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那边,拿了荷包高高兴兴走了的小太监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荷包里的银子少了,毕竟每次来,荣国府也是给的这么一张薄薄的荷包,里面装的是银票,而他也是高兴的时候就替荣国府在甄妃娘娘跟前说几句好话。
不高兴的时候,不说几句坏话已经算是对的起荣国府了,如今回了自己在宫外的宅子,看到自己娶进门伺候自己的小娇妻,又是得意洋洋的将荷包扔给对方。
换得对方一个欢欢喜喜的吻,一边笑着打开荷包,一边恭维的说道,“还是老爷有出息,每回都能挣这么多的银子回来,奴家欢喜的很,特意炖了鸡汤,就等老爷回来享用了。”
因着宫里当差的时候,太监吃的都是少油少盐,味道淡的都能像白开水一样的膳食,少有能喝鸡汤这样汤汤水水的东西。
而他正是因为小时候饿的很了,记忆里酒楼传出来的鸡汤味儿是最为美味的东西,他也最喜欢鸡汤了。
只荷包一打开,欢喜便成了恼怒,“老爷怕不是外面有了别的小/妖/精了吧,拿着银子去讨好新人去了,只可怜我这个黄脸婆不得老爷喜欢,又无一儿半女傍身,将来可怎么过呀。”
“竟是胡说,我这宫里宫外忙碌着,今日若不是得甄妃娘娘吩咐的差事,还不一定出得了宫门,也算跑了一天的。忙完得了银子就过来你这边,哪里来的时间养什么小/妖/精的。”
“你看看,我就是没有胡说。”说完将荷包扔了过去。
大太监也是气恼,“好一个荣国府,这是看不起谁呢,才这么点的银子就想打发了我去,真真是欺人太甚。”
一听说是荣国府,她们到底是宫里的太监和下九流的人物,哪里得罪的起那些权贵,“这……这莫不是觉得我们要的太多了?”
“你以为这是为了我要的,这也是为了顾全甄妃娘娘的差事,甄妃娘娘吩咐我要多多过去,好教荣国府知道知道尊卑,这都是孝敬给甄妃娘娘的银子,看来荣国府这对娘娘的心可不诚啊。”
他也是打算好了,等过几天再看看,若是荣国府还这样对待他,那他少不得要和宫里的娘娘好好念叨念叨荣国府的事情。
王夫人那边一将人打发了便起身去了荣庆堂,和老太太念叨了一下,顺便将账册拿过来让老太太看一看。
这近几年支出不必要的银子,想必老太太看了也是要皱一皱眉头的,老太太看了果然也是有些烦闷。
“原想着孝敬娘娘也是应当的,毕竟娘娘轻易出不得宫,这身边的大太监上门来也不能轻视了去,只没想着这银子花费的这么快的?
“只你今日也太冲动了些,我们好歹也提前和娘娘通声气,再说减不减银子的事情。只怕他回去看银子少了一半儿,心里只怕对荣国府有记恨之心了。”
王夫人自然是不怕得罪太监的。毕竟她是知道甄妃娘娘和她们荣国府的结盟是成功不了的。
“不过是一个太监,且给的银子也不少了,这十天半月来一次拿银子,我们荣国府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且我得到消息,甄家前段时间也有人上京了,回头我下帖子给甄家,好歹也是老亲,就是没有甄妃娘娘的关系,也该多亲近亲近才是。”
“甄家有人上京了?这可是难得的好消息了,既然得了消息,是该好好聚聚了。”老太太听了也是很高兴。
说起来因为甄家老太太是圣上奶娘,圣上对甄家多有看重,如今圣上又召甄大人上京,恐怕甄大人这次回京,说不得又要升官了也未可知。
想起来甄家老太太也是个长寿的人,说起来上辈子也是等甄家老太太去了,新皇这才清算甄家的,不过甄家比荣国府要幸运一些,也只清算了家产,好歹甄家富贵这么多年,每年都拿出银子来增加祭田,就算是没了家产,有这些祭田在。剩下族人也有生存的资本,过个几年也不愁培养不出个能主事的人来了。
不像王夫人当初那么短视,只想着往二房搂银子了,将贾家族里的祭田陆陆续续卖出去了不少。
如今想来,大概也是因为她不太懂朝廷律法,如今她也是不再做这种蠢事儿,之后还打算和老太太说一说增加祭田的事情。
不过现在倒不是个说这事儿的好时机,只先安抚老太太说道,“老太太放心,明个儿儿媳就给甄家下帖子,想必我们和甄妃娘娘说定了的事情,甄家也应该知道,到时候甄家也不会不给面子不过来的。”
王夫人虽是挨了老太太一顿说,不过王夫人也算是放心了,回头就吩咐下去,“以后他再过来再减一些银两,到时候也有说头的了,宫里的太监那么多,想必甄妃娘娘也想要个一心为她的太监主管不是?”
