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慕容拔城国仁亡北,姚兴报仇无疚传枪(2)
乞伏国仁到了。
来到近前,看到家人俱死,惨不忍睹,乞伏国仁怒吼一声,策马向前,大有拼命之势。
跟在身后的众人也纵马杀来。
姚兴一挥手,四下的黑衣人顿时乱箭齐发,射向这队人马。
乞伏国仁肩头中箭,止住冲刺。厉声喝问:“你们不是晋军,偷偷摸摸地乘人之危,待某重振兵马,朕必不放过尔等。”
“哈哈哈,乞伏国仁,你也有今日。”姚兴放声大笑:“乘人之危,你也好意思说乘人之危?你如何杀的我父皇,还敢大言不惭?今日姚某就让你葬身此处,和你的家人团聚。射!”
“姚兴,若某得脱,定报此仇!”说着,乞伏国仁伏身拨马就走。
姚兴率人,纵马便追。
慕容垂得知城内军卒造反献城,大喜。命窦冲、杨定打扫战场。急命弓蚝所部大军,直奔勇士城,自己亲自率军跟进,连夜命人向谢瑍报捷不提。
到得勇士城外,天已拂晓。
城郭之上的"晋"字大旗,已依稀可见。
慕容垂命令大军,立刻城外扎营,不许进城扰民。
随即派人入城告知慕容柔,严格遵守三八律令,如有违反,严惩不贷。俟早餐以后,大军再依序入城。
谢瑍缓缓收功,看姜孝和姜家五虎练习姜家枪法。
谢瑍看得津津有味,姜信练完,来到谢瑍身边道:“家祖曾言,都督若有心此矛法,我等自倾囊以授。惟请将军莫外传。”
“姜家矛法,非同一般。”谢瑍道:“我闻此枪名为五钩神飞亮银枪,枪法为五虎断魂枪,可有此说?”谢瑍还有些兴唐情结。
“启禀都督,姜家枪法,乃戟法演化而来。”姜信道:“世传戟法,莫过楚项王。奉先得其三,姜家得其五,故曰五分枪。”
“五分枪?”谢瑍沉吟道:“原来如此,五分之名原由如此啊。”谢瑍点点头:“由戟而枪,必有戟法。莫非五钩源于此也?”
“都督明鉴。”姜信道:“戟者,矛戈一也。矛直为干,戈钩作支。一主一辅,相得益彰。歌曰:
五钩筑基,沙场索命。
五分入室,江湖争雄。
梨花雪乱,五虎断魂。
金鸡三点,梅开五芳。
母子连环最难防,
望帝泣血鬼神枪。”
“果然不凡,不愧神枪。”谢瑍赞道:“五分而冠绝天下。项王戟法,令人神往。”
“都督,项王戟法确乎玄妙,可惜无人使得。”姜信道:“姜家历代祖上,皆精研戟法,然无一人用的,故此方有五分枪。”
“即是精研,如何不得用?”谢瑍问道。
“非是不明招法,实是明而无用。”姜信道:“若有暇,可去姜家祖祠一观,即可明了。”
“既如此,吕奉先何以凭此力战天下?”谢瑍问道。
“因其得三,故可用之。”姜信道:“吕氏三分戟法,惟力用耳。奉先天生神力,正得其适。若予他人则无用矣。”
“有这种事?”谢瑍奇道。
“都督试想,擅用戟者,代乏其人,何也?”
“这倒也是。”谢瑍道:“或未得其法,或未得其用,或未得其体。子明倒是有意一观此法了。”
“某即派人相告,请祖上定夺。”姜信道。
“对了,奉先得三,姜氏得五,还有两分何在?”谢瑍道。
“传项王戟法者九,奉先得力三,姜氏得五,二力三招;另有三分未知为何。”姜信道。
“可惜。”谢瑍叹道:“遥想当年,吕奉先之勇,已令人仰望;项王之姿,何其雄也!可叹可敬复可惜。”
“都督不必如此,项王虽勇,不敌高祖。”姜信道:“都督当世英杰,智勇足备,是项王亦难望项背也。”
“此言有阿谀之嫌。”谢瑍笑道。
“都督定知,此乃肺腑之言。”姜信抱拳正色道。
“回吧。”谢瑍看看几位均已练完,乃道:“练成文武艺,当报天下安。”
谢瑍刚刚回到大帐,还没吃饭,就有信使到了。
这个信使进了大帐,大概是太累了,走路都有些不稳。
来到谢瑍面前,刚要半跪行礼,就给谢瑍拦住了,端起自己面前的水道:“免礼,喝了再说。”
谢瑍看得清楚,这个信使满脸憔悴,肯定一夜未睡,加上长途跋涉,疲惫之色尽显无疑。只是眼眉之中流露出的却是喜意。
这个年轻的信使,迟疑了一下,看着谢瑍真诚的眼眸,有些颤抖地接过碗来。谢瑍看到这个小伙子眼睛湿润了。
小伙子一饮而尽,借着用袖子拂拭嘴巴的水迹,擦了一下眼泪。
立正,敬礼。
“报告都督,通讯兵连叙向您报告!”连叙大声道:“乞伏国仁夜袭我大营,被我军击败,已然逃走。我军已于寅中克复勇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