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剖析
她忽然醒悟过来,这件事情,前前后后,根本就是为她精心准备下的陷阱!
转目望去,周围除了王叔敏王,全部都是大夏的人,就算她此刻指出谋害琼妃的孩子,是顾容止授意而为,也不会有人相信。
反而会被当成是东窗事发之后的撒泼反咬。
“来人!”顾容止眉宇冷酷。
“在!”御林军回答响亮。
顾容止淡淡看了一眼白玓儿,神色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梁国公主白玓儿,意图谋害妃子皇嗣,罪大恶极,即日起关押入娴华庭,和亲之事,不再相议。”
“得令!”
两个御林军兵士出手将白玓儿夹起,白玓儿拼命挣扎,“顾容止!你不能这样对我!不能!”
敏王皱眉看着白玓儿被拉下去,抿了抿唇,就算他再期望白玓儿陷落在大夏,可他身为梁国使臣,此时却不容沉默。
他走到顾容止面前抱拳一礼,“皇后娘娘,白玓儿身为梁国公主,有权享有一定的尊重,仅仅是搜出一盒红花就要定罪,未免太过草率。“
顾容止道:“来人,将敏王殿下一同关押。”
“你!!!”敏王大吃一惊,“你这是何意?”
“押下去。”
眼看着御林军来拖自己,敏王震惊不已,他万万想不到顾容止竟然敢连自己一起关押,怒道:“你这么做,就不怕两国邦交崩坏,边境战乱四起吗?”
顾容止道:“除敏王以外,其他梁国使臣一律斩杀。”
他声音平缓,却透着无以伦比的杀伐之气,让人升不起半点违抗之心。
如此狠辣决绝的作风,让敏王脸色惨白,仿佛想到了什么,再兴不起半点挣扎之意,颓然被御林军拖走。
顾瑀看着相继被押走的白玓儿和敏王,忍不住道:“父亲,您为何要将敏王也一同拿下?”这跟当初的计划有些不符啊。
如今大夏政局动荡,不宜出兵征讨梁国,扣押公主也还罢了,若是连敏王都扣押,梁王盛怒之下,就算打不过大夏,也会出兵一战吧?到时候,边境战乱一起,其他边陲小国恐也要趁乱而起了。
顾容止看着顾瑀疑惑的神情,面上的萧肃散去,换上一副柔和的笑容,耐心的解释道:“梁王年轻时还算骁勇,如今垂暮已不复当年之勇,他膝下几个儿子也都是不成器的,只有这个敏王还算有些才能。白玓儿是梁王心头之肉,被为父扣押之后,定然会忧思成疾,再将敏王扣押,使他无可用之人,政权便会落入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手中。这样一来,梁国么……呵呵,也变不足为虑了。”
他声音略略压低,只有他和顾瑀两人能听见,“待你成年之后,继承皇位,便可出兵灭梁,为父会为你扫清一切障碍。”
“父亲……”一股极其复杂的情感在胸口徘徊不散。
顾容止轻轻拍了拍儿子肩膀,转身道,“今日就到此吧,梁国公主咎由自取,敏王为虎作伥,赐琼妃安神茶压惊。”
“是。”众臣领命告退。
叶琼姜微微施礼,“谢皇后赏赐,臣妾告退。”她领着莺儿,随着众臣退出广安殿。
顾容止微微转目,看了云妃一眼,含笑叫住廖大人道,“廖卿请留步。”
廖大人回身抱拳,“皇后娘娘可还有什么吩咐?”
“云妃也许久未见家人了,今日正好廖卿在此,就随云妃回纵云殿,你们父女话些家常,用过晚膳再出宫吧。”
廖大人一怔,他本就有这想法,想不到自己还没开口,皇后便给出来机会。
云妃恰当的露出惊喜之色,“谢皇后娘娘恩典。”
父女两个结伴回到纵云殿。云妃将父亲让到殿内坐好,重新起身向着父亲重新见礼,“云儿见过父亲。”
廖大人忙伸手搀扶,“快起来,你是皇妃,何须如此大礼?”
云妃笑道:“可我毕竟是您的女儿啊。”
重新落座之后,云妃问道:“家里一切可好?母亲身体还安康吗?小弟的功课如何了?”
“都好都好,家里你尽管放心,只是你母亲经常叨念着你,怕你在宫中受委屈。”
云妃低眉一笑,“女儿向来不喜争斗,与世无争,清净悠然,谁又能让我受委屈呢?”
廖大人呵呵一笑,“那就好,那就好。”
笑过两声,便有一时的沉默。
云妃眼珠转动,想了想,开口问道:“父亲……可是有什么话想要对女儿说?”
廖大人面色微沉,目光灼灼却并不说话,似有难言之隐。
云妃略一沉吟,吩咐两旁伺候的宫女:“你们都退下吧。”
待宫女尽数离开,殿内只剩下父女二人,云妃道:“父亲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廖大人抬头看了看女儿,一脸难色,压低声音道:“云儿,你在宫中……可曾……可曾听到过一些风声?”
“父亲指的是什么?”
廖大人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最后“唉”了一声,将仔细贴身放着的一张字条小心翼翼的拿出来,“你先看看这个。”
云妃接过来认真看了起来,字条并不长,她扫了几眼,便阅读完毕,微微一笑道:“我还当是什么事情呢,父亲竟这样神秘。”
“这种事情,难道还不严重?”云妃的态度出乎意料的轻忽,廖大人诧异之极。
“这信上说,让您秘密联系军中门生,同心协力,剿灭逆贼,助皇帝夺回皇权。这难道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吗?”
廖大人吃惊的看着云妃,“女儿啊,你难道还没弄清楚现在的局势么?咱们这位皇后野心勃勃,谋权篡位,又捏着太子这张王牌,未来接掌大夏那是再名正言顺不过的事情了。而且皇帝被辛宿的刺客刺杀,生死不明,现在已经辞官的林大人,突然发来这种信件,你竟然觉得这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云妃微微一笑,站起身来,亲自点燃桌角的烛台,将纸条举到上面,看着烛火串起,付之一炬,“父亲觉得是大事,那是因为,父亲认为在这件事上,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尽忠职守,助皇帝夺回皇权;要么,就是投到皇后的麾下,死心塌地的拥护新君。女儿说的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