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保险行业 - 三国之孙亮的逆袭 - 水中云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17章保险行业

全纪提出的汉化,洛宏、全尚还是第一次听到,但想一想也明白了。

“左传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西南诸郡,其地虽偏,但沿海接陆,连接诸岛,十分重要。现在我大吴以大军平之,若不实行王化、汉化,但我大吴一朝衰弱,其中异族必将重起,其地将不复为我华夏所有。若我迁入汉民,实行教化,若干年后,其地其民就不一样了。”孙亮道。

“陛下说的是,这西南之地丢不得。依老夫所见,这西南富庶远超北方。其地肥沃,矿产丰富。产业集团已在那边发现金、银、铜、铁等各种矿藏。”全尚道。

“是啊,北方草原、荒漠之地,因生存条件恶劣,民风甚为凶悍,自春秋以来,犬戎、匈奴、鲜卑等游牧之族,此起彼灭,不时侵入中原劫掠。我华夏兴盛,蛮族远遁荒漠之地,我华夏陷入内争衰弱之时,他们必然内侵。而南方夷民,其地富庶,其民软懦和善,实为我华夏之族最佳休养生息之地。以后我华夏之地,若南方再无异族,我华夏民族自可全力与北方蛮族争锋了,胜可以进取大漠之地,退,也有腹地可依。”孙亮畅想道。

“嗯,陛下言之有理。以老臣看来,这北方确实不如南方可供我汉民安息。老夫这些年来,也悟到了陛下所言财富自海中来的道理。以老夫的那两个海岛为例,每年可产出的粮食、矿产就远超北方州郡。一年预计获利不下五千万钱。”全尚点头道。

“老全啊。你那海外岛上,一年只收获几千万?我可听说了,你那边一年光挖金挖银也不下几千万!”洛宏笑道。

“挖矿靠运气,时有时无的,海上也不是一帆风顺,时有船毁人亡的时刻,每年的开销损失也是极大。好些小的家族出海,一旦船只在海中遇险,就将陷入家破为亡的境地呢。”全尚叹道。

听得全尚,孙亮也是无奈。这海上,时有强风大浪,这在后世科技昌明的时代,也有航船沉没的事故发生。想起了后世航海种种,孙亮心头一动,道。

“全世叔,海上风险莫测,何不采取些措施摊平风险?”孙亮道。

“摊平风险?陛下,这怎么说?”全饶有兴趣道。

“现在航船出海,有的遇险,有的平安回来。若成立一个公司,航船出海前,向公司交纳一定费用,若航船出海,公司将赔付船主一定的费用,这样,航船出事,还能从公司收到一定费用,就减轻了损失。若平安回来,则上缴给公司费用就算公司所得。”孙亮介绍起后世的保险基本运作起来。归功于后世走家串户的保险推销人的努力,后世之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保险的意义的。而孙亮不知道的是,后世保险,正是起源于日益繁忙的航海事业。

“若真出事,连人带船的,哪个公司能赔付得起。”全尚道。

“赔付自然会按缴纳的费用与约定来赔,可以全赔,也可以部分赔偿。这样也算减少了航船在海上遇到的损失了。”孙亮道。

“陛下的这个办法我知道了。”全纪笑道,“这海船出海遇难,可不是每一艘都遇险的,自然有一定比例。如果十艘出海,一艘出事,那么,船主就得交上船总价的一层做保费,出事了,可得全额赔偿。没出事,公司就算做出入。”

“大概差不多吧。当然船中也可以少交一些,那公司的陪付也少一些。”孙亮道。

“这事也可行。这样一来,每艘出海的船虽说要付出一定费用,但也降低了一些风险。一些小家族购船出海,风险也小了多。”全尚道。

“其实,不光海上船能可以买,船上的人、货物也可当独买。甚而,也不限于航船。比如一个人,他年轻力壮时可以支付一笔线公司,公司收到后,若干年后,等他年老体衰了,公司可以再支付一笔钱给他养老,或者某人支付一笔费用,约定一年或半年内,若生病了,可以得到公司多少线赔,他得到这笔钱用于治病或死亡时后事处理或留给子孙。”

“陛下,还能这样做?”这次轮到洛宏惊叹起来。

“这是自然,人生老病死也是一重风险,公司自然也可以做。摊平人生风险。”孙亮道。

“那公司得到什么呢?”全尚道。

“公司收到的钱,除去赔付的钱,就是公司的收入了。这样公司,也是能赚钱的。不过,公司得计算好客户应当缴纳的费用,赔付费用。或则收到的不够赔付,自然就亏了。”孙亮笑道。

