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为大局牺牲的人 - 大明流氓皇帝 - 石易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流氓皇帝 >

第340章为大局牺牲的人

两宋元明

田淑英虽然只有十五岁,还没有到达二八的芳龄,但是已经出落得如若出水芙蓉一般美丽,她的五官和贵妃田淑英一样眉目如画,但是看上去比田淑英更胜三分。

尤其是那种弱质芊芊的味道,让程真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林黛玉。

老丈人田弘遇告诉程真这个皇帝,说是田淑英这小美女,从小就身子弱些,所以吃了不少中药,也许是久病成医的关系,田淑英对于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她足够勤奋,几年下来,不但治愈了的疾病,而且还经常能够帮助苏州的乡亲,治愈他们的顽疾,成为远近有名的美女名医。

田淑英有一个师傅,是一个武功高强的高人,也是一位在医药上达到很高成就高人,但是这位高人,除了田淑英之外,没有人他长样子。

正是因为这些典故,程真对这个小姨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反正眼前的小美女将来也是他的妃子,这是田家上下和朝廷上下都认可的事情。

所以程真现在坐在田淑英的对面,肆无忌惮的看着她,笑意吟吟的欣赏那种弱质芊芊的美态。

田淑英虽然有三分林黛玉的弱质芊芊,但是身材很好,比她田淑兰还要高上少许,再加上娇挺,蜂腰一抹,翘臀诱人,简直就是那种将魔鬼身材和柔弱面孔结合得完美无比的典型。

程真心中甚至在想:是否要找个机会,将这位不满十六岁地小姨子。

带进皇宫去,肆意的爱怜……

田淑英继续研磨当归粉,似乎在她面前的不是皇帝,而是空气。

田弘遇笑着给程真解释,说田淑英从小就这个脾气,不爱,让小皇帝不要介意。

程真哪里介意了?他反而对田淑英更加的有兴趣。

没事干的时候,他就跑到药房来。

看田淑英研磨药粉,甚至能看一个……

他贪婪的吮吸一种香味,那是一种从田淑英身上自然流露出的香味,其中竟然带着三分淡淡地药味,如同麝香,又如同兰花,甚至还有早晨的露水清新……估计是这个小美女。

极其懂得美容和养生,经常服用某些神秘地药物吧。

看田淑英磨药粉,已经成为程真在苏州的每日必修课,他期待着田淑英开口说第一句话,这种等待反而让程真觉得格外新鲜。

但是田淑英的全部精神,仿佛就在药物研究上面,根本看都不看程真一眼,程真反而觉得更有意思。

等到亲眼看到田淑英一语不发的给病人把脉。

开药方,然后药到病除的神奇事实,程真心中对于田淑英更加佩服了。

看样子,这个小美女不但天姿国色,而且在医术方面也有独到的功夫,简直就是不同凡响。

于是。

用戏虐甚至逗弄的眼神看这位小美女,已经变成了程真地乐趣之一。

这只是表面现象,程真必须做出这种悠闲的姿态来,让西南的沐王府更加轻松、更加肆无忌惮的造反,让桂王爷更加放心大胆的跟着沐王府造反。

然而在私底下,程真并没有放松对整个大局的掌控,在王承恩和范坚强这两个得力助手的运作下,在遍布全国乃至辽东的锦衣卫情报系统地良好运转下,程真每天都能一系列最新的进展。

而远在北京的史可法、孙承宗,宣大前线的老丈人熊廷弼。

陕西的铁公济。

河南的洪承畴,则通过不断地飞鸽传书。

和程真保持信息和命令的畅通。

事情正在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进行,有这些杰出人才存在,有他们在暗中调动全国的力量实施这个计划,程真觉得肩膀上的担子轻松不少,要不然,他也不会有空躲到苏州的田府来,闲到傻傻的看着田淑英,一看就是半天……

低调,示弱……只有程真明白这种行为的含义。

这一日白天,田弘遇来报,说是南京的大批官儿已经到了苏州,要来貌似进谏皇上,已经到了田府的另外一处宅子,问程真该办?

由于田弘遇财大气粗,所以光在苏州一地,就有好几处宅子。

那些南京地官儿们所找到地宅子,其实不过是田弘遇的一处住宅而已,程真现在和田淑英所住地地方,如果田弘遇不,估计也没有人能够找到。

于是程真微笑着吩咐田弘遇管饭,让他们在那呆着,让他们闹,事情闹得越大越好,最好让全江南的人都,小皇帝神秘失踪了!”

然后,程真再吩咐王承恩老王,你去交代苏州知府,让他不要为难南京来的那帮官儿,让他们去哭去闹,另外要记得派兵保护他们,防止有人上吊投水啥的……等等,不过……如果真有那种死读书的家伙要上吊投水,让他们死几个,别死太多就行了……”

程真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王承恩心里想,小皇帝是越来越看不透了,这次这么闹下去,对整个大局真的有好处么?不过他是奴才,程真是主子,更关键的是,这个主子自从当了皇帝以来,不管是诛杀魏忠贤消灭阉党,还是去陕西平定叛乱,还是做别的事情,总有他的理由,而且从来就没有过,所以王承恩想了想,于是就跑去执行去了。

晚上的时候,锦衣卫系统的密探送来了铁公济的信,程真在明亮的烛火下打开那封信,看着看着,脸色慢慢的变得凝固起来。

铁公济在信中说,他思想了许久,总觉得之前定下的计划,有一个环节没有考虑周详,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皇太极极有可能不进入圈套,那么整个计划也就等于泡汤了。

铁公济在信的最后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此诚为大明朝全局考虑,望皇上三思而后决断,切不可妇人之仁……臣言语冒犯,恳请海涵,户部尚书铁公济!”

程真拿着那封信,呆呆的思考了许久许久,回想起这几个月来所办的事情,原定计划的每一个进展,都深深的进入脑海,像放电影一样放了一遍。

冷汗渐渐的从程真的脸上冒了出来,是啊,铁公济说得没,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整个计划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为了大局,牺牲一少部分人,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必须能够做到的,枭雄和普通人的区别,也许就在这里。

程真忽然觉得,虽然做皇帝已经将近两年了,但是某些时候还真的是太过于心慈手软——除了那次在西安城外的大屠杀之外,其他的时候真的是太过于心慈手软了。

他尊敬这个时代的每一个历史人物,尊敬这个时代的每一个英雄,想要保全所有的英雄,来成就让大明朝强盛的理想。

但是,这现实么?

程真思索了良久良久,直到蜡烛即将燃尽的时候,他还在犹豫,是不是要拿起那支笔,在铁公济的来信上,写下“准奏”两个字。

就在那一个瞬间,蜡烛的火光猛然熄灭,这时候程真再想要写“准奏”两个字,却已经是不可能了。

程真哈哈大笑,终于明白了要当机立断的道理。

等王承恩进来将蜡烛点上之后,程真毫不犹豫的将“准奏”两个字写在了那封信上,然后对王承恩道老王,用火漆将这信封起来,原封不动的给铁公济大人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