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台长会这么“秃”然?(为北斗之瑶光大佬加更)
“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的名气都要略降一格。”
“黄山,天台山,峨眉山的风景也会失色几许。”
秦储淡淡的笑起来,声音中饱含对祖国河山,以及诸多诗词大家的敬佩之意。
锦绣河山,风景旖旎,是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骄傲。
许多人可能不懂诗词的意境美。
但当他看到景色时,也会不禁感叹一句真美!
一旦联想到那些古诗词,便能明白古人想表达的东西。
分辨诗词好不好听,正是每个华夏人都拥有的能力!
“好!”
收音机前。
一位白须老人听完这一段,忍不住鼓掌叫好。
那模样真是恨不得现在就冲到魔都广播台,好好与这小家伙交流一番。
“莫老头!”
老婆婆的声音传来,不悦道:“大晚上的听什么广播,你有毛病是吧?”
“哎哎哎,这可不是普通的广播啊!”
莫老道:“这小家伙可是个人才,短短几分钟便借着李白,形容出了诗人的才华及影响。”
闻言。
老婆婆忍不住蹙眉起来。
自家老头对诗词,历史方面研究颇深。
平常很少能见到他夸人,即使是亲传弟子都没有这待遇。
这大半夜的,他竟然对某个主持人提出如此评价?
真是奇了怪了。
“人才咋了,要听明天再听,赶紧过来睡觉。”
老婆婆披了件睡衣,催促道:“大不了,我明天把录音给你要来,你想听多少遍就听多少遍。”
“不成!”
莫老一脸苦涩道:“吴老太,我不听完这段,睡不着觉啊!”
“???”
吴老语塞,自知拗不过对方,转身就准备去睡觉。
忽然。
一道清澈的声音从收音机中传来。
“如果没有李白,历朝历代的文豪词帝也会少了很多名句。”
“没有举杯邀明月,苏东坡未必会有把酒问青天。”
“没有请君试问东流水,李后主不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
“没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金庸的武侠江湖将会天缺一角《侠客行》。”
这几句话,一下就引起了吴老的注意力。
她是一位才女,时常与莫老研究唐诗宋词,
却没想到诗词还能这么解释,还可这样宣传。
最主要。
这孩子说的很对。
若没有诗词,只用白话去形容一个不甘平凡的人。
那该有多么苍白啊?
于是。
吴老默默停下脚步,闭目倾听着这小子的理解。
“千百年来,蜀人以为李白蜀产,陇西人以为陇西产,山东人以为山东产。”
“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入,死后千百年,慕而争者无数。”
“是故,无处不是其生之地,无时不是其生之年...”
声音很轻。
秦储缓缓介绍着李白,令听众心中的人像越发丰满。
“太棒了。”
吴老诧异的摇头,真没想到一个年轻人竟然懂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