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让金钱为你而工作(1) - 哈佛大学的财富课 - 晨曦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哈佛大学的财富课 >

第19章让金钱为你而工作(1)

让金钱为你而工作,这是财商理念的新境界、大智慧。

成功的致富者都懂得这个道理:做财富的主人,不做金钱的奴隶。只有让金钱为你驱使,成为你钱赚钱的工具,才能开掘财富之路。

如果象穷人那样思考问题,那么无论你赚多少钱,你仍旧会把钱全部花光而一无所有;而有财富智慧的人对金钱的理解却有独特之处,他们赚钱是为了有意义地花出去,他们花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学会让金钱为你工作,就要学会合理花钱,不做守财奴。懂得金钱游戏规则,用小钱赚大钱,你就会发现你的财富人生充满了生机。

第十一课:学会以人役钱,以钱生钱

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投资,这是一种有益的消费积极的生活方式,将会使人活得有价值,最终公得到幸福和满足。金钱的投资最符合这一原则。

--〔哈佛〕亨利·霍夫曼教授

许多亿万富翁的生财之道,往往是把达一定数额的财富积累当作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其他都是次要的。因此他们也不必摆阔,作出自己好像很有钱的样子。外表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他们想要达到目标,往往都是极力主张力行节俭的。

或许有人会说这句话:“我是例外,我是那种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但还是可以致富的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世界上总是有些无法解释的特例或诡异现象发生。

据统计,在纽约100个挣钱的人中,没有一个能留得住钱的。这可能有点夸张,但人们知道,确实很少有人能把挣到的钱存下来,他们很难抵制伴随着金钱而来的种种诱惑。

在消费过程中,奢侈浪费的典型牺牲品是那些善良、随和、慷慨的人。他们总是乐于请人吃饭、喝酒。慷慨大方使他们的钱来去匆匆,总也留不住。

这种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毁了自己,也害了他的亲人,因为他不能给自己家庭的未来提供保障。他如果有钱,任何人只要开口,就可以借到他的钱。如果碰巧没有钱,他也会借钱给朋友。结果他的家人都成了他挥霍浪费的牺牲品。

在消费过程中,最容易被普通人忽视的品质就是简朴。人们往往挣钱以后,似乎没有办法学会储蓄。人们总是以各种愚蠢的方式,令人难以置信地花光了所有的钱。

有些人表面上穿的是绫罗绸缎,戴的是金银珠宝,坐的是豪华轿车,肚子里却是“一包稻草”.一个人要穿舒适的衣服,但同时也要培养自己自尊的品格、好学而健康的头脑和美好的性情。把金钱和时间花在更具有持久影响力的事情上,将会使你变得更大气、更庄重、更纯真。进行自我投资来提升自己,把钱花在追求更高的目标方面,你一定会获得极大的满足。

哈佛教授认为,以钱生钱,不要让可以增值的资本闲置。这是富豪们从皆知的生财法则。但财商开发还有一个观点:银行是最安全的保险箱,那么到底该不该存钱呢?其实这并不矛盾。从资金时间价值即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应该让金钱流动起来,运转起来,最大可能地让你的钱增值。有多少钱都放在家里求心中踏实,那肯定是错误的;为求安全完全把钱存入银行保值而不敢把它投入市场盈利,今天看来也不可取。但是究竟我们还要不要储蓄呢?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储蓄呢?这完全应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该不该储蓄。一味片面地反对储蓄,靠节省致富,同样是不明智的。

善于聚财,让金钱成为自己的奴隶

许多人,一旦有了钱就不自觉地成为了金钱的奴隶。他们为什么不想一想,让钱做自己的奴隶呢,让金钱做自己的奴隶那样的生活就有意思多了。

卡耐基就是让钱做自己奴隶的模范典型。

迈克是卡耐基的学生,可是他的钱总是花得光光的,他感到很苦恼,有一天,他找到了老师卡耐基。

卡耐基在林丘的水塘边和迈克谈起了他自己的经历:

“早年,我在密苏里州的玉米田和牧草地里干活,那地方的环境,在浪漫主义的诗人们看来,肯定洋溢着诗情画意。但是,当年对于我来说,那儿简直像是魔窟。我必须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每天不得低于10个小时,每到晚上,都累得快要散架了。付出这样繁重的劳动,每天的所得却很有限!

