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医学讲座 - 海霸天下 - 欲海沧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海霸天下 >

第370章医学讲座

众人和江海洋都愣住了。

只见,陈沅从讲台上的盒子里,拿了一把色彩各异的粉笔,又跑回座位去了。

在中国古代,先生教授学生的时候,主要是以口传教授。到了19世纪中期,世界各地的学校才流行用黑漆涂在木板表面,以保护木板不被侵蚀,作为教学之用。现在是17世纪上半页,所以,全世界都无人知道黑板是什么东西,更不用说明朝了。

起初在返回鲨鱼岛的归途中,江海洋教授海军学校的学员时,为了方便,他在一块木板上挂上一沓大纸,边写画边讲解;后来在奄美岛成立陆军学校后,他嫌这样既不方便又浪费纸张,干脆将黑板和粉笔这么简单的东西弄出来了;现在,由于黑板和粉笔经济实用,所以,无论是救国军的海陆军军校,还是各部队、政府机关都在使用。当然,他在大陆也做了黑板和粉笔生意。

起初,众人不知道墙上挂着的黑色板子是干嘛用的,当江海洋在黑色板子上写字的时候,众人才知道,原来,那块黑色板子相当于纸张。

众人何时见过黑色的“纸张”啊?顿时,众人都被惊呆了。

众人在岛上见识到了许许多多的新鲜事物,甚至随时都能见到,例如现在又看见黑板、粉笔等等,这让他们大开眼界,而且学到很多新知识,他们都觉得这趟来得太值了。

救国军的人对这些早就习以为常了,现在,看见这些外人像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都非常自豪。

陈沅和姑娘们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姑娘,都是小女孩儿心性,见猎心喜。

她们见江郎用一根很短、像笔杆般的红色东西,在黑色板子上写字,立刻被勾起了好奇心,都想知道那是什么东西。陈沅觉得讲课的是自己的夫君,不是外人,于是跑到讲台上,从盒子里拿了一把色彩各异的粉笔回来,分给姐妹们赏玩。结果,姑娘们弄得满手都是五颜六色的粉笔末,于是在对方的脸上涂抹,开心的不得了。她们还商量着等讲座结束后,也到黑色板子上写写画画。

如果换成救国军的人,这样无组织无纪律,江海洋早就将其一顿修理了,但陈圆圆是自己的小妾,他也不好说什么,否则,不仅陈圆圆不高兴,其他人也会觉得他小题大做,他只好忍了。但姑娘们在下面仍然叽叽喳喳的,让他无法继续讲,于是他咳嗽着:“嗯哼——嗯哼……”

淘气的姑娘们在江海洋的连续示意下,才停止嬉闹。

江海洋心想:谁要娶了这些姑娘,日后可有的受了,幸好我只娶了圆圆一个。

他继续给大家讲。

他先用白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表格,然后,用蓝色粉笔在左边表格里写上人痘接种法,接着,又用黄色粉笔在右边表格里写上牛痘接种法。他准备用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分析法)来说明牛痘接种法,到底比人痘接种法好在哪里。

首先,他介绍了人痘接种法。

人痘接种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后来传遍全世界。但早期的种痘术,采用的是天花的痂,叫作“时苗”,实际上,是以人工的方法使接种者感染一次天花,所以,疫苗的危险性比较高,死人是常有的事。人痘接种法一直沿用了两百多年。

其次,他又介绍了牛痘接种法。

1796年,英国人贞纳(e.jenner)受人痘接种法的启示,试种牛痘成功。牛痘接种法,是将反应轻微的牛痘接种到健康人身上,来预防天花,这种方法的副作用极其轻微,更谈不上会死人了,所以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法。这是人类的一次伟大进步。

江海洋当然不能实话实说了,因为牛痘接种法是一百多年后才发明的,所以,他只能说自己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发现牛痘似乎比人痘接种法更安全。但由于他非常忙,还没有时间进行更系统的研究和实验,但他已经确立了研究项目,准备找一个在疫病方面的专家,来牵头研究。

其实,江海洋最后的话就是说给吴有性听。

讲完牛痘接种法,他又讲了血型的辨别和输血。

最早的输血是在1667年,一个法国贵族将280毫升的小牛血,输给一个精神失常的流浪汉,企图治疗他的精神问题。这位倒霉的患者在经历了严重的免疫反应,在鬼门关徘徊数次之后,居然奇迹般活了下来,并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平静,因此,输血疗法被一些有创新想法的医生所接受。

