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常守道的“谋国计划” - 重生朱棣,清君侧,建永乐盛世 - 山里小飞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71章常守道的“谋国计划”

“常将军,王衢,你们起来吧!”

朱棣的态度谈不上热情,但基本上还算平和。

常守道两人站起身,都显得有些拘谨。

“诸亮,你先带王衢下去吧!”

朱棣开口说道。

诸亮立即领命,连说带拉就将王衢弄了出去。

常守道有些担忧的看着王衢离开的身影。

“常将军不用担心,王衢在燕王府很安全!”

朱棣的话让常守道的情绪多少安定了一些。

“让王爷见笑了!”常守道苦笑。

“常将军这些年过的挺不容易吧?”

朱棣看着常守道半天,才开口说道。

“还好!”常守道低下了头,却没有多说什么。

“本王听诸亮说,常将军有意投效本王?而且愿意帮本王拿下高丽全境?”

朱棣干脆直奔主题。

“是!罪将只有一个条件,想必王爷应该已经知道了!”

说起正事,常守道明显松了一口气。

“嗯……本王既然答应了就一定不会反悔,不过,常将军倒是需要说说你的计划了!”

朱棣不动声色,他想知道常守道凭什么敢夸口将高丽全境拿下。

结果,常守道一番话讲完,朱棣却发现,他的计划可行性却是非常之高。

常守道这些年虽然在大明为官,但是与高丽的联系却是一直没有断。

当初前任高丽王托付幼子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只有常守道一个人,而是一共十六个心腹。

这些心腹有文有武,只不过都是官卑职微,常守道反而是他们中职位最高的那一个。

至于当初为什么托孤给他们,就要说到高丽当年的情况了。

洪武初年,经过数次战争,高丽的兵权逐渐聚集到了一个人的手上,这个人叫李成桂。

等到前任高丽王想要拿回兵权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于是他就开始为王氏一族留后路。

当时,他的大儿子王禹已经被李成桂以教导王太子的名义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而幼子王衢,年方三岁。

高丽王直接谎称幼子暴病而亡,私下却将幼子托付给了常守道为首的十六个人。

常守道负责带王衢去到明国躲藏,而其余十五人则潜伏在朝堂,等待时机。

这事本来保密工作做的挺好,一直没人发觉。

结果,高丽王突然驾崩,王太子王禹继位后,却从一个医女口中得知,自己的弟弟居然还活着,而且被送去了明国。

王禹急忙把这事告诉了李成桂,李成桂大惊之下拷问宫内的宫女太监,知道了大概的情况。

好在没几人知道这十六人到底都是谁,李成桂最终只确认了带走王衢的常守道一人。

于是,就有了那一次对王衢的刺杀。

至于常守道为何有把握谋取高丽,这就要说到当时十六人中的一人。

那人经过这些年,已经成了李成桂的心腹谋士,在他的鼓动下,李成桂已经定下了攻打大明的计划。

按照李成桂的计划,他要倾举国之力,聚兵二十万,将大明山海关以外的土地全部纳入高丽版图。

常守道的计划也不复杂,等到李成桂率大军入辽东之后,其余十五人就会发动政变。

囚禁王禹,然后截断李成桂大军补给,据江而守,将李成桂困死在辽东。

这时候,失去了补给的李成桂肯定不是大明的对手,一定会大溃,到了这时候,常守道他们一伙人就可以收拾残局了。

“就算你们计划成功了,那也不过是让高丽国王换个人而已,与本王何干?”

听了常守道的计划,朱棣的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语气很平淡的问道。

“到时候,王衢会成为名义上的高丽国王,但实际上所有的事都会由燕王殿下说了算!”

常守道这话,简直就是直接告诉朱棣,王衢心甘情愿愿意当这个傀儡。

至于朱棣最后能不能彻底将高丽消化掉,那就要看朱棣自己的能耐了。

朱棣想了一会,觉得这事倒是值得一试,只不过如果这样的话,辽东那边的安排就得加快进度了。

一番密议后,常守道就离开了北平朝着辽东而去,在他离开前却将王衢留在了北平。

在诸亮的安排下,王衢被暂时安置到了军营中,等到朱棣的书院建好之后就会进入书院读书。

没过两天,在回到京师的傅友德的安排下,大宁都司的都指挥同知阿鲁温沙就被调任,去做了奴儿干都司的都指挥同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