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苏晓琪设想了很多种情形,她没想到情况竟然是样的,长老会有人幕后操纵了件事,梅洛和奥菲莉娅都是牺牲品。
她缓缓抬起头并注视他,询问年轻人,“接下来你打算去那里?”
他深深看了她一眼,清晰地说:“南美洲。”
她有点讶异地问:“为什么去那儿?”
他低垂下眸子,瞥了她一眼,然后道:“我需要到那里考察一下,才能确认一件事。”
听闻此言,她低阖下睫毛,“我能陪你去吗?”
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好。”
她凝视他,眨眨惊讶的双眸,有点儿不信,“说真的?”
金发年轻人望着她,双瞳有水纹般的波动,他失笑道:“当然,我不带你,带谁?”
她眼睛弯弯的,唇角也是弯弯的,春天细软的风一般,“那我去准备一下。”
飞机在一片潮湿的天气降落利马国际机场,到达利马的时候夜已深,管家出门迎接他们,帮忙提行李,前往的是miraflore一家星级酒店。酒店的设施都在顶楼,有温泉和健身房等等。
城市坐落在沙漠中,紧邻太平洋岸边,四季如春,风景秀丽,是闻名世界的无雨城市,被誉为南美洲的花园。
她在飞机上没吃晚餐,艾伦让厨子做了一些宵夜送到房间。其中有一道菜是当地秘制的特色烤鸡。大块的鸡腿肉,外焦里嫩有着淡淡的烧烤甜香,细嚼起来与乳鸽的味道神似。
她觉得味道很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饿了?虽然每份就一点点,但吃到最后,也吃不动了,十几道菜加甜品结束后还有一道巧克力box!
第二天上午,他说带她出去走走。利马*新*区的海边,商业*娱*乐*城就建在海边的悬崖上,她和艾伦居高临下俯瞰浩瀚的太平洋。
海岸翻滚的浪花一个接着一个,沙滩上的人们正享受着日光浴,一群嬉笑的孩子们正在海边玩耍,岸边停满了五颜六色的私家小汽车……
这里有着著名的城市雕像——吻。雕像是一对恋人相拥热吻的姿势,高5米,它出自著名雕塑家维克多·德尔芬之手。创意来自诗人安东尼奥·西略尼斯。
他说,在南美洲甚至全世界,人们为烈士或英雄树碑,但没有城市为恋人们立碑。这句话成就了这座爱情公园,也为城市增添了一个浪漫、温馨的去处,这位诗人的语句被刻在雕像基座上。
爱情公园里绿草如茵,雕像与绿树繁花相辉映,道路两侧有着1米多高波浪形的矮墙,墙上有太阳、月亮、心形的窗户。五颜六色的瓷片贴满作家、诗人们描述爱情的经典语句。
墙面斑斓的色彩,甜蜜的话语交相辉映,墙下有供恋人和游人休憩的石凳,这里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结婚留影的好去处。
每天都会有新郎新娘在名为“吻”的雕像前合影,让大海作证,让爱情像热吻雕像一样永远炽热。
她凭墙远眺太平洋美丽的彩霞,呼吸大海新鲜的空气,享受海风轻拂的温柔。
在这海滨的沿岸,如果时间充裕,真想坐在悬崖边上,听着海浪的波涛声,看那远航归来的船舶,伴着夕阳慢慢地落下……
他们又出发了,乘坐的是快艇。船开出不久,他们就见到了一幅谜一样的图画,被称为“山间烛台”的巨画。
这是一幅左右对称的像三叉蜡烛台的图案,它被雕刻在皮斯科海湾土红色的岩壁上,也有人称之为“世纪烛台”。这幅画高200米,宽50多米,三叉的每一股都有四米宽,是用一种很硬的磷光性岩石雕刻而成。
金丝绒般的土地上镶嵌的这个标志,在阳光下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有人说它是船只航行的标志,又有人说它更像是航空标志。也有人认为它是说明宝藏的所在,还有人认为是古代祭祀的遗迹……
考古学家到现在还未能探清其起源,和这个符号代表的意义。如果不是被沙土覆盖,它也许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个图案神秘而怪异,不知道和帕斯卡地画有什么关联?
