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军前对垒骁将建功,营内交锋智者生疑(6) - 康乐天下 - 淡淡如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康乐天下 >

第115章军前对垒骁将建功,营内交锋智者生疑(6)

第115章军前对垒骁将建功,营内交锋智者生疑(6)

“两位远道而来,高衡有礼了。”高衡首先开口道:“我代表谢都督欢迎二位到来,希望能给我们带来好消息。”说着高衡满脸含笑的看着二人。

巴劳斯干倒还镇静,卡鲁已经面显尴尬之色。

毕竟无论如何,昨日晋军使者遭到了从乙弗部赶来的数千兵马的追杀,虽然并非他们部落族人所为。今日他们来此,不论怎么说,都有见风使舵、欺软怕硬之嫌。

“追击贵使,实出意外,绝非吾部之意。”巴劳斯干见卡鲁讷讷无对,缓缓开言道:“想将军慧眼,必已了然,谅不至以此而迁罪于吾部也。”

“昨日之事,恐非智者阁下寥寥数语所能解释清楚吧?阁下即为智者,当知某言不虚。不然,倒让本将军小视了。”高衡收了笑容,“数千精骑,携铺天盖地之势而来,追击我使者不及,竟欲冲击大营,有目共睹啊。”

“将军何欺我也?”巴劳斯干眯着似乎永远睁不开的眼睛,满脸的皱纹如干枯的老榆树皮,挤出一丝惊讶道:“贵军战力之强,闻所未闻,听说不到半个时辰,未伤一兵一卒,就大获全胜。冲营之说,怕是将军夸大其词啊。”

“智者可知,如我军无如此战力,仓促之下岂不成为待宰羔羊?”高衡正色道:“那时候,恐怕就看不到智者亲临,此地可能早已被鲜血浸红了……这绝非本将军危言耸听,您说呢,巴劳斯干智者大人?”

“吾辈向来以强者为尊,既然败了自然得不到贵军尊敬。曾闻贵军以王师之名,转战万里,秋毫不犯。不知将军何以如此为难老朽?”巴劳斯干对答如流,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可又不知错在何处。

“好一个强者为尊!”高衡冷笑道:“智者阁下,自古以来,我汉人对化外诸族可谓仁至义尽,可你们哪一回不是趁我内乱之时,不但不勤王报国,反而要么忘恩负义,自立为王,要么打家劫舍掠我边民,更有攻城略地,弑杀我皇……如此之事胜不枚举。这是本将为难你吗?我大军数万,百战之兵,灭你区区数千人,不费吹灰。但我们没这么做,我们派出使节,以诚相待,以礼拜访,你们是怎么做的?不要说那不是你们部落之人,罗归是你们的少族长吧?他可也在俘虏营里呢。巴劳斯干阁下,说到底,你们缺少教化,见利忘义,你们就是一群养不熟的狼!”

高衡都没想到,自己说得如此慷慨激昂。两边众将更是听得怒目圆睁。

“将军息怒。”巴劳斯干面色微变,起身施礼道:“我们这次来就是代表老罗韩尼表达诚意的。”

“诚意?”高衡看了一眼巴劳斯干,接着说道“智者是没看到那些被俘之人,败军之将,犹自言勇,少廉鲜耻。挑战我将士,自取其辱。可见都是桀骜不驯,缺少训导之辈,一个个眼高于顶,武艺了了,却不可一世,以为老子天下第一。”高衡与巴劳斯干目光相对,“可惜,都败了,败在了太史将军拳下。这可是智者都得阁下教诲之辈。”

“竟有此事,老朽竟不曾得知此事。”巴劳斯干一脸诧异道。

“哼,我还真以为智者是先知呢。”高衡看了一眼马能。

“巴劳斯干智者,您可能还不知道吧?”马能会意,接口道:“太史将军,受我们大都督指点,不足一年,骤达上将之能,在幽州之时,我家都督可是代师收徒,收了十个呢。”

“贵军谢大都督,老朽如雷贯耳。”巴劳斯干突然站起身来,抚胸弯腰施礼:“不知可否让老朽见谢大都督一面?”

