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有人想做媒
宋江河跑了,周氏却跑不了。
作为事情的始作俑者,她受到了最大的声讨,以至于挺长一段时间,她都不敢出门。
至于顾盼,她作为受害者,得到了无数怜爱。
以及一群想要帮忙说亲的人。
那些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先是将宋江河臭骂一顿,说宋江河也太看不起人了,真以为没了他日子就过不下去了么,偏要好好过给他看。
而好好过日子的标准,盖新房显然是不够的,还得再找个男人成家,最好再生俩孩子,日子过得甜甜蜜蜜,气死那王八蛋。
至于成亲人选,下河村上河村想要做好事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这些人的七大姑八大姨里,总能找到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了亲事的大龄男青年,亦或者是死了媳妇的壮年男人。
只要顾盼愿意,随时能喊来二三十人相看,高矮胖瘦,魁梧俊秀,随她挑选。
顾盼完全没有成亲的想法,拒绝得很是果断。
可有些人就好像听不懂话一样,觉得她是出于害羞,或者难忘旧情,于是又去找吴氏游说。
天底下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有个归宿?
她们相信吴氏肯定会站在她们这边。
可吴氏偏偏不这么想。
吴氏觉得女儿如今有房子有孩子有银子,虽然不知道究竟赚了多少钱,但看花钱的速度,显然是不缺钱的。
更关键是盼盼还有一门赚钱的手艺,以后会源源不断的来钱。
就这种情况,实在没必要找个男人,去给别人当老妈子。
至于生孩子,那就更没必要,盼盼已经有了三子两女,又不是活腻歪了,为什么非要往鬼门关闯?
而且盼盼才盖了那么大一座宅子,就算成亲也不会扔了房子搬去男方家住,很可能是男方住过来。
那男人住过来,她和婆婆也就不好长久在女儿家住着。
这不管怎么算,成亲都是吃亏的。
当然,如果盼盼自己想要再嫁,她也不会拦着。
可眼下盼盼分明没有想法,她才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此不管谁来跟她提亲,不管对方什么条件,她都是一句话。
“我家盼盼之前吃的苦太多了,我不逼她,一切都看缘分吧。
如果有缘,再嫁也行。
如果命里没有姻缘,她一个人过也不错。
毕竟她儿子都有三个了,娘家兄弟也不少,总不至于老无所依。”
顾老太对于这话也是一万个赞成。
孙女如果想要成亲,她不会拦着,但她也不会主动去催,一切都看孙女自个儿的意思。
顾家的女人一个两个三个都这么说,那些想做媒(占便宜)的人没有别的办法,暂时也只能放弃。
一个是顾家确实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再一个就是夏收来了。
上半年的辛苦劳作,等的就是丰收时刻,只要天没塌下来,任何事都比不上夏收。
*
顾盼的宅子在夏收之前挖好了地基,去后山的路也都修好了,砖瓦砂石陆陆续续送来一大半,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于是自家开始夏收的前一天,她便去了县城一趟,把朱师傅一行人喊来建房。
她又在村里找了四个人当小工,负责搬搬抬抬的琐事,做饭的事情则交给了王氏。
六月十八,顾家开镰割稻,顾丰田也脱下长袍换上短打下地干活。
顾盼原本想跟着去,没想到被奶奶和娘联手按在家里,让她负责做饭送饭。
“奶奶,娘,不是说你们俩带着阿萱和妍姿她们做饭吗?”
顾老太立即捂着肩膀:“我今儿早起觉得胳膊疼,估计是干不了活了,还得你来。”
吴氏也跟着附和:“盼盼,你奶奶胳膊疼,光靠我一个人可没办法做二十多的饭,主要还得靠你。”
顾家的男人们不指望顾盼干活。
卫氏看出了祖婆婆和婆婆的小心思,便顺着话道:“大姐,你那边还盖房呢,就怕师傅有啥事儿找你,要不你还是留在家里。
咱家这么多人,足够了。”
卫氏想得明白,大姑姐在家里住下之后,几乎是天天买肉,有时候买得多,直接炖半锅红烧肉,有时候买得少,那也能有两个荤菜。
今天夏收,她吃早饭时就吩咐妍姿,一会儿买十斤肉回来。
人家既然出钱了,自然不用再出力。
在大伙儿的挽留之下,顾盼最终还是留在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