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入金帐马能陈情势,返营阵广达试武功(6)
接上回:
不多时,依洽那策马而来,三个人和罗韩尼告辞而去。
斜阳高挂,晴空如洗,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三个人走的并不快,草原上清新的草香和着微风,让人心旷神怡。
目送马能三人远去,老罗韩尼这才沉下脸,转身进了牙帐。
在马能和太史庸面前,罗韩尼有些话没法问,也没法说。
闻听晋军有数千兵马已经在十数里外扎营,看到三部落的数千精锐跃跃欲试的样子,罗韩尼也有些动心。目前看来自己已占据兵力优势:三部落援军加上己方的数千人以及代题带来的数千精锐,他们的兵马已经过万,是晋军的三倍不止;自己还有地利。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虽然罗韩尼说不出什么理论,但跟周遭势力周旋多年,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哪里不明白用兵之理?哪里又不懂得审时度势?
众人望着脸色不断变幻的罗韩尼,不知道罗韩尼已经转了无数个念头。代题二人心里有些打鼓,他们是来找一块安居之地的,可不是来跟晋军死磕的。早知如此,就该主动和晋军接洽了。事到如今,也只能见机行事了。代题和侯辰相视一眼,有了决定。
“大人,还请下令安排迎接事宜。”看着面色不断变换的罗韩尼,还是卡鲁长老打破了帐内的沉默。
“哦……”罗韩尼似是无意的应了一声,又仿佛是刚回过神来,以手击额道:“卡鲁长老,你来安排迎接晋军事宜,我突然有些头痛,需要歇息一下。”
“大人,没有您的命令,卡鲁如何应对?”卡鲁一惊,赶紧上前施礼,“还请大人教我。”
“还请大人教我等如何处之。”众族老一起施礼。
“卡鲁长老一向沉稳大度,尽可以意行之。”罗韩尼环顾左右,看着帐前的族老们不解的眼神继续说道:“我们首要的是先和晋军接触,了解晋军的情况,才能见机行事。”说着,又看向卡鲁道:“按最高的规格,到时候我会和大家一起迎接。”
罗韩尼的异常举动,让众人大惑不解。
其实也不复杂,罗韩尼只是想暂时置身事外,事若不谐,他再亲自出面,尚存圆转的余地。
他们还没议完,就听帐外一阵马鸣,接着是急促的马蹄声。
罗韩尼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就听帐外有人高声求见。
来人是卡鲁的儿子蒙卡,他冲进大帐,施礼已毕,向着罗韩尼禀道:“大人,乌贤部、羧戈部和求部的人马不辞而别。”
“他们是一起走的,还是分头回转?”罗韩尼双目一张问道。
“他们是一起的,看跑马的方向,似乎是去追汉使。”蒙卡急道。
“不好,他们恐怕是要追截汉使,以要挟汉军。”卡鲁立刻就明白了三部落的打算,“大人,请立刻派兵阻止他们,不然就麻烦了。”
“……等等。”罗韩尼闻听此言,第一反应也是派兵阻止,可刚要下令忽然又停了下来:“乌贤三部袭击汉使,与我乙弗何干?我们是要迎接晋军的。就让他们试试汉军的战力也不错。”说着罗韩尼露出一丝笑容来,他正想试探晋军,可惜没有办法。乌贤三部这就送上门来,他怎么能不高兴?再说了,即使他派兵去追赶,一是未必追得上,二是即使追得上,也未必拦得住。既然如此,何必多此一举呢?
“可是,大人。”卡鲁急忙上前道:“汉使离开我部遇袭,而且袭击人马是从我部出发,若我们如果没有什么举措,那必为人当做同谋啊。还请大人尽快派兵阻止他们。”
“卡鲁,人虽然是从我部出去的,可不是我部的人,我约束不了。”罗韩尼心中暗暗加了一句,我也不想约束。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坐山观虎斗,方可从中渔利啊。
“巴劳斯干大人,请您代表天神开言。”卡鲁眼见劝说罗韩尼无功,只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巴劳斯干这位智者身上。
“卡鲁,你说的没错。”巴劳斯干看着卡鲁点点头,又转向罗韩尼:“罗韩尼也没错。”巴劳斯干的声音舒缓轻幽,像是来自看不见的远方:“一马之先,百里不齐。即欲阻止,恐亦追之不及。如前后相接,倒像兵合一处。果真如此,百口莫辩矣。”
“大人,您是伟大的智者。”卡鲁上前拜倒,“您一定有办法的,还请大人救救我们。如若不然,虽三部所为与我等无干,也难免殃及啊”
“事已至此,只能听天由命了。”巴劳斯干微微摇头。
说完,巴劳斯干闭了眼睛,干瘪的嘴唇蠕动着,发出模糊不清的声音。有顷,巴劳斯干再次静默端坐,像一座风化多年的雕像。
乌贤等三部约三千精骑,像一片乌云展开,向前蔓延。
马能他们刚走出三四里地,就发现后面有大队骑兵追来。两人相视一眼,又看看依洽那。看到依洽那意外的神色,马能心中略定,不是依洽那的诡计就好。
“依洽那长老,看来有人不希望我们回去。”马能对依洽那说道,“不知长老有何高见?”马能一边挥鞭策马,一边笑着问道。
“贵使,这绝非小人所为。”依洽那心中慌乱,急忙辩解道:“如贵使不信,小人留下绊住他们,你们赶快走。”
“马某未曾不信,倒是长老似乎心中有鬼啊。”马能一笑道。
“小人虽不欲归降,但绝无加害之意,请贵使明鉴。”
“哈哈哈,长老过虑了。”马能大笑道:“既然长老明言,那就随我二人快马加鞭,十数里外就是我军大营。既然他们来了,就不用回去了。”说着,双腿一夹马肚子,率先向前驰去。
太史庸紧随其后,扬鞭催马。依洽那无奈,只好跟上。
乌贤等部精骑,见自己的猎物加速奔逃,哪里肯舍。一边呼喝着,一边打马追赶。
广阔的草原上,形成一道风景。
马能三人像一支箭头,追兵像翻滚的海浪,在碧绿的草毡上滚动。
马能他们出了罗韩尼的牙帐,派来保护二人的警卫团护卫就向大营传递消息,接应马能一行。而乌贤三部的兵马到来时,高衡的探马就得到了消息,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
离大营三里至五里,两边各埋伏了五千步兵和弩兵,就等不长眼的。大营前三千兵马列阵,高大的战车上,谢字大囊下,高衡端坐观瞧远方。战车前一面褐红色的大旗,白底黑字一个斗大的“杨”字。阵前一员大将,横槊立马,正是杨定。
高衡居高望远,率先看到了追逐的双方。看看敌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圈,这放下手中的“千里眼”,对身边的中军传令兵下了第一道命令。
如雷的战鼓骤然响起。
“咚”“咚”“咚”……这是告知伏兵,准备战斗。
有顷,鼓声戛然而止。
马能三人来到了阵前。
杨定带人迎上前去,抱拳见礼。
马能带着依洽那穿过列阵,上战车回报出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