“大都督之威名,竟至于斯?”马能看了一眼高衡,正好高衡也看向马能,两人目光交流,顿时大定。

“实不相瞒,前些日子,有族人从漠北而来。”巴劳斯干这才将侯辰二人来到乙弗拜见罗韩尼,希望兵合一处之事简单说了一下。

“如此说来,这两人莫不是我大军在到达盛乐之前,将与拓跋珪相遇之时,反戈一击,叛逃拓跋氏的二人?难怪一直不知去向,谁知竟然到了此地。”马能几句话就交代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正是此二人。”巴劳斯干道:“二人盛赞汉军纪律严明,战力卓越,作风顽强,且有战阵之法和攻城利器,莫可抵挡。拓跋氏就是因为螳臂当车,才被险些灭种。”

“此言差矣。”高衡接道:“我军向不杀俘,也不搞屠杀。拓跋氏之危,实咎由自取,竟然只想面上称臣,既不进京面见陛下,也不遵从大都督将令,面对王师尚有称王之幻想,这是可笑。既然不投降,那就是敌人。况且对于拓跋氏,我军并未赶尽杀绝。如果都督真想灭掉他们,只要派小股部队继续追击,拓跋氏真就灭族了。此事我军人人皆知,智者大人真有心啊。”

“将军所言极是。”马能从一旁加火道:“大都督意在西向,当时主旨强渡大河,以尽快打通九原至长安的通道,光复西京。如此以来,首要任务是打败刘卫辰部。所以击溃拓跋氏主力后,并未继续追击,对北逃的拓跋氏网开一面,妇孺亦全部放其离开。”可惜马能不知谢瑍驱赶拓跋珪部北渡阴山的真正含义,要是他知道谢瑍是为了让拓跋休养生息后,柔然争利对战,那就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心中的敬意了。

“我家将军严军纪、重法度,旨在拯民复国,推行新政,惠泽天下。”高衡看着这位乙弗部的智者,郑重严肃道:“大都督说过,无论白山黑水畔,也无论长江大河边,都是炎黄后裔,当秉承祖先之辉煌,勠力同心,以达天下之大同。彼此争战,称王称霸,自相残害只会让黎民失所,田园荒芜,天下大乱。这些年,你们居无定所,四处奔逃,在夹缝中求得一息尚存之机。南面吐谷浑,西面鄯善、焉耆,北面吕光,东面有秃发部,当然过去还得面对姚苌、慕容冲、乞伏国仁等诸多势力,被吞灭的危险时刻有降临的可能,这些亲身经历,难道还不明白么?”

“将军之言,令老朽顿开茅塞。”巴劳斯干施礼称谢道:“老朽想面见都督,也是想讨教都督治国之理。”

“巴劳斯干智者,都督不在此处。”高衡顿了一下才说:“实不相瞒,高某所率只是一支偏师而已,都督亲率主力,手下强将无数,恐怕此时越过甘州,将入西域了。”高衡说着竟有些向往,转瞬恢复说道:“我们还是书归正传,谈谈如何处理眼前之事吧。”。

“依将军之意如何?”巴劳斯干见高衡言谈洒洒,料定晋军早有成法,多说无益,故此也不多言,干脆就说你想怎么办吧。

“巴劳斯干智者,不愧智者。”高衡微笑道:“这里本将军不再是我个人,而是代表大晋朝廷,代表大晋军方。都督早有明令:所到之处,扫除一切顽抗之敌。设立郡县,推行新政,让每个人居有所,食有粮,穿有衣。同时建户籍,分田地;立学校,行教化。具体的操作,由新政人员指导进行。”

“就这些?”巴劳斯干有些意外。

“没错,就这些!”高衡点点头。

“各部落人员如何处理?”巴劳斯干有些担忧的问道。

“都督曾有言,朝廷未曾划分新的域制之前,各部落仍暂以部落聚集成体。”马能看高衡目视自己,接口道:“但须成立一个总督之所,代表朝廷监督各郡县(和各部落)新政执行情况。此地闭塞,道路通讯皆难通,怕是只能先成立地方政府,然后派人去张掖或姑臧报告此地情况,以后归哪里管辖就归哪里监督。”

马能看着巴劳斯干,堪堪讲完,见他欲言又止。

“巴劳斯干智者,你完全不用担心各部出现的纠纷和安全。”马能接着说:“据我们所知,乙弗诸部以及附近其他部族,约有两三万人。青壮不下五千人,况且贵部都是渔猎高手,可谓全民皆兵。朝廷之意大则设郡县,小则立镇乡,再小可设村(屯)堡(庄)。各村镇长等,暂由各部落族长代理,等新政人员到位,经过学习考试,由部落众人选举新的村镇长。地方即立,自有地方保安部门,都督称之为警察;也是众人中简拔。另外,地方尚有绥靖部队驻守,以保障人民的安全。地方保安也就是警察,大部分也由你们自己部落的勇士中选拔,难道智者不相信贵部的勇士们?”

【未完待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