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喜事儿
如果有更好的收益,他治下的老百姓,也不用因为赋税过高,卖儿卖女了。
吴县令在官场上蹉跎这么多年,虽然谈不上是好官,但也不是草菅人命的贪官。可是朝廷要求增加赋税,他也没办法,只能照做。
每天都在家里祈祷,风调雨顺,最起码交了赋税之后,老百姓家里还能有点余粮。
要是遇到灾荒年,赋税又沉重,老百姓就彻底没活路了。
如果可以让治下的老百姓过好日子,吴县令当然愿意。
韩福慧看着家里的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非常满意。
大伯娘胡氏从外面喜滋滋地走过来,眉开眼笑。
韩欣兰笑着问:“大嫂,这么高兴,家里有喜事儿?”
大伯娘胡氏笑着说:“我们家没有喜事,但王麻子家里倒霉,对我们来说就是大喜事。”
听到这话,韩福慧也来了兴致,急忙从窗户探出来脑袋,问:“大伯母,王志明家里怎么了?”
大伯娘胡氏笑眯眯的,“之前我们不卖给他们瓜苗,他们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瓜苗。长得还不错,后来慢慢就发现出来不一样了。
瓜的味道虽然也不错,但远远比不上我们家育苗长出来的滋味。王管家去找徐管事,想把家里的瓜卖给徐管事。
一开始徐管事听说是我们村子,准备收购,但下面负责收购的人,在品尝的时候,就说味道没有我们的好,不愿意收购。
徐管事那也是做大生意的,当然不愿意砸了招牌,并且亲自尝了之后,确定味道的确比一般般好一点。就这样,他们家里种了十几亩的寒瓜和香瓜,只能一文钱两斤,卖给当地的人吃。”
听到大伯娘胡氏的话,韩福慧也喜笑颜开,“哼,我也是小心眼的人,看到他们卖不出去,我很开心。”
韩欣兰摇了摇头,“这怎么叫做小心眼呢?本来就是咱们的仇人,仇人倒霉,咱们就开心。
虽然王麻子死了,但王麻子当初害了大哥,这个仇一直在。我们也一直记在心里,巴不得他们家倒霉,死光光了。”
胡氏附和着点了点头,“就是,我一直记恨着,绝对不会轻易忘记。”
此时的王太太气得气喘吁吁,恨得咬牙切齿,“那十几亩地的香瓜和寒瓜,味道不错,凭什么不收?一定是韩家那边从中作梗,所以徐管事才不敢收我们觉得香瓜和寒瓜。”
王志明此时没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听着母亲嘶声力竭的骂声,打了哈欠。
看到儿子一副很累,心不在焉的样子,王太太很生气,“你这是怎么了?大白天的就没精打采的,半夜偷鸡摸狗啊?”
王志明苦笑,“娘,我看到韩家那边考上了四个秀才,我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现在还是个白身,当然要努力读书,争取明年考试,一次高中。晚上,多看一点,白天精神自然有少了很多。”
王太太一听到儿子用功读书,这才松口气,“原来是用功读书啊,但你也不用晚上读书。即使点了蜡烛,但对眼睛也不好。白天的光线好,晚上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