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微服私访钦差说新政,夏夜对酒谢瑍识真身(3) - 康乐天下 - 淡淡如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康乐天下 >

第八十七章微服私访钦差说新政,夏夜对酒谢瑍识真身(3)

毛秋晴知道,错过这个机会,她可能就真的失去了天大的机缘。可是一个大姑娘这样主动要求,已经让她很难为情了。

怎么办?就这样算了?

不!绝对不可以!

毛秋晴不停地转着脑筋。

“说什么我的清誉啊。”毛秋晴抬起头看着谢瑍道:“萧大哥是为了你自己的清誉吧,要不就是我毛家低门小户,怎及得你谢氏豪门?”

“秋晴姑娘,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谢瑍可不是软柿子:“本都督对于门第并无成见,而且公平公正,天下大同乃本督新政之根本,哪里看得本都督歧视百姓黎民了?”

“那为何非要秋晴离开?”毛秋晴也不相让:“是嫌弃秋晴武艺不高,还是人品不佳,或是有碍观瞻?”

谢瑍暗自摇头:“非也非也,秋晴姑娘弓马娴熟,容貌出众,这不本督让你入女营为将嘛。”谢瑍顿了一下,“秋晴姑娘,孙将军把你支回来不就是因为你是女的吗?”

毛秋晴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对着自己的长发使劲。

谢瑍看毛秋晴不吱声,觉得劝得差不多了,就继续劝道:“秋晴,你可能不知道,我已经有了妻子,还有了一个儿子。你青春正好,相貌出众,武艺也高,一定会找一个好人家的。”

“萧大哥,你是因为有了妻子才不要我吗?”毛秋晴眼泪汪汪地问道。

“是啊,萧大哥已经有了妻子了,不能对不起她啊。”谢瑍一听毛秋晴开口,暗道有门了。可是看到毛秋晴泪汪汪的样子,心中有些发毛,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可是女人的杀手锏啊。

“萧大哥,那萧姐姐是怎么回事?”毛秋晴泪底闪过一道狡黠的目光。

“嗯?”谢瑍一惊,暗道上当了。

“你既然能要萧姐姐,怎么就不能要我呢?”毛秋晴可算是抓住把柄了:“你还是看不起我,对吗?萧大哥……”说着毛秋晴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扑到谢瑍怀里哭起来。

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是女人的拿手好戏。谢瑍纵然武功高强,也没法使。看着怀里的女孩子,谢瑍心里有些不忍,可是心中的那到底线,在告诉自己,处处留情绝无好结果。

“秋晴,快别这样,萧姐姐那里,别有隐情。”谢瑍赶紧哄着毛秋晴道:“你坐好,我跟你说说萧姐姐的事。”

“我不,就这样说。”毛秋晴抱着谢瑍的腰,不好意思抬头。

谢瑍长叹一口气道:“果然是喝酒误事!”

没想到毛秋晴一听这话,哭得更厉害了。

“萧大哥,反正我都和你睡觉了,你不要我我也不活了。”毛秋晴是直接耍赖到底了。谢瑍心里明白,这才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结,毕竟两个人真的同榻而卧了,虽然什么都没发生。不管怎样,得先让毛秋晴安静下来。

“秋晴,你先放开我,我有事请你去办。”谢瑍只好转移目标了。

“我不,你说。”毛秋晴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思。

“我想麻烦你去长安,接萧姐姐来。”谢瑍说道。

谢瑍也是没办法,他想让萧霂来看看,毛秋晴和自己到底是什么情况,这可是皇后的身子。虽然今世苻登已无缘皇位,可自己不但是儿子,还是父亲和丈夫。自从入了先天,也算是修炼之人,不能乱沾因果。

毛秋晴听了谢瑍的话,心中窃喜,还是老人教的法子好用啊。

长安,明光宫。

一间不大的房间内,萧霂满脸微笑,懒懒地躺在地上的枕席之上,轻轻地扇着扇子。

这里很安静,适合她静坐。不知不觉中她丹田的气息愈发宏大起来,一呼一吸,经脉内充满着声响,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她知道这绝对是好事。因为她感觉到了万籁和鸣,像是要与自己相融。

