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一桩好亲事
虽然是在乡下,但并不粗鄙,反而很懂礼数。家里的孩子,也非常规矩懂礼貌。从韩庆生就能够看出来,这些男孩子都是顾家疼媳妇的好男子。
这的确是一户好人家!
一想到她那可怜的外甥女还在继母手里磋磨呢,米氏心里就一阵心疼,当即下了决定,“福德,福慧,我也不跟你们说假话,我这边的确有个不错的姑娘。
她是我外甥女,在七岁的时候,我姐姐就去世了,一年之后继母上门,之后过得日子,一言难尽。若不是有我这个姨母在,我那外甥女估计长不大。
那外甥女性子相貌都像我,而且也识字,现在管理一家杂货铺子,店虽不大,以前一直亏钱,但我外甥女接手了之后,第一年就赚了上百两银子。
人品,那是没说的,我也人格担保,我那外甥女真的是好姑娘。可正因为能干,被继母忌惮,在外面散播她克母,泼辣,抛头露面,这些不好的名声······
一直不给说亲,拖到现在。前段时间发慈悲了,给我那外甥女说亲,居然让我外甥女做那四十多岁老头子的继室······
我打上门去,才搅黄了这门亲事。可我毕竟不是那丫头的亲生母亲,能打一次但是拦不了第二次,我这段时间也想着给她找婆家呢!只是那继母真不是好玩意,居然散播那外甥女好吃懒惰。
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相信。可就是不相信的人,一想到我那外甥女有那样的继母和娘家,以后日子过了也不安生,也不会来提亲。我这么多天想给我外甥女找个合适的,人家也找不到……”
一边是早就去世姐姐的女儿,一边是小姑子那边的侄子,两边都是极好的亲戚。
她虽然想极力撮合这门亲事,但是啊,她也要把实际情况告诉韩福德,韩福慧。
免得他们以后知道了埋怨她,到时候就不是结亲,就是结仇了。
季红祥刚刚也想提这个外甥女的,但是没好意思说。
他还想着这次跟韩福慧韩福德一起回去,然后跟韩老太说呢,只是没有想到妻子这么沉不住气,当场就说了。
那个外甥女也真是能干,模样长得也好,就是摊上了那个不靠谱的爹。
都说有后娘就有后爹,这话一点不假。
尤其是在后娘生了两个儿子之后,这前头留下的闺女,就不那么重要了。
再加上平时那个姐夫在外面东奔西跑做生意,顾不上家里呀,对女儿的关心就更少了。
季红祥也点了点头说道:“玉兰那丫头的确是个好姑娘,在她娘去世之后,你舅母担心玉兰在家里被继母磋磨,每年都把玉兰接过来过大半年!也算是在我跟前长大的孩子,那孩子的品性很好,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刚才舅母说了,那个外甥女跟她有几分像舅母长得很好看,那个姑娘想必也不差。
韩福德,韩福慧相视一看,从彼此的眼里看到惊喜。
他们相信米氏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说谎,因此这样的亲事正适合大哥。
韩福德恭敬地拱手给米氏、季红祥行礼,“舅母舅父,能让你们交口称赞的姑娘必然是极好的!我祖母相信舅母,舅父的品行可靠,还请舅父舅母给我做媒!
我嘴巴笨,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我可以跟舅父舅母保证将来一定会对那姑娘好!我家人也会对那姑娘好!”
米氏听到这话,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下了。
外甥女的婚事,一直是她心头上一件大事。
韩家人是厚道人家,外甥女到那样的人家,一定能够过得很好。
米氏点了点头笑了笑,“那好,你们来京城一趟也不容易,那我明日接了玉兰来家里。虽然比福慧年纪大一些,但是那丫头伶俐,你们两个姑娘一定能说得来!”
米氏这样安排,就是想让韩福德在回家之前见他外甥女一面。
她那外甥女长得很好看,这韩福德看了之后定然会喜欢。
如此一来,就算之后谈婚论嫁,男方满意,喜欢,自然会更加重视。
韩福慧领会米氏的意思,连忙兴奋地笑着说:“舅母,听您这么说,我早就想认识玉兰姐姐了!
一年之内能让一个赔钱的杂货铺子有亏为盈,而且还是赚了一百两银子!这样的女子比男子还厉害呢,我要跟她学习!”
米氏听到韩福慧的话更加开心了,这个外甥女一点就透,点了点头,“我听说你们家也想买一些铺子,那么听听玉莲的建议,对你的确大有好处!”
韩福德此时红着脸,插不上嘴,就不说话了,在边上嘿嘿的笑着。
非常憨厚老实,那壮实的身板看上去也很踏实。
季红祥看到韩福德像个傻小子一样,也不由得莞尔一笑。
他年轻的时候看上了米氏,当从媒婆口中得知那边同意了,他也是这样傻乎乎的,乐呵呵的。
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下午吃过饭之后。
韩福慧,韩福德,谢承瑞换上了干净的好看的衣服,直接去了喜乐班。
听戏的时候,韩福慧找了个小伙计,给了点银子,打听常玉堂的事情。
可能是郑家打赏常玉堂的举动太过出风头,跟几个小伙计打听,都说了这件事情,自然也查到了郑倩儿当初跟常玉堂之间暧昧。
这些事情有的有石锤,有的没有,但是已经足够了。
晚上回来的时候,韩福慧看还有时间,就买了一些礼物送给家人。
谢承瑞给周老头买了一根烟斗,方便周老头吸烟。
郑家那边从徐媒婆那边得到韩家那边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他们的提亲,虽然有些不喜,但也知道婚姻大事,不能草率。
可一连等了好几天,都没有等到韩家人那边的回复,郑夫人有些急了,于是让人去叫徐媒婆,让她再去那边问问。
徐媒婆在家里,听说郑家的婆子过来传话,也有些疑惑。
徐媒婆让人进来,然后问:“郑嬷嬷,您这次过来,有什么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