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悲喜两极你的心(6)
当我们没有认识到或不承认生活本来就不公平时,我们往往会为他人和我们自己感到遗憾。当然,遗憾除了使大家感到更加糟糕以外,别无他用。而当我们确实认识到生活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时候,我们将对他人和自己感到同情。同情是种诚挚的情感,它向不幸的人们传达友善。下次当你发现自己在考虑世界的不公平时,尝试提醒自己这个基本的事实。你可能会对它能使你跨出自哀自怜,转向有益的行动而感到惊奇。
振作起来,是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心理或生活中的疲惫和痛楚。
千般滋味都尝过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如此完整地走过天堂与炼狱应视为一种幸运。让我们以感恩的心情静待已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一切吧!存在生活的夹缝中,让我们多些宽容和大度,少些怨恨和责难,这样,在竞争极为激烈的职场中先占有一席之地,得以温饱足矣。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后,再以宽容的心态面对世事,给自己赢得一个广泛的生存空间才是真正必要的。且记住“宽解为怀!宽解为怀!”
犹豫不决是错误的根源
犹豫不决是缘于避免承担责任与犯错误,它有一个错误的前提:不做决定就不会犯错误。希望达到至善至美的人特别害怕犯错误。他从不犯错误,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完美,如果他不愿破坏这完美的形象,因为他认为,做决定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这种个性的人在遇到问题时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尽量不做太多的决定,而且尽量拖延做决定的时间;另一种做法是找一个现成的东西来代替所要做的决定。采用后一种做法的人会仓促地做决定,这造成他所做的决定大都不成熟,而且很可能会半途而废。这种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不必费心去考虑事情的实际情况及结果,他不会为必须做出决定而发愁。要是他的决定出了错误,他只要让自己继续相信那是别人的错,问题不出在自己身上就足够了。
很明显,采取这两种做法都错了。采用第一种的人,时常会在冲动与考虑欠周的行动之下自寻烦恼。而采取第二种的人根本做不了事情,因为他根本没有行动。总之,那种犹豫不决当断不断的做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你应考虑事情的发展趋势,设想各种行动的方针和可能的结果,选择你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大胆去做,边前进边改正你的方向、不害怕犯错误,这才是克服犹豫不决的一种方法。
另一种克服犹豫不决的方法是彻底认识自尊,并且了解怎样才能提高一个人的自尊。很多人害怕因为做错事而失去自尊,所以总是犹豫不决。我们要利用自尊,不要使它成为绊脚石。为此,你必须先要明确这样一个事实:自尊是与奋斗和成功同在的,自尊不应成为事业奋斗的绊脚石。
许多人在谈到他们的成功时都认为,自己从错误中比从成功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爱迪生夫人说:“爱迪生不断使用去除法解决问题。如果有人问他是否因为犯错误而感到泄气,他一定回答说:不!我才不会泄气!每抛弃一种错误的方法,我也就向前跨进了一步。”爱迪生这种对待错误的态度就值得我们学习。
做生活的攀登者
在放弃者、半途而废者和攀登者这三种人中,只有攀登者的生活是全面的。半途而废者仅仅达到了基本的物质生活,还处于生活的基层,离全面的生活还很远。但是,攀登者就不一样了,他们对自己要去干的事情具有很深刻的目标意识,并且具有很强的热情。目标和激情无时无刻不引导着他们。他们知道如何体验快乐,并且把攀登看作是生活对他们的礼物和恩赐。攀登者知道山的顶峰不一定有最好的风景,但它具有一种诱人的、神秘的力量,而不是单纯的一个顶峰,并且整个攀登过程也充满了力量。攀登者忘不了那种力量,忘不了整个攀登过程的力量,这是一种超过他们到达目的地的力量。
攀登者明白许多不同的奖赏和收获,但他们注重的是长期的收益,而不是短期效益。他们知道现在每向前跨一小步,向上攀登哪怕一点距离,在日后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收获。这与半途而废者是完全不同的。攀登者把满足放在了将来,而不像半途而废者仅仅对现有满足,并不敢去面对未来的可能性。
