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威力 - 穿书七零做临时工我是专业的 - 一个小羽毛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293章威力

柳青青拿的这点货,并不怎么扎眼。

别说是厂长副厂长的亲戚。

即便是家里有生产线上的组长这类沾亲带故的亲戚,都能得到率先拿货的便利条件。

不然只供给国营供销公司的话,一些二道贩子都是哪来的?

这时候为了能拿到货,不少人在这方面钻营。

卖方市场的情况下,谁有货,谁说话就硬气。

这边的人,明显都具备这种生意头脑。

兰师傅这个热心老师傅,不光帮她搞定了批条,还把运输这事给解决了。

其实也不算多费劲,他们厂采购和送货时候,就能给柳青青捎上。

但无论如何,柳青青都不能当做是理所当然的。

她给李主任和兰师傅各包了个红包。

李主任笑眯眯的接了。

红包塞给兰师傅时,这位老爷子板了脸:“拿回去,你这样我可就不帮你了。”

柳青青插科打诨的说了一箩筐俏皮话,又推了一条烟过去。

兰师傅瞅着那市面上见不着的难得好烟。

咂吧咂吧嘴,伸出手给收下了。

“师傅,您家有座机吗?”

“怎么?想打电话?厂里就有,我带你去打。”

柳青青连忙拉住人:“我就是想留您家一个电话,等我回去打给您。”

兰师傅乐呵呵的点头:“有有有,我写给你。”

柳青青收好了兰师傅家的电话号码,表示回到华亭一定会给他打电话。

兰师傅被她哄得异常高兴。

以后再进货这事,虽然可以直接联系销售科,但该维护的关系,还是要维护的。

没事给兰老爷子打个电话问候问候,若有些地方特产也偶尔寄一些。

关系都是需要这么常来常往维护出来的。

也不能用人的时候再交。

平时不联系,有问题再找,对方也不会愿意搭理你。

运输这一个大问题解决完,柳青青开始打听起了洗衣机厂的情况。

穂城有多家洗衣机厂。

从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穂城作为第一批接收国际信息的城市,不少侨胞和海外商人抓住这一时机,率先来到这里开启厂子。

此时“三来一补”的政策让各大新兴企业发展的迅速。

而本着“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想法,这些合资厂、外资厂生产出来的电器都非常受欢迎。

柳青青这个没名气,没资本,拿货量少的小商贩想在这些地方拿到一手货源,基本没什么可能。

想买到是也能买着,不过是从二道贩子甚至三道、四道手里买。

那价格加了一层又一层,就没什么优势了。

李主任给她介绍的这家厂子是乘着改革这股东风,兴建起来的。

该厂前面刚出现的几年只是个小作坊。

一年才能生产出两千多台洗衣机。

直到今年,厂子换了新厂长。

许厂长年纪轻、有魄力,贷款引进了国外技术,从多国进口机械,形成了一条先进的生产线。

此时国家鼓励贷款,利息低,放贷容易。

但老百姓从来没接触过靠借贷做生意这种事,一听要借钱做买卖,那是人人都摇头。

此时银行的贷款业务部是最艰难的时期,每个人都有任务要求。

但实际上根本无人借贷。

所以在政策放宽的情况下,银行又对借款人的情况加一步放宽。

当然后头几年,也有人发现了这时贷款的漏洞。

随之出现了不少烂账、坏账。

再说回这个洗衣机厂。

厂长能主动去贷款,然后引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厂子,可谓是很有魄力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