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鏖战南昌(下)
两宋元明
第348章鏖战南昌(下)
第348章鏖战南昌(下)
熊文灿是四川泸县云锦镇人,今年已经有四十五岁。
他本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读书人,在万历三十五年中了进士,然后被当时的万历皇帝派到湖广的黄州担任推官。
后来又回到京城,先后担任礼部主事、礼部郎中,再外派为山东左参政、山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然后又回到京城,担任过兵部侍郎、尚书等职务,在今年年初,也就是大明崇祯皇帝元年,熊文灿再度被派出京城,担任福建巡抚,兼领福建一省和澎湖、台湾等地的军务。
可以说,他是一个由文官入武将,文武双全的家伙。
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对武将防着一手,所以明朝历史上的很多名将,包括明末的三大名将熊廷弼、孙承宗和袁崇焕,都是读书人出身。
熊文灿也是属于他们这个流派的人物,所以武勇并不是熊文灿的特长,脑子里面的智谋才是熊文灿的长处。
这次带着三万福建兵赶到江西应付沐王府的攻势,熊文灿脑海中就已经先将他的兵力,和沐王府的兵力做了一番比较:他熊文灿只有三万人,而且还是训练不怎么好的兵,并非关宁铁骑那样的精兵,而对面的沐王府,竟然有二十万之巨,所以无论如何,这一场大战,肯定是以他熊文灿失败而告终的。
接到圣旨的那日,熊文灿在心中想:如果我违抗皇帝的圣旨,不去江西地南昌和九江一线抵抗沐王府。
那么肯定是杀头;如果我去了江西和九江一线,肯定要打败仗,那么也是要杀头的。
还不如拼了这条老命,问问大明朝廷什么意思,真的是要他去送死么?
于是他连夜写了一封信,交给那宣读圣旨的使者,让那使者带回了南京。
交给了身在南京的小皇帝。
然后就开始收拾兵马,准备西进江西。
三日之后,皇帝的回信来了。
熊文灿看到这封信,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因为在信里,皇帝告诉他,只要他能够在九江和南昌一线,拖延住沐王府的军马半个月。
即使是把人打光了,也是大功一件……
得到皇帝地这个保证,熊文灿做事有劲起来,他指挥野战不行,但是要论守城不出去,还是有一套的。
当时大明朝地军中有这么一个说法:野战看老熊,守城有小熊。
所谓老熊,指的就是名将熊廷弼。
他已经有六十多岁,于是称之为“老熊”,而小熊,所指的,自然就是熊文灿了。
因此,熊文灿快速赶到了南昌和九江一线。
开始迅速的布防,他信心十足的认为:不要说半个月,就是一个月,他这三万人马也能够坚持下来。
事实果然如同熊文灿所料想的那样,南昌和九江的守军士气高涨,悍勇无比,虽然付出了六七千人地沉重代价,但是城外的沐王府军马,却是不能跨越城墙的雷池半步,而且。
沐王府也是损失惨重。
这其中。
固然有程真那种思想宣传方法带来的力量,但是更多的是熊文灿带兵有方。
城内的守军日益士气高涨。
而城外的沐王府军队,原本高涨的士气,却已经渐渐地低落了下去。
所以熊文灿认为,就这么坚持下去,搞不好他能够获得这场大战的胜利,搞不好他能够创造历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奇迹。
当年的赤壁大战,周瑜不就是凭借五万人马,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么?
就在熊文灿踌躇满志的时候,这时候小皇帝地密信到了,密信的内容让熊文灿又是吃惊,又是憋屈,又是郁闷——皇帝让他放弃九江城防,然后在南昌再坚持五日,就向南京的方向全线撤退。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信中没有丝毫的解释。
信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写的:如有违抗圣旨,则满门抄斩,名列贰臣,钦此!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熊文灿继续守城,不按照我皇帝的命令撤退的话,那么就将你quan家都杀掉,然后将你地名字写进史书,和秦桧、魏忠贤这样地奸臣并列……熊文灿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脸上地神色渐渐的暗淡了下去,他举目看远处的沐王府军营,但见得火光四起,比天空的星星还要灿烂三分,他实在是想不通,如果放弃了南昌,让沐王府这二十万大军向南京进发,就凭南京的空虚兵力,又怎么去对付这如狼似虎之师?
小皇帝到底想干嘛?他疯了么?之前,小皇帝曾经放出话来“南京在则朕在,南京亡则朕亡”,也就是说,小皇帝要和南京共存亡,那么,到时候沐王府包围了南京,小皇帝岂不是要在南京被俘虏,成为沐王府叛军的阶下囚?
疯了,都疯了……熊文灿再次长叹,心中的思绪如同乱麻一样,他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只觉得郁闷到了极点。
“苍穹如圆盖,大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自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哈哈哈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阴阳五行,无所不精,但有风云祸福,贫道掐指一算,就可知会,就可知会啊……”一个算命的道士,正在城楼下经过,洪亮的声音清晰的传到了熊文灿的耳朵中。
熊文灿清醒过来,仿佛跟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一样,赶紧吩咐小兵将那道士请上城楼。
那道士也不拒绝,飘飘然的走上来,但见得此人白须飘飘,仙风道骨,活脱脱一副神仙风范,还没有等熊文灿问话,那道士就笑道:“将军莫非心中有所疑惑,所以要请贫道前来算上一算?”
熊文灿心想,这家伙果然有几分本事……于是点了点头,道:“烦劳道长为我卜吉凶!”
那道士看了看对面的沐王府军营,然后又回头看了看东方,那是南京的方向,然后笑道:“这赣江为楚河,将军为马,马过河则吉凶难料,马回头,则有将相照应,自可逢凶化吉!哈哈哈哈,退一步海阔天空,海阔天空啊……”
在熊文灿目瞪口呆之中,那道士飘然而去,不一会已经不见了踪影。
熊文灿回想那道士说的话,心中若有所思,他呆呆的看着天空的明月,从天黑一直看到三更,再从三更看到五更天亮时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一声鸡鸣之后,熊文灿大喜过望,终于明白了那道士的意思:
大明朝这片广袤的土地,乃是一个棋盘,那个下棋的人就是坐在南京的小皇帝,自己不过是皇帝派出来的先锋战马,要给敌人致命一击,自己这个战马带着这三万人马,自然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