攀登者常常有一种强烈的信念,即相信某些事比他们自身更强大,这些更具有力量的事物正是他们想去征服的。当他们面对那些具有压倒一切以及巨大威慑的山峰时,这种信念就会让他们充满巨大的力量,敢于向最大的危险挑战,并且这也是他们希望的事情。也正是这种信念使攀登者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像登山一样,有人已经确定了某些路线是不能走的,但是攀登者并不相信这些,他们偏要从这些路线攀上顶峰。可见,攀登者不仅敢于向可能性挑战,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敢于向不可能性挑战。战胜不可能性,并获得真正的胜利,这是攀登者最大的特点。
像征服珠穆朗玛峰一样,攀登者们都是坚持不懈的、固执的并且也具有极强的体力和恢复能力。他们在进取中不断排除障碍,找寻攀登的道路。如果他们到了一个绝对无法把握的地方或者走到一条死路上,他们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原路退回。当他们累了,无法再向前跨上一步,他们仍然会给自己足够的动力。“放弃”不属于攀登者的词语,他们是离放弃最远的人。他们具有成熟性,以及理解偶尔的后退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前进这一哲理。他们拥有超人的智慧,当然明白失败是进取的很自然的一部分。攀登者并不是蛮干的,他们那种勇敢的生活无不充满着真正的勇气和科学性。他们是生命的探索者,也是成功者。
当然,攀登者也是人。有些时候,他们也会感到厌倦,甚至担心攀登失败。他们可能会怀疑或者感到孤独、受到伤害。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提出了疑问,有些怀疑自己的挑战。有时,你会看到他们与半途而废者混在一起。然而他们之间不同的是,攀登者正在积蓄力量,等待重新恢复活力,并将开始新的攀登,而半途而废者是不会再去攀登的,他们希望自己就呆在这儿。对攀登者来说,营地就只是一个营地,而对半途而废者来说,营地则是温暖的家。
攀登者善于迎接挑战,与他们的生活紧紧相连的是一种紧迫意识。他们自我鼓励,具有很高的精神动力,并且努力奋斗以获得生命的辉煌。可以说,攀登者就是行为的催化剂,他们总是让事情得以发生。
生活中的“攀登者”总具有远见卓识,他们常常能够鼓舞人心。有时,他们也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甘地——一位印度的精神领袖,他把自己无畏地贡献给了自由与美好的生活,正因为这样,他才成为整个国家的领导者。甘地就是一个不懈的攀登者,他的事迹持续不断地鼓舞着这个世界。
美国诺特拉·丹蒙足球队的教练劳·荷尔兹有一段精彩的传奇,他是从来都不能容忍借口和不行动。荷尔兹在少年时很穷,也很凄惨,并且患有严重的结巴,他非常害怕在公共场所讲话,甚至到了不敢去上口语课的程度。
一天,他找到了给自己确定人生目标的力量(他学会了运用这种力量),他为自己确定了107个目标,其中包括:与美国总统进餐、漂流沱河、会见波普、跳伞中尽量延长张伞的时间、作诺特·丹蒙队的教练、得年度冠军和锦标赛冠军,等等。今天,荷尔兹已经完成了他107项目标中的98项。他获得了声誉,他培养了自己的能力,他可以自由地用语言表达他想要表达的一切,他不断去赢得胜利。最后,他不仅战胜了对自己不利的逆境,还战胜了许多我们认为不可能战胜的东西。
你能听到攀登者像荷尔兹那样说“立即干”“做得最好”“尽你全力”“不退缩”“我们能产生什么”“总有办法”“问题不在于假设,而在于它究竟怎样”“没做并不意味着不能做”“让我们干”“现在就行动”。这些都是攀登者热爱的语言。他们是真正的行动者,他们总是要求行动,追求行动的结果,他们的语言恰恰反映了他们追求的方向。
勇敢地走出生活困境
奥格·曼狄诺指出,无论对朋友还是对敌人,都要努力地去发现他们身上值得赞扬的品质,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你要做的就是表达出那来自内心的赞美之声。
赞扬、微笑、表示关切,我们既是付出者,也是受益者,为别人带来美好的生活,也为自己创造着奇迹。微笑是你能够赠与别人的最为廉价的礼物,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些受你称赞的人,也会在你身上发现他们以前忽视了的优点。
奥格·曼狄诺说:“我为有这种自新的机会感到高兴。以前,我爱抱怨,发牢骚,所以浪费了许多机会,包括那些本可以在微笑面前敞开的大门,和那些原本可以为善意的语言打动而伸出的援助之手。现在,我才开始学习一项伟大的生活艺术——为自己创造机会,捕捉机会。”
“说到底,微笑和握手是爱的体现。现在我知道,生活不是由伟大的牺牲和责任构成的,而是由一些小事情,像微笑、善意和小小的职责组成的。尽可能随时随地地付出这些,并能够体察任何心灵,生活中最好的东西便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善意的语言使人们的精神产生共鸣。这种语言非常丰富,能够在许多场合大显身手。以前我没有意识到它的作用,以后我要多加练习,学会使用这种语言,因为它关系到我的幸福。”
