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刚到手的钱就花没了
从酒楼出来,顾盼先将郑老太送去郑全辉在县城的住所,然后揣着银子直奔杂货铺。
她要用的小罐子并不是常规货,杂货铺备的货不多。
她几乎把整个县城的大小杂货铺给跑了个遍,这才凑齐五百个大小款式不一的陶罐。
除了陶罐,还买了六个水囊。
她和二旺以后要来县城做生意,肯定得自己带水。
大丫几个每天去外头摘薄荷叶,最好带些凉白开出门,所以水囊必不可少。
至于蜂蜡,她并没有买。
昨天见过顾家人之后,她的心里有了个想法,不过具体能不能实行,还得找他们商量……
这次手里有了钱,顾盼总算有了逛街的心思。
泰平县是个大县,有过万户的人口,整个县城被东西、南北两条走向的大街分成四个区域。
城里最繁华的地段自然是两条街相交处,城里的商业也是以相交点向外蔓延。
顾盼从中心点往外逛,店铺种类繁多,但吸引她的并没有几个。
前世见过车水马龙的城市以及各种综合商业,这样古朴的县城确实没啥诱惑力。
但是赚了钱,她想着还是给几个孩子买些东西,好叫他们高兴高兴。
考虑到家里的情况,她先去了布庄。
在一众布料中,她毫不犹豫选择了最便宜也最抗造的粗布。
成人做一身短打得要六尺布,她就按照这个量去估算,给三个儿子买了十五尺浅蓝粗布,两个女儿十一尺藕荷色粗布,自己则是六尺素青色粗布。
给自家人买了,她又莫名惦记起娘家人。
上辈子她是孤儿,从没有感受过父母的关爱,大约是因为这样,昨天傍晚娘抱着她痛哭流涕,爹在一旁谆谆教诲的模样,她直到梦里都记得,半夜突然哭了一场。
今天赚了钱,她就想给二老买些东西。
犹豫片刻后,她还是决定顺从本心。
不过,布料肯定不能今天送,等过段时间薄荷生意曝光,大伙都知道她赚钱了再送。
做了决心,她心里一轻,开始挑布料。
爹在家里开了个私塾,日常都穿细布长衫,所以要孝敬肯定也是细布。
爹穿细布,娘和奶奶自然也得送细布。
于是她又买了六尺深蓝色色细布,六尺深紫色细布,十尺尺靛蓝色细布。
另外李氏给她帮了不少忙,郑全辉这笔生意也全靠李氏,她多少得有所表示。
送钱财见外,送吃食不显心意,不如给李氏的孙子送些好料子,更容易显得关系亲近。
在掌柜的推荐下,她买了六尺薄透气,自带印花的丝绵料子。
再想想,又另选了三尺素色的丝绵,打算用来做贴身里衣。
“客官,您买的多,细布就按二十一文一尺给您算,二十二尺细布,共四百六十二文。
粗布十五文一尺,三十二尺共四百八十文。
丝绵布四十二文一尺,九尺共三百七十八文。
三样布料共计一千三百二十文。”
顾盼听到价格不免咋舌,感觉没买啥,一两多的银子就没了。
钱可真不经花……
付了钱,伙计便搬了顾盼选的布料开始裁剪打包。
趁这功夫,她又问了棉花的价格。
如今她睡的床就是床板上铺一层稻草,再加一床几乎跟石头一样硬的棉花被,这就导致她每次起床都腰酸背痛。
如果可能,必须得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伙计见顾盼是个爽快点的,立刻从柜子里搬出一床棉花被展开给她细看:“客官,棉花是六十文一斤。
如果手头宽裕,可以趁现在便宜买两床回去。
不怕实话告诉您,等到冬日天冷,棉花卖到六十五文一斤都是有的。”
顾盼笑着点头的同时上系统搜了一下,十斤重的棉花被二百二十八文。
差价不是一般的大。
她再一次为不能倒卖物资而遗憾。
*
买了布料后,顾盼找了条没人的巷子,在系统买了条狗。
昨天发生金旺的事情之后,她就觉得家里得有条狗,最起码能有一些震慑力。
一番挑选后,她花二千二从系统那里买了条六个月的德国牧羊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