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沧海书院
皇都将有一件盛大的活动,天下鸿儒汇聚沧海书院谈经论道。
聚齐这些大儒实属不易,九王子寿王东方明玳为此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
不过因为寿王的学识本就名冠天下,为文人雅士拥护之人,很多大儒看在这份真才学识的份上也会多卖几分面子。
所以离这次的鸿儒聚首的时间还有一两个月前,就有从各地赶赴过来的人。如今尚有半月皇都的合家客栈已是爆满了。
其实能称为天下鸿儒的人也就几十位而已,他们反倒都还没有现身皇都,这些先来的大都是冲着能一睹大儒风范,亲耳听听他们谈经论道,以增长自己的学识为目的。
这样的学术盛会百年难得,毕竟天下鸿儒哪个会轻易出山,更别说聚齐当世大儒与一处,面对面地畅谈自己的学识与观点。
所以这是一次对当世学识的讨论与撞击,很有可能会涌现新的观点,产生新的矛盾,甚至新的大儒。
将这次鸿儒盛会办好,东方明玳可谓名垂青史!
“任老先生的行程到哪里了?”
任平生是当世鸿儒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其实在文人眼中他无形的就是鸿儒之首,只是没有明说出来罢了。
所以东方明玳最看重的自然也是任平生能否安全抵达皇都。要知道任平生的应允,就是这次鸿儒盛会能招集齐当世鸿儒来皇都的最好保障。
回想这一年来,为了办好此次盛会,几乎跑遍了大秦,自己在任平生的草庐外苦守数日,即使下雨也撑伞而立,才把这位年过七十的鸿儒给打动,答应今年来参加盛会。
花了这么多的心血,都已经到这节骨眼上了,东方明玳当然不希望会出现什么差错,在听到手下的人说,任平生的马车再过十五日左右就能到皇都,他的心也算放下了一半。
“其他可有都安排妥当?你们都仔细着些,可别给本王把事半砸了。”
东方明玳的手下自然明白主子对这次盛会的看重,每件事都不敢大意,这些日子哪个不是绷紧了神经在干活的。
但是东方明玳总能挑出些问题来,向来脾气温和的寿王这段时间里不知道骂了多少人。
手下应允着退了出来,书房里只留下他一人,心情总会没来由的烦躁,拿起一本书翻看起来,却怎么也看不进一个字。
突然心口的刺痛将他整个身子都蜷缩起来,一手捂着心口,赶紧打开一个盒子,从里面拿出一只猩红的瓶子,猛地灌进嘴里咽下,才慢慢平复了刚才的痛苦。
东方明玳看着盒子里摆满的猩红瓶子,还留着红色液体的嘴角笑得怪异。
燕青看着站在他面前的十个最多也就十五岁的女孩,狠狠地想抽自己一个耳光。
为什么要在蓝大小姐这里打下包票?王爷为什么要把他派给蓝大小姐?为什么罗大小姐说的好好的十个手下,成了十个小姑娘?
回头看那笑得很温柔,让人都无法拒绝的罪魁祸首,燕青只能任命地带着十个小女孩去完成他该完成的任务。
还有蓝大小姐暗示了好几次的关于隐形术的教习任务。
“影竹,影松,我们去沧海书院逛逛。”
两人对视了一眼,很有默契地没有多问一句,大小姐想告诉他们的时候自然会说,现在跟着做事就好。
沧海书院位于皇都城东郊的屏山之上,蜿蜒的石阶从山脚顺着山势直达书院。
此时已是书院授课之时,一路上山竟然没碰到一个人。
他们三人都是书生打扮,为了更像文弱书生的样子,都是隐藏了功力像个普通人走上山去。
这书院该是故意造在山顶的,璃月摸了下微微出汗的额头,要她是个文弱书生,估计都会呆在山上没事绝不下来。这一上一下,那些书呆子没个半天肯定回不了书院。
好在她们并不急着到山顶,一边走一边看看沿途的风景。屏山确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那些读书人还真会选地方,将大秦最好的书院建于此处,真可谓集天地之灵气,孕育一方之人杰了。
看看走走,到不觉得累人,沧海书院的牌匾出现在了眼前,苍劲有力气势磅礴的书院名,是由当今皇帝东方炎亲笔所题,这就更加突显了沧海书院的身份。
但书院也是名至实归,这里的每个老师都是天下名士,院长苏晋更是状元及第,只是不喜官场之道,辞官故里建起私塾,到是培养了不少的学生金榜提名,甚至有两个也考中状元,现在都官拜翰林学士,从而名燥一方。
后来因为前院长离世,经寿王东方明玳推荐,三年前才来做得沧海书院院长。
这三年来,在苏晋的管理下,沧海书院到时比以往更加声名显赫,当然这离不开东方明玳的大力支持。
璃月三人跨进书院的大门,阵阵读书省飘入耳际,一院的书香浓郁,让人不自觉地就像浸沐在书的海洋里。
“三位公子可有何事?”
“哦,这位先生有礼了。我们三人是慕名而来,多有打扰请多海涵。”
“你们是为了鸿儒盛会而来吧?这几日陆陆续续倒是来过不少人,苏院长交代过去,有学子想一睹沧海书院的风貌自是不好阻拦。但因为鸿儒盛会在即,实在不便于招待,只好请来者在旁边的亭楼喝杯茶,欣赏屏山美景。”
“苏院长想的周到,倒是我们唐突了,那我们就去亭楼观景。”
“多谢三位的体谅,这边请。”
亭楼在沧海书院的外面,登楼之后却是能将屏山美景尽收眼底,再有山风习习,一壶清茶倒也自在。
上得楼来璃月三人就开始和他闲聊。
“先生如何称呼?”
“鄙姓刘。”
“哦,原来是刘先生。到有一个问题想请教。”
“公子问便是。”
“刚才这一路上山,我等年轻之人尚觉吃力,那些可都是有了年纪之人,这山可如何使得?”
“这自然会安排妥当,让人抬着凉椅就可,不会累着的。”
“也是也是,是我多虑了。”
“这亭楼选得好地方啊,屏山尽收眼里,只是怎么独独将它将在了书院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