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新喇嘛教
相传柔然古国留下的萨满黄金城,只有萨满或者萨夷才懂得如何利用萨满教的知识找到入口。
而贡达来老爷子会唱萨满教的《雪祭神愉》,蒙古包的墙上还挂着萨满巫师的五彩神衣,说明贡达来也是族中萨满才对,那他为什么不和格日勒一起上山寻找黄金城呢?
格日勒看了眼自家老爷子,又叹口气说道:
“唉,别提了,我要是求得着我阿爸,还用千里迢迢来找老伙计帮忙嘛。”
格日勒不得已道出其中缘由。
原来老爷子根本就不同意小儿子格日勒上杭爱山挖掘黄金城。
杭爱山上常年积雪覆盖,融化了的雪水汇聚向东形成绵延的色楞格河。
在色楞格河边有一片土地广袤水草丰美的草原,蒙古牧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草原上。
此处的牧民大多信奉萨满教,他们认为,萨满教的自然主神就居住在杭爱山上,用雪水形成河流滋养草原,养活牧民。
因此他们视杭爱山为蒙古的神山,除非每年做祭祀时才会由萨满引领进山。
这些萨满教的规矩只对本教内的牧民管用,毕竟草原上还有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以及不信教的。
格日勒就因为青春期时叛逆跟阿爸贡达来唱反调,死活不加入萨满教,反而去研究一些挖坟掘墓的活计。
这在他老爹眼里自然是败家子的行为,爷俩不知道干了多少次架。
后来格日勒一赌气,出国来到内地,跟江泉他们搭伙盗墓掘地。
干了数年,从没挖到过大墓,只能勉强糊口度日。
而反观老爷子这边,年纪大了想找个人继承自己的衣钵,二儿子远在国外指望不上;大儿子又是个老老实实的牧民,眼里只有牛马羊,根本不想参与这种事,因此愁得贡达来天天长吁短叹。
大儿子官其格更是责怪格日勒不学无术,大男子汉一点不为家里分担。
说到这里,格日勒看了哥哥官其格一眼,叹道:
“我何尝不想让家里人过得轻松一点呢,祖祖辈辈守着草原,守着不会说话的牛羊风餐露宿,一辈子见不到几个人,看不到外面那么精彩。
我就想着到黄金城捞一笔大钱,让我们全家到乌兰巴托去生活,过上现代化的日子,有什么错嘛。”
一家仨人,各有各的想法,都过不到一块儿去,因此整日难免吵架。
老爷子注意到格日勒这边的谈话,又转回头看着阿花和项月甜这俩萨满族的小姑娘发呆。
突然,他察觉到什么,站起来走到格日勒身边,用蒙古话训教二儿子。
格日勒则是一脸不耐烦,背过身不听阿爸唠叨。
最后贡达来撂下一句话,转身去柜子里翻找东西。
江泉戳了戳乌麦尔,问道:
“喂,刚才老爷子跟格日勒说什么了?”
乌麦尔小声说:
“大萨满问格日勒喊你们来,是不是想上杭爱山去挖黄金城,他说只要他还活在世上一天,就绝不让你们踏足黄金城。”
贡达来的语气十分决绝,没给我们一丝回转的余地。
格日勒抄着手,抬起头低声道:
“没事,你们别着急,还有一冬天呢,我再想办法磨磨阿爸,就算他不同意,也管不着我非要去。”
眼见这个话题聊进了死胡同,江泉试图开启别的话题缓解气氛。
“哦对了,格日勒,我们刚来的时候,你说镇子上的蓝蒙什么的,是什么意思?”
“瞧我这脑子,把这茬给忘了。”格日勒一拍脑袋,严肃地说道,“你们日后没什么事,千万别到镇子上去。
镇上有一群整天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他们是蒙古的极端主义分子,从属于一个组织,叫蓝色蒙古。
这个组织专门针对你们,对你们那边的人抱有很大敌意。”
江泉闻言恍然大悟:
“哦,我说呢,怪不得在酒吧里,我们什么都没干,他们扑上来就要找事。”
“对嘛,就是他们,这也怪我,没有早些跟你打个招呼。
那些人知道你们来我家了吗?”
江泉摇头,“我们把那伙人甩开了。”
谈到巴图和鬼力童的团伙,我对他们的另一个身份还抱有好奇,凑上前询问:
“格日勒,我还有个问题,鬼力童和巴图是不是信喇嘛教的呀?”
“对,这你怎么知道的。”
“我跟鬼力童交手了,他用的法器和穿的衣服都是喇嘛教里的。”
格日勒轻声叹气,“哎呀,这还有点麻烦呢,不该招惹的你们都招惹了。
他们确实是藏传佛教的信徒,镇上以巴图为代表的很多人都在其内,包括鬼力童,号称护教金刚,实际上就是巴图的保镖。
他们和传统的老喇嘛不一样,这群人自称是新教徒。”
“新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