在随后的300年间,输血疗法仍然是在探索阶段,由于没有血型等相关知识,输血造成很多人死亡,但医生们发现输血确实能够挽救生命。

1902年,奥地利病理学家、免疫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发现,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及凝集规律,为后世输血提供了坚实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后来人给人输血才实现。1912年,法国人卡雷尔博士(alexiscarrel)因创造血管吻合术进行输血,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输血疗法才获得了较大范围的肯定。

这又是人类的一次伟大发明和进步。

在后世,血型的辨别和输血都再普通不过了,但在技术落后的明朝却无法辨别血型,更不用说输血了。其实,江海洋很早就想研究血型了,因为在之前的几次战斗中,一些救国军的战士就是因为失血过多,不能及时得到输血而牺牲。日后,救国军还会面临无数次战斗,还会有更多的人因失血过多而牺牲,但由于技术和设备原因,这项研究一直无法开展。

其实,只要明白原理,检测血型在这个时代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早在1590年,荷兰的詹森父子就已经创造出了光学显微镜。当初,江海洋给匠作营布置了望远镜课题外,也布置了显微镜课题。现在,科技司已经研制成功显微镜,只要检测出血型,输血就不是问题了。

不过,想达到给人输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血液的保存。

在后世,血液的保存有两种。一是冷冻血保存,可长达一年以上;方法是将采集来的全血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在红细胞中加入冷冻保护剂,在无菌状态下,由普通采血袋转入特制塑料袋中,放在摄氏零下80度的冰箱里保存。二是全血保存,最长35天。众所周知,血液会凝固,因此,全血保存需要往血液里加抗凝剂。

以江海洋目前的条件,这两种保存方法都做不到。

目前,他能做的就是现采血现输血,为此,他让医学组的人给军队所有人检测血型,并登记在册。这样,需要的时候只要找来同样血型的人,就可以输血。在古代只要解决了迷信观念,再给足够的报酬,会有人抢着排队提供血液,所以不愁血源。

为了留住吴有性、顾言武等人,他才故意提出此项研究。

吴有性、顾言武等人听完江海洋的牛痘接种法和血型的辨别、输血讲座后,都大受启发,而吴有性更是迫不及待地毛遂自荐,想牵头研究牛痘接种法。因为,目前在明朝还没有如此安全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天花,如果可以将这个方法引入明朝,不仅可以造福百姓,而且可以青史留名。

至于血型的辨别和输血,更是神奇了,如果研制成功,将会挽救无数的生命,因此,吴有性也准备牵头研究,但他只能先从事牛痘接种法的研究。

江海洋当然支持了,责成吴有性成立“牛痘接种法”课题研究小组,牵头进行研制。

江海洋的博学多才让吴有性、顾言武等人非常钦佩,其放权和支持,不仅鼓舞了吴有性的积极性,同时,也使顾言武等人非常意动。他们都在想:看来如果留在奄美岛的话,至少会有很多新东西、新知识可以学习,而且,这里的条件是明朝没有的,错过这个村就再也没有这个店了。

原本,在姑娘们眼里江海洋已经够优秀的了,现在,她们发现其简直就像一座宝藏,总会带给她们惊喜。于是她们看向其的目光更热烈了。

陈圆圆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骄傲的表情。

讲座结束后已经快中午了,江海洋准备在奄美市政府的食堂,请众人用餐。他并没有因为顾言武等人是客人,而搞特殊化,就用普通的饭菜来款待他们,他想让顾言武等人,感受到救国军的与众不同。他也和大家一样,自己拿着木质托盘排着队打饭。

众人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新鲜事物,连吃饭都与众不同,他们都被这种新奇的打饭和吃饭方式所吸引。这两天,众人已经见识到了太多的奇情怪事,现在,已经不像刚来时那样大惊小怪了。

午餐有米饭、馒头、猪肉炖粉条、青椒炒鸡蛋、蛋花汤等,因为今天有客人,食堂特意加了一个牛肉炖土豆。虽然午饭不是很丰盛,但在明朝目前的状况下,已经相当不错了。

午饭后,众人又参观了奄美港的造船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