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 三国之孙亮的逆袭 - 水中云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78章

“陛下,真能用两条线把世界上每个点标注起来?”离开大讲堂,全纪悄声问道。

“应该能吧,只里要测定一个地点所属的经纬线十分困难。如果能测定,则航船上的人,就大概知道自己在哪里,再结合指南装置,知道自己应该急么走。这对在海上的航船十分重要。”孙亮解释道。

“如果真这样,每到一地,都测好这种数据,再用地图标志起来,总有一天,整个大地都将标注在一张地图上!陛下,你说那是个什么样子?”全纪有些醉了。

“小纪子,醒醒吧,这世界无限,你标注得过来吗?”全静在一旁冷冷笑道。

“是啊,这世界无穷,穷尽一生也不可能走到头吧。”全纪有此沮丧。

“那也不见的,据我看来,这世界应该是有限的?”孙亮道。

“陛下,虽然说天圆地方,但天是无限的,地不是也是无限的吗?”全静道。

“你既然说地是方的,如果是无限的,就不应该有圆形与方形的说法了。”孙亮笑道。

全静捉摸了下人,笑道:“也真是啊,如果都是无限的,就不会有边缘了。”

“我们接触到多大世界,和我们的行动能力有关。如果靠走,从这里走到建业都觉得远了,会觉得吴国很大,好似没有边际,现在乘船、骑马,就会有不同感受。今后,我们还可能会有更快的交通工具,那时,说不定人真能走遍世界。”

“陛下说的是。真想有一天,能走到大地的边缘,到时看看,这边缘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如果掉下去,会掉到哪里。”

“呵呵,你以后可以坐个海船,一直沿一个方向走,说不定就能看到世界的边缘了。”孙亮笑着忽悠道。

“嗯,前些时侯,听说家中也准备组建一个航海的商队,到时就带着商队走上一趟。”全静道。

“壮志可酬!到时我一定为你送行。”孙亮正色道。

“呵呵,我看,静哥儿,还是等等吧,等陛下和那些人,把经纬线什么的都搞出来,要不然,你坐着船天天在海里转悠,不知哪年才能走到尽头。”全纪笑道。

“这是自然。”全静道,“陛下,咱们现在去哪。”

“既然好不容易来了趟,就到你的会客室坐坐吧。”孙亮笑道:“听说你静哥儿的会客室,搞得富丽堂皇的,不会贪没了学校的公款吧?”

“哪能呢,这督查部天天查,时时盯着,我可不想触那霉头。我们世家子弟,还差这几个钱!”全静傲然道。

“好了,知道你在印书坊投了不少股子,你静哥儿现在富得流油。”全纪鄙夷道。

“你小纪子,钱可比我多多了。”

“好了,两位,不要比富了行不行。”孙亮笑道,“静哥儿,你等会把马钧、刘徽还有那个准备搞象的张永依次叫到会客室来,我再和他们谈谈。”

来到会客室,孙亮坐好,又叫侍者去准备了些东西。马钧走了进来。

“陛下。”马钧拱手道。

“马先生,过来坐。在这里,不用拘礼。朕平时,对一些机械之物十分喜爱,今天特意请先生过来,是有些事要向先生请教。”

“不敢。陛下客气了。”

“马先生,你准备制作计时之器,准备如何着手?”

“陛下,现在计时之器,无非是漏壶而已,要做,也只能做一批最为精确的漏壶。”

“可是,两个漏壶,置于不同地点。刚才不是说过,各地日出有早迟,一地日出,另一地可能还在夜中,又如统一时间呢?”

“陛下,漏壶只是测时之器,并不能统一时间标准,各地时间,都是按各地自己的午时为标准测定的。”

“那是否能统一时间呢。如以一地时间午时为准,其它内推,可以吗?”

“这倒是不难,但却比较繁琐。那就需要大批的精确的计时之器,且需时刻校准。”马钧虽然不太理解其中意议,但马上想到了事情的关键。

“是啊,得用上一批精确的计时之器。而漏壶,虽然可计时,却有诸般不易。”孙亮叹道,说首对侍者点了点头。

侍者抬过一个较小的漏壶和一些物品。孙亮拿起一根用线拴位的吊锥,系在一个木架上,让吊锥左右摇摆起来。

“马先生,请看,这吊锥左右摇摆,往返的进间总是一至的。而且,我还发现,这吊锥的往返时间,与锥子重无关,只与摆钱有关。”

“陛下,你的意思是?”

“朕寻思,如果能把时间分细,如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咱们把一个进辰分为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再细分成若干分钟,甚而把分钟细分,时间不就更为精确了吗?任何单位,都可以通过调节吊锥的摆线即可做到。难点是如何把吊锥往返摆动记录下来,如漏壶记录滴水量一样。”

“陛下,漏滴是通过加水,让水滴不停地掉落,这吊锥摆动,还应当不时有人推动,要不,会停下来。”马钧道。

“是啊,朕也想了好些办法,不过,总算有了些眉目。马先生,你看。”孙亮指着案桌上的一个缠着细线的小轮子,和一个精至卷曲钢片。

走过去,小轮子转动起来,细线逐渐缠在轮子上,转了几些圈,众人才看到,细线未端也系着一个小锥子。

“马先生,请看,如果我放天轮子,轮子会在小锥子带动下转动起来,我刚才的转动,不就想当于储了力轮子里吗,如果,能让小锥子缓缓下堕,在轮子这边,做个指针,指针这里,做个时间刻盘,指针随着轮子转动,不就可以看到时间,甚到看到每个时间的点?”

也许是孙亮的演示计解的不行,马钧有些头昏,道,“这个东西,可以试试,但陛下刚才说的摆锥?”

“这就要马先生想想办法了,如果能把下堕的绳子,换成摆锥,不知可否?做个东西,让木轮在摆锥摆动一下,就能稍稍移动一下,这样,显未盘上,这指针,就转动了一下,不就把时间显示到刻盘上了吗?”

“陛下,这个方法可行。如果调节这吊绳长短,就能控制这吊锥摆动一次的时间,再通过指针,在刻度盘中显示了出来,这还真能计时。”

“这个东西,你领着人去试着做做吧,而且朕发现,这储力也不必只在绳子才能做到。先生请看,如果把这钢片卷曲起来,放开后,这钢片也将慢慢的张开,也是一种储力啦,你多试试。”

“陛下说的是,我马上带人去试试。”这马钧果然不愧是大牛,立马就懂得了这个道理。

“嗯,去试吧。今天之事,不宜外谈,否则,别人要笑朕玩物丧志了。”

“是。小人告退。”见孙亮说的郑重,马钧也不多说什么。

“马先生,你以后是工部的人,陛下面前,怎么称小人啊。”全纪笑道.

“是,臣失言了,诸陛下恕罪,臣告退。”马钧有些兴奋道。

“马先生,好好做。做好了,马钧之名,必流名千古。去吧。”孙亮勉励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