“这个,臣自然懂得。咱们就开办一个这样公司。不过,这种公司咱们叫什么?”全尚道。

“嗯,就叫保险公司吧。这公司咱们放开,以后如钱庄一样,越来越多人会办。为了防治收了费逃走现象。工商部门对此类公司的办理要设定一些条件,比如本金就达到多少,收取了多少保险费,运营是否规范都要进行定期审核,以防开办人卷费逃走。”孙亮道。

“这个臣懂得,就如同钱庄一样,需进行审核,否则有些人收了存款逃走了怎么办。这保险公司开办,咱们就当钱庄一样进行审核管理就是。”全尚道。

可不就该这样,后世金融业,可是包括了银行、保险、信托、典当、证券等多种行业,孙亮点点头。

“陛下,依臣看,就办一个股份制的保险公司。户部也可以投些钱,占点股子。”洛宏道。这是一种新型的行业,户部现在还有些积蓄,自然可以入些股。

孙亮点头同意,道:“就开办一个股份制的保险公司吧。这次要给海船保险,本金就大些,全部出资10亿。户部出资2亿,占二成股,产业集团出资4亿,占4成股,其它的,就向外招股吧。这样管理也方便些。”

“陛下,这本钱太多了吧。就是保航船,也用不了这么多啊。”全纪道。

“保险公司的钱,除了预备赔付客户外,也是可以如钱庄一样投资的。”孙亮笑道。

“哦。这不就是另外一种钱庄吗。”全尚恍然大悟,“钱庄靠的是让客户存钱,再用于投资,这保险公司收保险费,都是一样的道理。陛下,这事臣去办。臣去与朱家、滕家、长公主那边协商一下。如果他们不感兴趣,那么就从通过证券交易所向社会上招股。”全尚道。

“嗯,你去办吧。如果大家都感兴趣,本钱不妨再增加一些。也留些股份向社会招些股。保险公司的开办,总体来说是对朝廷有益的。”孙亮道。

“是啊。海上风险甚大,有好些小些的世家都望海生畏,有了保险公司摊平些风险,想必会好一些。”全尚道。

“大的要做,小的也要做起来。陛下所说的疾病保险,养老保险也得做起来,这样能解决民间不少事情。”洛宏补充道。

“这是自然。以后保险公司成立后,咱们可以把产业中一些人先给保险了,就算给他们加了些福利了。”全尚道。

“保险公司就这样定了吧。世叔,今年各处产业转行还顺利吧。”孙亮淡淡道,世上事情最难的就是开创,细节不用讨论,以后自然能逐步完善。

“发展得十分快。蒸汽机可真是个宝贝,想不到今年各处的产业是轮着番地增长,势头十分强劲。现在老夫最愁的是把生产出来的卖出去。”全尚笑道。

“要卖出去,就得百姓有钱啊。否则就是过剩了。”全纪道,“现在建业大学、武昌大学有好些学者都要求各工坊给百姓长些工资呢。这样才能促进钱流通起来。”

大学的一些学者的言论,孙亮也知道一些,他淡淡一笑道:“那些学者说的有些道理,不过,现在还不适合大幅给他们增资。目前,孙吴还必须集中财力、物力应对北方曹魏,各州郡还得进行兴修道路、水利。这些钱,也算是流到了百姓手中,与增加工资效果是相同的。”

“那些学者啊,是想朝廷增加些工资了。”全尚笑道,“陛下说的就中肯,咱们投资到道理、水利上,受利的百姓不更多吗。不说别的,现在轨路的建设上,一年就是一、二十亿钱的地投入,这轨路建设,招募了多少百姓啊。这些百姓,不会买粮买米,买油买盐?这几年,咱们精制的盐产销可是翻跟斗地增长。”

“如果户部资金不紧张的话,工资、俸禄就增加点吧。”孙亮也笑道。

“户部今年还有些紧张,过两年再说吧。”洛宏一口回绝。接着又笑道:“保险公司成立了,就给他们发放些保险吧,这样也算给保险公司做了笔业务了。”

殿中四人一齐哄笑起来。

十余天后,一个名叫大吴万全保险的公司正式成立,引得众多商家、百姓谈论。这家保险公司的第一笔业务,就是教育部为学校的每个老师各买了一份疾病保险与养老保险。

保险公司的这两种业务,还对普通民众开放。当有个老师看病后,顺利地从保险公司支出了一笔费用后,一些百姓也抱着试试地态度购买了些。

过了段时间,保险公司更推出了花样繁多的保险,比如财产失火险,农业养殖险及各种职业保险,使保险迅速地进入了千家万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