,现在却成了远超父祖的一代圣君。

二郎可比当年的李小九沉稳多了,没道理不能青出于蓝!

再说,这可是她的儿子诶,怎么会不好呢?!

“你阿爹也是不想让你受他当年受过的气罢了……”吴诩想了想,又道:“其实也不必一定推我上去,只要把军中的人掌握住了……”

当初长孙无忌、褚遂良之流所能倚仗的也只是先帝顾命大臣这一个名头,也幸亏他们手上没有足够的兵权,又被李小九坑走了程知节,所以之后的君相之争中,李小九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句话说的好啊:枪杆子里出政权!

吴诩刚说到这里,忽听小顺子在外间通报道:“启禀天后、太子,张相公求见。”

两人听说张文求见,都停下了话头。

“宣。”

不一会儿,张文就在小顺子的引领下缓步入内。

“微臣拜见天后、太子……”张文出身清河张氏,相传是西汉留侯张良之后。

张文出仕很早,在李二陛下时就通过了当时的明经科考试,被补作并州参军,协助当时的并州长史李绩料理军政要务。李绩十分赏识其才干,曾赞他为当代的管仲、萧何,说他有名相之才,并对他相当照顾。后来。李绩老爷子帅大军铲平半岛,就特意举荐张文到辽东任职。

张文在辽东的四年间,为官清廉公正,治理得政通人和,深受百姓称赞。

所以,在第一次重整政事堂的时候,李小九和吴诩就不顾‘兄弟不许并居台阁’的旧例,将张文给调了回来,任东台侍郎。

之后,张文又兼了大理寺卿,因为其执法公平而宽恕,长安不少人称其为‘张青天’。

去岁,东宫人员变动,张文累升为右相,兼任东宫左庶子。

如今李三郎和魏叔玉不在,留在长安的官员除了长孙诠之外,就是张文的分量最重了,能劳动他的事绝对不会是小事!

所以,乍见张文神色肃然地入宫,吴诩和李贤二人的心里都涌起一阵不安。

果然,就见张文行完礼赐座之后,首先就报告了一个坏消息。

“卢国公程知节昨夜病逝,其子怀亮报丧表章在此……”说着,张文从袖中取出一封素色则子,双手呈了上来。

小顺子忙躬接了过来,快步呈给吴诩。

吴诩沉着脸翻了一下那本则子,就递给了李贤。

“卢国公乃开国元勋之臣,张相你要盯着礼部,用心安排其后事,至于谥号、追赠等,着政事堂诸人尽快拟出条陈来……”吴诩迅速定下了基调,让张文好好安排诸事。

“东都那里要尽快上报详情,令天皇得知……还有卢国公的讣告,着崇文馆学士尽快拟定,刊登于报刊……”

张文听吴诩一一交待了卢国公身后的各项事宜,忙躬身领了诏命,并保证把卢国公的后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说来这程老将军闲赋在家已经好几年了,其子程怀亮虽然尚了清河公主,前程却远不如魏叔玉、长孙诠等人。

当然,清河公主非长孙皇后亲女这点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大概就是当初李小九陛下猜忌程知节党附长孙无忌,有意将程氏调离中枢。

好在程知节比较知进退,在征讨阿史那贺鲁失败后,就主动认罪,引咎辞官,让出了禁卫大统领的职务。

之后,朝廷曾起复其为刺史,也被其以年老体弱为由婉拒,坚决不掺和到帝相权力之争中去。

等到李小九陛下乾坤独断,政权稳固之时,程知节才让儿媳清河公主时常进宫拜见帝后,叙叙亲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