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捉信使巧施离间计,劝云支暗动瞒天心(3) - 康乐天下 - 淡淡如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康乐天下 >

第九十一章捉信使巧施离间计,劝云支暗动瞒天心(3)

【书接上回】

正值下旬,下玄月一会儿就沉下去了,夜色立刻变得晦暗起来。乘着夜色,攻城车也到了阵地前沿,就等城内火起了。

夜深了,但人却不静。虽然入夏了,东北的夜里还不算太热。看看快到子时了,城内还没动静,刘裕有些着急。就在这时,就见城内燃起了大火,而且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

不用下令,一见大火,各门就开始了砲击。

城头之上的火把一下子都亮了。

刘裕吩咐床弩,对着火把发射。

乘着砲击的掩护,攻城车运动到了城下,开始撞击城门。

韩云支有些气急败坏,因为他的计划被打乱了。晋军没有登城的士兵,只有砲击,不停地砲击。

城内的大火,让这个夜晚更加混乱。

韩云支不是傻子,他明白这是晋军告诉他,想逃跑就要接受这样的攻击,而且别说带人全部突围出去,就算是少部分突围都有难度。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犹豫,否则就可能全军覆没。

韩云支下了城墙,集合兵马,准备打开城门突围。东西两门,攻城车正在打门,北门临河,最理想的就是南门,冲出去就可以南下。而南门虽然石弹密集,却未曾攻门。韩云支知道,这其中定有蹊跷,也顾不得了,只要冲出去就是胜利。

开了城门,韩云支一马当先,率领他的精骑就冲了出去。

迎接他们的是蝗虫般的箭雨,很多骑兵跑不多远就连人带马倒在了地上。

韩云支长槊挥舞,拨打雕翎。冲出了箭阵,就是一层层的拒马。韩云支奋起神威,用大槊挑开十几层拒马,好不容易冲过拒马路障。还没等喘口气,就看到前面不远突然涌出数不清的火把,呈扇形展开,形成鱼鳞阵。前面一员小将,□□一匹玉花骢,掌中一口九耳八环金背大刀。往脸上看,鼻直口方,剑眉虎目,颔下无须,好一员小将。不是别人,正是刘裕刘德舆。

这刘裕,见对方闯一气过弹雨,箭阵,挑开十数道拒马,暗自点头,果然是骁勇之人,一员勇将啊,刘裕心中暗喜。

接着火把的光亮,注目观瞧过去。但见这员将官身高九尺开外,细腰乍背,两臂如猿,手中一杆长槊,两丈有余,□□一匹花斑铁骅骝。往脸上看,面如银盆,细眉长目,三缕长髯胸前飘洒。刘裕暗赞一声好!

“对面可是晋将?同上名来!”韩云支勒住战马高声断喝。

“韩将军,久仰久仰!”刘裕抱拳道:“本将乃大晋假节使持节都督江北诸军事前将军谢瑍麾下振威将军刘裕,有礼了!”

“原来是刘将军。”韩云支道:“本人韩云支,请问刘将军因何犯我城池?”

“韩将军,某敬你悯爱兵民,以为你是明理之人,没想到却是一介莽夫兼无礼之徒。”刘裕道。

“你……”韩云支语塞。

“我?”刘裕笑道:“我怎么了?高句丽自古以来就是我□□藩属,怎么?这些年给燕、秦进贡不断,倒把祖宗的根子忘了?”

“你……”韩云支被刘裕抢白,无言以对。

“韩将军,不要老说你,说说我们吧。”刘裕脸色一正:“将军这是要单枪匹马杀回老家去吗?”

韩云支回头看看,自己身后根本就没跟上来几个人,而城内的大火烧得更旺,映红了半边天。后边喊杀声也越发雄壮,韩云支知道,自己出城的那一刻,胜负已定。

“刘将军,事到如今,韩某就送你一件功劳。”韩云支道:“不过,韩某请将军答应在下一件事。”

“哦?”刘裕问道:“功劳什么的先不说,什么事你说吧。”

“请将军善待城内百姓。”韩云支抱拳道。

“这个不用你说,他们过去是□□的黎民,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我□□的百姓。”刘裕道:“还有什么?”