飞机在云层上颠簸,云雾缭绕也依然看得清楚……他们见识到了纳斯卡的地画,无数人试图解释为何在这样一片荒漠中会有如此多的神秘图案,图腾信仰说,引水系统说,外星基地等等,好不热闹。
当她看到那些简单质朴犹如涂鸦般的线条时,心中莫名有了答案——他们相爱了。她说,她不属于这个世界。她是被放逐到这个世界的“神”。
在他看来,她除了不老不死,额头上有第三只眼睛和四根手指外,外表与自已并无区别。他从未把她当做“神”。她和所有的女子一样会笑、也会胆小,有时也会莫名的发怒,但他从未见过她悲伤。
生命是以时间来丈量的数级,她的无穷大…而他的时间却只有短暂的几十年。在生命接近终点的那一刻,他终于看到了她眼中的悲伤。
他不忍,把她从悲伤中唤回。问她,若她真的是“神”,可否给他永恒的生命。她说:“若我不介意放弃人类的维度,可以尝试。”虽不懂什么是“维度”,但能够永远陪在她身边的方法,他都愿意尝试。
她拉着他的手走到纳斯卡的山坡,他的狗紧紧的跟随,寸步不离。勤劳的蜂鸟在林中穿梭,冲破了郎蛛姑娘刚刚修补好的蛛网,调皮的卷尾猴上蹿下跳。他躺在那棵无比高大的树下,身边放着心爱的宝剑。
她低喃道,他是生命中无尽的黑夜燃起的烛台之光,看到就会感到温暖。她伸出手,拉住了他的手,□□开始无限制的拉伸,一切的一切在挤压中变成一种旋律,一种震荡。
当这种律动与灵魂同步的一瞬间,他变成了上坡上的画面。从那一刻开始,他眼里只有无尽的天穹与她唇角挂着那抹迷人的微笑……
《失落的文明》一书提到世界上失落的九大文明,有三个位于美洲大陆,分别是,墨西哥、中部的阿兹科特文明、尤卡坦半岛的玛雅文明和南美大陆上的印加文明。
至于失落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地理是核心因素,有人说印第安人无法在种族竞争中存活,还有一种说法是残酷的活祭是种族衰落的重要原因。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其中的奥秘,也许需要他们用双脚丈量,探寻安睡在这片土地上的三大失落文明。
他们行走在拉美土地上,一面是印第安人的足迹封存在岁月的泥土之下,一面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教堂、广场,失落与繁华如此贴近在了一起。
陌生的国度和面孔,还有那不熟悉的语言,脱胎于移民、种族融合而独具魅力的文化,使得这次出行像探险。
飞机一个多小时后就到达马尔多纳多港,进入另一片天地亚马逊雨林。在飞机上俯瞰亚马逊河,如一条蜿蜒的蛇在浩瀚的雨林中穿行。
从马尔多纳多港前往营地,先徒步5公里,再坐独木舟穿过一条丛林掩盖的小河,而后视野豁然开阔,天边染红的云彩映衬着宽阔的湖面,分外迷人。
秘鲁是古印加文化的发祥地,是南美最神秘的国度,地形变化多端,位於南美洲赤道附近的南半球,西部是安第斯山高地,有多座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雪山;东北部为亚马逊热带雨林,南部太平洋海岸却是十分干旱的沙漠地区。
当地向导自从进了雨林,他就开始不断给她指各种水鸟和小鳄鱼,刚开始她很难发现导游指出的动物,慢慢熟悉了色彩之后,可以自己迅速找出。
丛林里还没有人烟,向导带着他们在茂密的丛林里悄悄行走,找到一个观察点,大自然中最好的存活方式就是隐藏自己加上敏锐的洞察力,她很快就看到一只羽毛靓丽体型巨大的鹦鹉飞来。
当地向导说这是鹦鹉王,后面密集跟着鹦鹉群陆续前来。他带着他们继续走进丛林深处探寻蟒蛇的踪迹,先问她是否在生理周期,说这样会招来蛇,反手用刀背在一旁男子脸上拍死了一只蚊子。
怎么说呢,她打从心底不想看到蛇这种东西。
退后一步,不小心扭到了脚。
夜晚泛舟在湖面上,抬头是漫天繁星,远望是一池宁静,只有打水的声音,与鸟儿的清啼——是时候放下一切世俗的感受,什么都不去想,安静放空。
“你看到了没?”年轻人突然道:“鳄鱼的眼睛会发光。”
船在前行途中碰到了一只鳄鱼,鳄鱼蹭的一下翻身,打了一下船板迅速游走了,留下一船目瞪口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