奥格·曼狄诺最后指出,如果你能够恪守在此所发的誓言,未来你所呼吸的空气必将闪耀着爱和美好的希望,那么从这一刻起,你就不会再失败了。
人们总是以为苦难不好,其实事情并不全是这样。苦难是衡量友谊的天平,也是你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途径,使你挖掘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在顺境中往往处于休眠状态。奥格·曼狄诺这样指出。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始终离不开受苦。宝剑不磨砺就不能发光。没有磨练,他也不会完善,生命热力的炙烤和生命之雨的沐浴使他收益匪浅,但是每一次的苦难都是伴随着泪水。
现在他知道,灵魂遭受煎熬的时刻,也正是生命中最多选择与机会的时刻。任何事情的成败,取决于他寻求帮助时的态度,是抬起头还是低下头。假如他只会施展伎俩,使出种种权宜之计,那么机会也就永远失去了。而实际上,事情的成败并不是不能改变,关键在于选择,如果你在困境中,能够振作精神,从中寻找到成功的萌芽,那结果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分享幸福与快乐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有一个人有充足的理由去抱怨他的不幸的话,这个人就是海伦·凯勒。海伦诞生时便是聋、哑、盲者,她被剥夺了同她周围的人进行正常交际的能力,只有她的触觉能帮助她把手伸向别人,体验爱别人和被他人所爱的幸福。
由于一位虔诚而伟大的教师向海伦伸出了友爱之手,这位既聋,又哑、又盲的小姑娘终于成了一个欢乐、幸福和成绩卓越的妇女。海伦小姐曾经写道:任何人出于他善良的心,说一句有益的话,发出一次愉快的笑,或者为别人铲平粗糙不平的路,就会感到欢欣是他自身极其亲密的一部分,以致使他终身去追求这种欢欣。
海伦·凯勒正是同别人分享了优良而称心的东西,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快慰。你分享给别人的东西越多,你获得的东西就越多。你把幸福分给别人,你的幸福就会更多。
但是,如果你把苦难和不幸分摊给别人,你得到的就只能是苦难和不幸。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总有烦恼,不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都认为那些事是不称心如意的。这恰恰是因为他们总是把烦恼分摊给别人。
现在世上有许多孤独的人渴望爱和友谊,但是他们似乎绝对得不到它们。有些人用消极的心态排斥他们所寻找的东西。另一些人蜷曲在他们狭小的天地里,绝不敢冲出去。他们只是幻想一切良好的东西会来到他们的身边,即使他们得到了这些东西,他们也绝不会与别人共享。因为他们不懂得:如果你不把你所拥有的良好而称心的一部分东西分给别人,那些东西就会减少。
然而,另一些孤独的人却有勇气去做一些事,以克服他们的孤独。他们将良好而称心的东西分给别人,同时也找到了克服孤独的答案。
有这样一个小孩,他实在是一个极为孤独而不幸的小孩。他出生时,脊柱拱起,呈怪异的驼蜂状,而且他的左腿弯曲。
这个孩子的家庭很穷。在他不满1岁的时候,母亲就谢世了。他长大了些时,别的孩子都避开他,因为他身体畸形,而且他无法令人满意地参加孩子们的活动。这个孩子名叫查理·斯坦梅兹,一个孤独不幸的儿童。
但是上天并没有忽视这个儿童。为了补偿他身体的畸形,他被赐予了非凡的敏锐和聪慧。查理5岁时能作拉丁语动词变位,7岁时学习了希腊语,并懂得了一些希伯莱语,8岁时就精通了代数和几何。
在大学里,查理的每门功课都胜人一筹。在毕业时,他用储蓄的钱租用了一套衣服,准备参加毕业典礼的盛会。但在消极心态的影响下,人们常常考虑不周,这所大学的当局在布告栏里贴了一个通告,免除查理参加毕业典礼的权力。
这件事促使查理不再努力使人们注意到他的心理能力,从而尊敬他,而去努力培养同人们的友谊,促进人类的善良。为了实践他的理想,他来到了美国。
在美国,查理四处寻找工作。由于其貌不扬,他多次受到冷遇,但他终于在通用电气公司谋到了一份工作,当绘图员,周薪12美元。他除去完成规定的工作外,还花费很多时间研究电气,他还努力培养和同事之间的友谊。
查理工作努力,成绩显著。他一生获得了200多种电气发明的专利权,写了许多关于电气理论和工程的书籍和论文。他懂得做好了工作便会得到满意,也懂得作出贡献,使得这个世界成为值得生活的更好的世界。他积累财富,买了一所房子,并让他所认识的一对青年夫妇和他同享这所房子。这样,查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学着把你拥有的幸福和快乐分给别人吧,你分享给别人的东西越多,你获得的东西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