“就这个。”韩云支道:“韩某的人头给你,不知能值几何?”

“等等。”刘裕抬手制止道:“韩将军,我要你的头没用,给点别的吧。”

“刘将军,本人敬你也是体恤百姓之人,这才甘愿献上人头,将军为何如此欺我?”韩云支厉声道。

“韩将军,我真不想要你的人头。”刘裕也正色道:“严格说来,你我都是□□的子民,为何要自相残杀呢?你可知道你的父母妻子还在等着你的回归?你的亲朋好友知道你身首异处,该是如何伤痛?就算你不为朋友想,至少要想想父母,想想娇妻稚子吧。”

“刘将军,你是……”韩云支还没说完,就被刘裕打断了。

“韩将军,我是不想要你的人头,但有人想要。”刘裕一招手,荆差如幽灵般飘到韩云支的身边,丢过来两件东西。

韩云支下意识地一抄手,就将物件接在手中。打开一看,竟是一道旨意。一看内容,虽然仅仅是差了个殿后和投降,那结果决然不同,很明显这道旨意的字面意思就是坚守城池待援,这明显不符合高句丽的利益。韩云支将这个塞入怀中,拿起另一个,竟然还不曾打开过。韩云支心中一震,抬起头看看刘裕。

“韩将军,这是你的信使交给我的那个,我没看。”刘裕道:“我听信使说了内容,觉得不对就诈了他一下,接过就是你刚看的那个,我诈出来的。先看了再说。”

韩云支这才打开封缄,只见上面写道:

韩卿所奏尽悉。卿老成谋国,忠贞可钦,实为社稷之幸。

今晋师无故犯我城池,如不战而退,必挫我军士气,影响南下方略。特擢你为前将军,领玄菟郡守,赐爵南信县侯,望卿坚守城池五日,待我辽东援军到达,前后夹击晋军。钦此。

韩云支看完了,将三张旨意细细比较,眉头紧锁。

“韩将军,如果不是慕容将军,我也没看出来其中的奥妙。”刘裕道:“很显然,信使主动上交的,是给我看的;第二份是预防万一的,也是给我看的;只有第三份才是给你的。”

“你连第三份也知道?”韩云支惊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刘裕道:“第三份我也看到了,因为看到了,所以今晚才逼韩将军出城突围。”

“原来如此,韩某输得不冤。”韩云支道。

“不!韩将军,你很冤。”刘裕正色道:“说你冤,是你死得冤,你家人也死得冤。”

“刘将军,什么意思?请明示。”韩云支已经隐约感到不对了,只是还没有理顺,他哪有慕容农那样的道行。

“慕容将军说,第一道旨意是催命符。”刘裕解释说:“其明言五日待援,这就是告诉我,要在五日内攻破城池,以免遭腹背受敌之灾。第二道旨意只是个添头,没了五日之限,也没了夹击之功,那就只有一个跟王师硬拼到底。这显然不符合高句丽的利益,所以我认为还是假的。有了这两道旨意在我手中,我一定会全力攻打,尽快结束这场战斗,所以他是催命符。你手里的那个旨意更毒。那是担心我军不尽快攻打发生意外,就让你出城,名义上是掩护撤军,实际上是送死。而且,如果你真的投降□□,你就害了你的全家。高句丽王会将你的家人,以你叛国为名灭族。”

“啊!!!”韩云支听着刘裕的话,就像一声声惊雷。刘裕的话不缓不急,可韩云支的心已经支离破碎了。这是忠臣遇到无道之君最常见的下场。刘裕说完,看着状如风魔的韩云支,心中暗叹一声。毕竟这里边也有自己挑拨的原因。但真正的根源还在高句丽王不信任自己的臣子。

韩云支长啸已毕,跳下马来,单腿跪地抱拳施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