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大结局(下)
完成赵自强那五万罐的订单后,胭脂铺又来了一万五千罐的订单,生产线继续运作。
与此同时,一个意外之客到访。
“赵管事,您怎么来了?”
赵管事笑道:“顾老板生意兴隆,赵某也想凑个热闹,不知是否方便?”
“当然方便,赵管事您屋里请。”
赵管事此次过来是为两件事,一是给顾盼送消息,第二则是想要订一万罐清凉膏。
“抱歉,因为找人花了些功夫,以至于这时候才来给您回信。
年前您说的事情,赵某已经办妥,从此那仨人再不会出现在您眼前。”
顾盼闻言,起身给赵管事鞠了一躬:“麻烦您了。”
“顾老板客气,我家主子既然做出允诺,事情就该给您办妥。”
至于清凉膏,赵管事的要求跟胭脂铺一样,自己提供罐子,顾盼只需要做加工。
顾盼看过赵管事送来的罐子,洁白细瓷,瓶身描绘着栩栩如生的花草虫鸟,一看就价值非凡。
用来装清凉膏,多少有些暴殄天物。
但人东家这样要求,顾盼自然也不会说啥,赶紧安排生产……
这个夏天,顾家人各忙各的。
卫氏和刘氏不用说,一直在码头坚守。
顾老太和吴氏如今已经是清凉膏生产线上的中坚力量。
顾志平和顾志安兄弟各带一队人,到处跑着去收蜂巢。
顾志远虽然觉得今年乡试无望,还是想下场,一则了解乡试规则,二则试试自己的水平。
如今家里经济宽裕,家里也都表示支持。
顾志远想着他爹年岁渐大,三年一次的乡试,错过一次少一次,不如今年也去试试,正好两人能做个伴。
顾丰田清楚自己的本事,考举人是没希望了,但去乡试考场见识一番也不错,于是答应儿子的邀请。
因此他们二人大多时候都在埋头苦读。
家里一群孩子便由顾明辉和顾承业领着,完成爷爷和叔叔布置的各种作业,顺带喂鸡喂猪,处理家中各种琐事。
大家忙得起飞,夏收都顾不上,全都是花钱请人来干活。
等晚稻苗种下去,顾家盖房的事情提上了议程。
原本是说开年就盖房,可是开年先是科举考试,之后去府城看热闹,回来后请客祭祖,接着又是清凉膏生意,一桩事接一桩事,完全没个消停。
这会儿清凉膏的生意还没结束,其实也忙。
但他们实在等不及,便强行把这事儿抬了上来。
顾丰田父子在上河村人缘不错,他们说要盖房,不少人都自带工具过来帮忙。
卫氏和刘氏舍不得码头生意,便学顾盼盖房时那样,花钱找人做饭烧茶,照看工地那边的情况。
顾盼便趁着隔壁动工的契机,也买了些砖瓦,打算等娘家房子盖好,她在东侧盖个小工坊,把生意上的事情从家里剥离出去。
*
后山工地持续了一个月。
八月初,顾家新居落成,到最后竟然跟顾盼家的格局大差不差。
只在桂花林旁边多加了一间屋子,做全家共用的书房。
主屋五间,除去堂屋,剩下四间分别是顾老太,顾丰田吴氏夫妇,顾志平卫氏夫妇,顾志远刘氏夫妇住着。
东边三间厢房则留给家里三个姑娘。
顾志安带着五个男孩儿住在后排六间屋子里。
待新家收拾妥当入住,又是一年中秋。
月是旧时月,却少了两个人。
顾丰田和顾志远参加乡试,这时候正在考场。
顾盼身为长姐,代替大家长发言:“今年爹跟志远专心科考,志平和志安收蜂巢制蜂蜡,娘和奶奶做清凉膏,两个弟妹卖清凉膏,大伙儿都辛苦了。
好在星光不负赶路人,今年咱家收获颇丰,考了俩秀才,盖了新宅子,还赚了不少银票子,说不定还能多出一两个举人。
来吧,为了今年的成果,干杯!”
众人都端起杯子庆贺:“干杯!”
大约是因为太过高兴,顾盼喝得有些晕乎。
饭后她坐在躺椅上,听着奶奶和娘讨论要给志安说个新媳妇,听着卫氏和刘氏讨论,明年要不要在码头置个铺子,听着志平和志安商量着要去哪里收蜂蜡,听着一群孩子你追我赶欢喜笑闹,只觉得人生圆满,不外如是。
回头看天上满月,迷迷糊糊间仿佛看到有流星划过。
她双手合十赶紧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