”生活实在是太艰辛了。为了节省5分钱的电车费,我不得不步行十几里路。

“法国作家雨果说:’贫穷使男人潦倒,使女人堕落,使儿童羸弱。‘怎样才能摆脱贫穷呢?我当时想:假如有一份存款,那就好了。

”于是,我用步行了20天省下来的一美元电车费,在附近的银行里立了一个户头。

“我的心境顿时为之豁然了:我有存款啦!于是,我有了一种踏实感,觉得有了存款就有了希望,有了着落。

”10天后,我又在账户里存进了一美元。就这样,我不间断地每隔20天存一次,每次都是不乘电车省下来的一美元。一年下来,我的存折上便是18美元了。

“当时,我正需要50美元的款项。50美元,对于每天收入只有5毛钱的我而言,难道不是一笔惊人的巨款吗?50美元太遥远了,于是我把目光停留在30美元上。又过了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后,我存折上出现了30美元的数字。接着又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后终于存到了50美元。”

迈克听得入了迷。他一声不响地望着卡耐基,聆听着。卡耐基继续说:

“所以,一个人,有时为了实现一个大的目标,不妨将它分成若干个小的目标,分步骤分阶段地一个一个去完成,这样就能给人一种心理上的现实感、踏实感,坚定人的信心。没有小目标而直接盯着大目标,就会使人产生渺茫、遥远的感觉,从而产生很多障碍性的因素。

”一位从事自由撰稿的作家曾经对我说,每当和出版商签约后,面对着数百页稿纸,不免心头紧张,担心不能按期交稿。但是他又转念一想,只要每天写一二十页稿纸,那么不出一个月就能写完一部书。于是,他心情轻松愉快地投入写作,果然在一个月之内,就顺利完成了书稿。“

因此,卡耐基总结说,”存款也是这个道理。不要死死盯着一个天文数字般的金额不放,只要坚持不懈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日积月累,存下一大笔钱是不成问题的。相信你的老邻居也绝不是三年五载,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存了10万美金的。他是在数十年的岁月中,用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的呀。“

迈克点头表示赞同。

”当我们存钱的时候,不妨恪守这样一条准则,如果你想存10万元,那么应先以1万元为目标。

“一笔笔较小的存款,积累起来就成了一笔较大的存款。一万元,又一万元,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一下子就存足10万元那是一般人不可能办到的。”

在通常情况下,一般的工薪族是很难下定决心在银行里存一笔巨款的。同时,即使有了这种雄心,也由于一直不能存满预期的数额而丧失信心,最终致使计划付诸东流。

纽约曼哈顿区某公司的一位职员,名叫拉尔夫,在参加卡耐基课程以后,曾就这个问题请教卡耐基。

他告诉卡耐基,他一直希望能存足5万美金。

拉尔夫年薪为2万美元。他说:“我原计划每年存入银行1万美元,5年时间即可存足5万美元;可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这个计划恐怕是要泡汤的了。”

拉尔夫是怎样的情形呢?

第一年,他实现了自己的计划,银行的账户里有了1万美元。他很是兴奋,因为他觉得在未来的几年内,5万美金的存款额是有望实现的。

但是,在第二年,拉尔夫由于时常出入于比较高档的娱乐消费场所,2万美元的年薪所剩无几。于是,存折上仍然是1万美元。

第三年,拉尔夫狂热地追求一位白领丽人,为了博得她的芳心,他不惜一切代价。美钞像流水一般流走了。这一年的薪水给他花了个精光。而且,这还不够,他还从存款中取出了6千美元,以填补当年的“财政赤字”.

第四年,他的年薪和银行的积蓄全耗光了,还借了5千美元的债款。结果,他苦苦追求的那位女郎,还是让一位财大气粗的花花公子“猎获”去了。

现在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拉尔夫不但存不了款,只要能还清欠债,他就谢天谢地了。

“拉尔夫,我们做任何一种事情,都不能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卡耐基对他说,“你能确定5万美元的存款额为你的目标,这一点是相当值得肯定的。事实上,为数不少的人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

“但是,拉尔夫,”卡耐基继续对他这位白领阶层的学员说,“制定了目标还只是刚刚开头,更需要我们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既定的计划,实现既定的目标。否则,这个目标就是一个肥皂泡,就毫无价值可言,形同虚设。”

拉尔夫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卡耐基继续对拉尔夫阐述他对存钱的一些见解:

“当存款达到在你心目中比较大的一个额度时,比如既定的那个目标--5万美元,你就会觉得它是一块完美而又宝贵的璧玉。于是,你会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它,怎么也不忍心损害它一丁点儿。这块完’璧‘将成为你所拥有的巨大财富的第一块基石。”

“然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当这块’完璧‘尚在形成之中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魅力,从而不去珍惜它,甚至随心所欲地拆用它的零部件,使其成形艰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