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一张纸价百万 - 超级卖货王 - 山息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超级卖货王 >

第一百三十章一张纸价百万

开出租,很伤蛋,下岗无业没事干。

一家老小要吃饭,全靠四个轱辘转。

日照香炉叼着烟,开上出租就一天。

握着方向手起泡,天天晚上不睡觉。

商女不知亡国恨,开上出租就犯困。

亲朋好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开出租.

带到山花烂漫时,还得再开两小时。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上了高没了油!

以上苦中含泪的顺口溜大多是二十世纪以后的出租车司机所编。

实际上出租车司机并没有他们自己形容的那么凄惨无比,他们只是对越来越多的专车和黑车抢了饭碗,无奈的吐槽罢了。

至少比摆地摊的,扫大街的,工厂打工的生活水准,强的多多。

当然,如果你一个开夏利的出租车司机硬要跟开迈巴赫的富二代和官二代相比,“为什么吗我这么辛苦,可到头来物质生活条件还不及人家万分之一呢?”

那谁也拯救不了他无尽的郁闷!

而当前的时代,正是出租车赚钱的好年景。

从九零年起始,津城出租车进行改革,全面承包到个人。

司机只要每月交给公司17oo元,修车、汽油钱都由司机花钱买单,剩下的钱都是自己干赚的。

这些年,承包的司机们都是玩命干,一个月至少能赚上七八千块。而部分连夜转的师傅们赚上一万多块也不稀奇。

当时工厂上班的工人们,每个月能挣三百块钱算是高级技师了!

出租司机的好日子持续了四年时间,由于利润丰厚,到九四年底津城已遍地是蝗虫,由于开出租车的门槛低,利润丰厚,只要弄辆快报废的破车就能跑出租,钱也就不好赚了。

楚河回忆起曾经在汽车论坛上,看到一篇介绍《大的崛起与落幕》的帖子,让他大致了解了当前出租车行业的展状况。

他琢磨:出租车公司这买卖可以干,还能赚两年好钱!不过,不能像其他公司一样,买车,招司机,然后车。这是细水长流的赚钱法,他记得出租车的价值不在所购卖的汽车身上,而是营运执照!

津城出租车牌照最初是免费放,任何一个有驾驶证的人,购买了一辆汽车,都可以申请到交通部门颁的运营牌照……不需要花费一分钱!

这是当时政府部门在当时条件下化解群中出行难的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办法。

因为最便宜的“面的”微型车大也要四万块,轿车夏利7万多快钱呢?因此,这个门槛并不低,许多工薪阶层无法筹集到购车款,而做买卖承包工厂的有钱人,谁会去当出租车司机那。

由于放的牌照多,津城的出租车趋于饱和状态,司机们的收入逐渐走低。

于是有关部门出于好意,宣布封闭牌照市场,不再颁营运执照。

谁能想到,此后一张牌照的价格一路走高,私下交易的价格由最初一万,二十万,飙升到一百万以上!

比倒腾猴票还赚钱!

想好打算,楚河问耗子:

“出租车公司的工商执照好办理吗?”

“我哥们上头有人,一句话的事!”

耗子竖起一根手指,往天空指了指,那意思找他合伙的大耍在市里有靠山,办事方便。

“买车要很多钱,你们有钱吗?”

一个出租汽车公司怎么也得有二十几辆大和夏利,百十来万的资本不是一个小数目。

至今楚河还奔着那个目标努力那!

“我哥们上头有人,办个贷款,就一句话的事!”

耗子又指了指天。

“现在大也是紧俏货,你们能买到吗?”

楚河关心最后一个问题。

当前可不是未来的二十一世纪,还有人担心有钱买不到车?

九十年代初,被人们称呼“面的”大出租车,可是火爆的很,火爆的态势席卷华夏大江南北。

“要家,买大,!”这则在央视持续播放的广告,可谓家喻户晓,提着钱兜子买车的人们住满了津城汽车厂外的大小旅店。

蝗虫的价格也从定价二万八,被人们炒到五万二。

随着耗子手指头再次往天上指,楚河知道他的关心是多余的了。

“我哥们上头有人,一句话的事!”

好吧,既然都是一句话的事,我还跟你费什么话!

楚河站起身,拍着耗子肩膀,“去干吧,前途大有可为!”

得到老大的肯定和鼓励,耗子就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全身充满了干劲,小塑料体格挺得标杆溜直。

嘿嘿……傻笑。

“不过……”楚河接着说道:“记住一点,你们公司的出租车可以少买,但是营运执照要多弄,越多越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