“太太放心,账房那边还正愁着呢。这银子往外拿,账房上的银子少了这么多,可不好和大老爷交代的呢。”
“你这丫头真是……连大老爷都敢打趣了。小心大老爷听去了拿你定罪。有你好受的了。”
“太太饶了我吧。我这也就在太太跟前说一嘴,在别人面前是再不敢说主子是非的。”
且不说王夫人原就打算悄悄的让荣国府和甄家出现些嫌疑,免得到时候甄家和荣国府感情太好,再就连累了荣国府。
从上一辈子知道那些累积到荣国府名头上的罪责,王夫人都尽量避免,就算是利润再怎么大,只要是能得罪人的事都不做了,更不用说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了。
王夫人自己都不挣那份银子,自然也不想让别人挣这个银子,那她白白痛心看那些银子从她指间流走,岂不是白忍受这挖心之痛了。
所以荣国府的帖子还有印章王夫人都好好自己收着,但凡有什么要用到信章的事情,王夫人都警醒着呢。
九月初,贾珠也回了京城。王夫人和老太太也是早就派人在码头上等着呢,因着天气有些凉,怕贾珠没做什么厚实的衣服,也是府里的丫鬟赶制几套衣服应急。
贾珠虽是在信里说了大概的身体状况,到底一个月在路上呢,说不得这一个月的变化也大的很,先是放宽了一些。回头再修改也好运作。
“奴婢给大爷请安。还请大爷快上轿子,老太太和太太都在家里等着您了。”今日来的是赖大家的还有彩霞过来接的人。
至于张顺家的,也是顺利怀了身孕,因为身体有些孕吐的反应,怕污了主子的眼,便也是请了几天的假的。
王夫人也是体谅她,再加上有张顺家的举荐,让吴娘子进府里来先暂代一段时间,吴娘子就是原先嫁给外面掌柜的玉钏儿。
正好王夫人也有意□□吴娘子作为元春的出嫁陪房,到时候给元春到婆家做管事娘子去,好在吴娘子是个嘴紧的,也正因为如此,王夫人才看中了她。
毕竟这跟着元春进皇家的人,最紧要一点的就是嘴巴要紧一些,话少没什么,最紧要的是别什么话都往外和人说。
也是因为吴娘子和张顺家的目标不一样,张顺家的又体察到王夫人的心思,这才大胆一把举荐了吴娘子,毕竟也有个说头,当初她们两个作为王夫人的大丫鬟,有点情义,也能说得通。
再加上吴娘子也确实会办事,更紧要的是王夫人也看中了吴娘子,当然张顺家的也顺手得了一点好处就是了,不过也是提早在王夫人跟前过了明路。
王夫人虽然没有明说,可也是和元春交了底的。“你身边的管事娘子我看不太中用,虽说是你奶娘的儿媳妇,这忠心自是不用说的,可这嘴巴却有些琐碎,倒是不适合替你在外面跑腿的。
“这替主子在外行走的也不光看一张嘴会不会说,还得看能力,看能不能管住一张嘴的,我看着她只要碰上个亲近的人,倒是不能把控住嘴的。”
不用王夫人细说,元春也深有体会,大概因为这些都是王夫人暗自给元春准备陪房,大多数也是在王夫人跟前做事,或者是放到庄子上查看,什么话都没有明说。只管先派个紧要的事情看她办的怎么样就成。
也是因为没明目张胆的给元春张罗陪房,这才瞒住了老太太这么长的时间,且下人们也只当王夫人人手不够,这才多培养了几个接手的人。
毕竟荣国府下人任务繁琐,有重合的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所以不光元春的奶兄媳妇没有察觉。就是元春的奶娘也没发觉。
这就让王夫人不满了,原这奶兄和奶娘该是对元春最为忠心的人才是,只这忠心倒是有的,只这心性和能力也差的太多了。
元春将来就算是谋划不成,那也是要嫁到和皇家有关系的人家里去的,这样没点警觉性,又没有悟性的人,这不是给元春拖后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