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发展成果
统帅部内,东贝军高层聚集在一起,进行总结汇报今年的情况。
“总司令,内地传来消息,元祥城的权力越来越大了,可谓是权倾朝野,基本上他要什么摄政王都会同意,我看用不了多久,朝廷就得彻底结束了。”
杨雨霆一脸肃穆道。
张校准同样一脸肃穆。
“朝廷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东贝在咱们的手中,除此之外不少地区纷纷宣布独立,尤其是南方祖大炮,势如破竹,朝廷为了保住最后的地区,不得不启用元祥城,让他掌控大权,只有他部队才有能力与祖大炮一战。元祥城的野心彻底暴露,向载丰索要了不少东西,甚至大炎的钱粮都快要落入他的手中。”
张兼若有所思道。
“钱粮都落入了元祥城的手中,下一步他应该就是夺权了,朝廷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完蛋了。”
蒋百里一脸期待。
“总司令,摄政王马上就要结束了,必定会败在元祥城的手中,我们可以打着为摄政王报仇的旗号,进军内陆,进而控制大炎。”
张校准以及东贝军所有高层纷纷露出期待之色,他们等这一天等很久了,一个国度想要繁荣富强,必须天下归一,大炎这么多人,全部发展起来的话,哪个帝国还敢轻易欺辱他们,为了这一天他们都等了很久。
“总司令,我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目前各地一片混乱,群雄林立,许多地区独立,最大的两股势力便是元祥城的新军和南方的祖大炮。”
余血钟同样极为赞同。
徐洛武淡淡摇头。
“目前进入内陆,那就是我们大炎同胞自相残杀,还有一点,大炎目前许多城市的生活水平与我们东贝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没有准备好的话,会造成人员流动很大。”
这一点众人十分清楚,贫瘠之地太多,到时候肯定会有许多人前往富饶之地,甚至因为贫富差距太大,引起一些矛盾,徐洛武的想法是徐徐图之。
“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目前我们东贝正在处于飞速发展之际,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旦我们进入内陆,战线就会拉的很长,其他列强趁机对我们动手出手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徐洛武头脑十分清晰。
“目前内陆的情况你们十分清楚,各个势力都在寻找靠山,这些列强也都想要扶持傀儡,谋取他们的利益,我们挥军进入内陆,势必会与那些列强的利益产生冲突,若是真的爆发战争,那就得不偿失了,我们东贝目前正处于关键时期,盘尼西林已经接近成功,柴油发动机的难题很快就能攻克。”
“柴油发动机的难题攻克,我们的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各种机械就能问世,海陆空三军齐全,盘尼西林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销售,我们就能拥有足够的资金。”
“用不了几年的时间,西大陆那边就会爆发大战,到时候各种物资紧缺,这可是崛起暴富的时候。我们积累资金,生产更多的机器,建造更多的物资,销售给欧大陆,我们必定能赚的盆满钵满。”
“尤其是盘尼西林这款药物,囤积在那儿,必定让我们暴富。等西大陆大战,无暇顾及我们这边,再挥军收拾残局,建立工厂,赚取利益,让大炎快速发展起来,这才是正确的时机。”
另外一个时空,东夷人之所以能快速迅猛地崛起,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军工业大力发展,西大陆因为战争,需要的物资很多,四处采购,东夷人开足马力生产,赚得盆满钵满。
众人一听这话,纷纷露出赞同之色,对于徐洛武的话,他们是深信不疑,西大陆会爆发战争,那就一定不会有错。
“总司令,若是内陆真的变天,有人讨伐我们怎么办?”
徐洛武俊朗的眸子射出一道寒光,冷冷道。
“那就是最愚蠢的人,那就让他们好好见识一下我东贝军的实力,不过只能击退他们,暂时不要进入内陆。”
“明白总司令!”
讨论形势后,海陆空三军开始汇报工作。
东贝陆军无疑是最健全的,每一支部队基本上都经历过鲜血的洗礼,所有的训练均已完成,经过这一两年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一名士兵的身体素质也随之提高。
09式步枪加上大量的实弹射击训练,即便与东夷人相比也是相差无几,各种战术训练也都达到了徐洛武的预期。
更为重要的是,三个月一批的新兵训练,他们已经储备了近百万士兵,这些士兵完成了所有训练,熟悉各种枪械,一旦需要,他们可以立刻回到军队,直接拉上战场。
何印顷的机械第一师被他训练成为一支钢铁之师,只等待坦克装甲车各种机械问世,便能开始熟悉这些装备,了解他们的性能。
海军方面又建造了两座造船厂。
由他们自己生产的护卫舰已经服役,两艘护卫舰排水量为三千吨,最大航速十八节。
对此徐洛武并不是很满意,柴油发动机问世,他们的战舰必定远超其他国度,目前许多战舰还是蒸汽发动机,新型的也不过是汽油内燃机的发动机,动力方面还是差了不少。
造船厂目前正在生产制造军舰,至于动力方面留下空位,等待柴油发动机的问世。
空军方面,徐洛武一口气建造了三座飞机制造厂,用上好的合成材料准备包裹飞机,等待发动机问世,进行实验。
目前他从鹰酱国购买了三架双翼机,并且招募了一千名空军,从中挑选飞行员进行训练,并且了解飞机的日常维护维修等等问题。
徐氏集团这边许多商品进行了出口,胡奴地区食品厂的牛肉干等等,不仅出口,甚至还销售到了内陆,服装工厂等等也都开始盈利。
赞天佑这边第一条铁路通车,东贝境内的交通也随之越来越好,加上之前俘虏的东夷人,让他们拼命干苦力,东贝到胡奴地区的铁路已经修建完成三分之一。
让徐洛武最欣慰的是,高等学院的研发人才,越来越多,将现代课本融会贯通后,加上徐洛武兑换的一些关键图纸,一点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