似乎是惬意,似乎是享受,又似乎是思索……

这样的姿势,对过去的萧霂来说,基本是不可能出现的。她总是如先知一般,安坐在代来山的山巅,遗世独立。

她知道,她的感觉是对的。

一月一次的客人,上月没来,这月没来。

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她轻轻地抚摸着平坦光洁,没有一丝赘肉的小腹,脸上闪着母性的光辉。只有将为人母或者已为人母的看着自己的儿女才有这样的圣洁表情。

不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这样大热的天,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想到这里,她笑了,笑自己多心。那么多的侍卫,一定累不到他的,可是没有女人总是不行。

虽然她只有一夕之欢,萧霂却知道自己完全变了一个人。而让她改变的就是他。他的女人不应是平凡的,她想。

她忽然很羡慕他的妻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嫁给了他,成为他的第一个女人,成为他的原配妻子。她不知道的是,他的原配妻子曾经在新婚之夜,看到天生不惠的丈夫而心如枯槁,无声饮泣;她不知道的是,他在数月之前,还是一个痴傻之人。她幸运地遇到了最好的他,也得到了最好的他。

萧霂站起身来,她柔软的身子做了一个比瑜伽姿势更夸张的动作。一个、两个……一直做了108个才停下来。这些以前做起来很费力的动作,现在已经做得很轻松了。这些传自上代乌都干让她打小受尽折磨的动作,她终于可以完全做完了。她嘴角的笑意,暴露了她此刻的欢欣。

未央宫前殿。

刘穆之正在讲课。

此次是新政培训规模最大的一次。刘穆之经常和谢瑍来信,虽然有些远,但有了快马驿站,来回也用不了几天。何况长安的讯鸽也驯养了。自从接到姑臧收复的消息,刘穆之就派人为张虎他们送去了讯鸽和饲养人员。因为刘穆之感觉到,姑臧可能是谢瑍此次北伐停留最长的地方。应该说刘穆之看得很远,但他根本就没想到,谢瑍的目光是里海。如果是以前,谢瑍可能会把姑臧当成西部的中心去经营,随着一步步的走向西方,那么多的历史陈迹让他心更大,志向更远……

因为此次学员很多是军中的将官,所以刘穆之直接就采取了军管。此次六百多人,分成了八个班,从各地抽调了十数个精熟新政的精英作为讲师,按照农工商学四科宣讲新政,每日四节,每节一个时辰;两日轮换一次课程。这四科之前讲的是律法,其他各科必须在遵守律法的前提下进行工作。为此,刘穆之特地将马能从代来城请来当老师。新政律法吸收了泰始律的很多营养,譬如孝道,就作为衡量一个人仁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孝不仅只是一个道德规范,而成为必须遵循的法则。不孝之人,人人耻之。谢瑍的三字经和千字文第一次成为必学的课程。

因为谢瑍的威名,已在军中广为传播,谢瑍编写这两样东西,朗朗上口,易记易学易懂,为广大学员所喜爱。成为最受欢迎的教学内容,而谢瑍的名字,也将随着这些人员的返回,更加为人所知。

南安,谢瑍大营。

谢瑍安排两名侍卫和毛秋晴同往长安,毛秋晴领命,自去准备。看毛秋晴和两名侍卫出了大帐,谢瑍终于松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姜孝进来禀报:“大少爷,姚兴求见。”

谢瑍一听,姚兴到了,心中一动,道:“让他进来吧。”

姚兴一仍是身黑衣走进大帐,紧走几步,来到谢瑍面前,就要跪倒施礼。谢瑍早就迎上来,双手搀扶道:“子略兄,不必多礼,请坐。”

“子略谢过都督大恩。”姚兴抱拳施礼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