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碗里的仙鹤 - 我的老爹不对劲 - 山的那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15章碗里的仙鹤

夜已深,就算再兴奋激动也得回房休息。

今夜李开先和汪德渊也在会馆住,晏珣只能跟常欢、阿豹挤在一条炕上。

今时今日,晏公子习惯一个人睡,看来租房的事,得抓紧办好。

京官大多都是租房。

因为流动性大,有外放或者告老还乡的,也有父母去世回乡丁忧的……在京城一住几十年的不多。

一些会馆和民居都提供出租,市场很成熟。

从供需双方看,租房住都是最佳选择。

王徽回到房里,温柔地看着晏鹤年,似乎怎么看都看不够……想到街上大娘们羡慕的眼神,更觉得得意。

改日让小珣替她画一幅《碗里的仙鹤》~~

“你们去礼部参加琼林宴,好些人一路追着、依依不舍。听到那些小娘子说,这一科因为小珣发了财。”

晏郎名气大,都押他做探花。

晏鹤年骄傲抬头:“她们眼光不错。”

“我们在酒楼定的位置,旁边一桌是太仓王家,有个小姑娘才七八岁的样子,是王锡爵的小妹妹,长得伶俐可爱。我看着就想,若是我们家的女儿就好了。”王徽似乎在闲谈。

晏鹤年心念一动,揽着妻子问:“你喜欢女孩儿?”

王徽低声说:“喜欢啊!”

她想要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可儿女缘分由天定,不可强求。

晏鹤年笑了笑:“也许将来会有。”

他们温存了一会儿,王徽又说:“路上遇到一个金大娘,说是扬州乡亲,跟我们道喜。她是谁?”

六哥的旧相识?

晏鹤年连忙解释:“那是高邮平安坊土地庙老道的相好金大娘,带着女儿被京中贵人接走。你没见过她们,所以不认得。金大娘的女儿如今姓陆,是已故忠诚伯陆炳的养女,也有传闻说是外室女。”

他简单讲了一下事情经过……

金大娘为了给女儿一条出路,也是费煞苦心……把这些年的恩客回想一遍,想到怀上小怜前,刚好遇到一个重要的人物——陆大人!

于是取出信物,写一封哀哀戚戚的信让人送进京。

真正艺高人胆大,敢碰瓷锦衣卫的头目!

陆炳病重,来不及查证女儿真假。

说不定是真的?

反正女儿不是儿子,顶多一副嫁妆打发,认作养女还多个人为自己守孝。

养女嘛,真假并不重要。

于是没怎么查证,就把人接回京城。

“金小怜也懂事,一进京就以替父祈福的名义出家。这样陆炳去世,陆家人可不会亏待她们。富贵人家都是在家修行,算是有了安稳的生活。”

王徽听完其中曲折,惊叹:“这对母女真不简单,当娘的胆大包天,女儿处事果决。不管怎么说,有陆家庇护,总比倚门卖笑强。”

“养女”的身份很妙,不招惹人眼,比外室女少很多是非。

王徽上过海船,见惯大风大浪,欣赏小怜这样果决的女子。

只是可惜小姑娘做道姑,不知将来如何。

晏鹤年微微一笑:“她以后收几个养子养女在膝下,未必就比成亲差。她这样的出身,真的成亲,不一定有好结局。”

知道她底细,不嫌弃的人太少。

明明嫌弃还求娶的,多半是为攀附陆家。

若是做人妾室,搞不好又是一个鬼屋金丽娘。

晏鹤年见惯人心,却心怀怜悯,希望无辜之人能有好结局。

“既然今日偶遇,你哪天有空过去拜访一下,都是老乡。”晏鹤年眼珠一转,“陆小怜跟老道学得几手,听说在贵人女眷中颇受欢迎。”

对神棍来说,耳目灵通是很重要的。

要不是熟悉三教九流,上一次晏珣被人诬告,晏鹤年不能应对得那么好。

所有人都可以用,只看怎么用。

因为这件事跟晏珣关系不大,晏鹤年没有跟儿子说。

琼林宴后,新科进士们通常忙着送别亲友、安顿住处。

曾庆斌和归有光等人早就走了,常欢和阿豹不急着回乡,晏家父子不用去送谁。

晏珣要做的第一件事,陪兄弟们一起去赌坊……

常欢他们赢得太多,得多几个人去壮胆。

怕赌坊赖账啊!

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向赌坊走去,小赌安居乐业、大赌发家致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