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慕容垂设计黄河岸,姚子略乔装报父仇(3) - 康乐天下 - 淡淡如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康乐天下 >

第八十四章慕容垂设计黄河岸,姚子略乔装报父仇(3)

第八十四章慕容垂设计黄河岸,姚子略乔装报父仇(3)

甲午丁巳(丙戌五月十六)

勇士城,乞伏国仁大殿。

乞伏国仁高坐台上,一反昨日之咄咄逼人之势,起身向窦冲言道:“尊敬的大晋使者,某已决定归降□□,谢都督既已与我三日期限,何如此相逼也。请使者大人回复都督,撤军五十里,某收拾完毕,即出城归降。”乞伏归仁不再称朕,有了点服软的意思。

“尊敬的阁下,窦某必将阁下之言,转告都督。”窦冲道:“望阁下诚心诚意,勿弄心机,归于正朔,黎民之幸,众家之福。窦某告辞!”

这就是窦冲为何才出来就看到了大晋军营的缘故。

窦冲出的是南门,南门外是杨定大营。所以,一见城门打开,早有人向杨定报告。杨定迎出大营,将窦冲接进营中。

“窦将军,如何?”还未坐稳,杨定就急着问道。

“这老小子事很多,要我们兵撤五十里,他收拾完就出来归降。”窦冲笑道:“可我还是觉得哪儿不对。”

“窦将军,四路兵马各守一门。”杨定道:“按照兵法,一般是围三缺一。都督并非不知兵,何以四门俱围。那是不是告诉乞伏国仁,他不会放城内一个人出逃呢?”

“都督之意怕不会那么简单吧。”窦冲沉吟道:“都督喜欢用势,加上一会儿一路的攻心之法,城内几乎没有什么心思抵抗了。”窦冲看杨定听得仔细,于是笑道:“其他人没啥,乞伏国仁可就惨了,一旦去了京师,他就只能做个富家翁了。他一定特不甘心吧。”窦冲说着,笑出声来。

两人正在说话,就听帐外侍卫高喊:“慕容将军到!弓蚝将军到!”二人停住话头,急忙迎出来。却见三人已经下马,侍卫正在拴马。

五个人抱拳见礼,帐内坐定。窦冲将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情况就是这样,请各位将军谈谈高见,我好去禀告都督。”窦冲道:“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可说不出是哪里。”

“肯定不对。”慕容垂道:“诸位,临行之时,都督告垂曰:‘若国仁真降,必无条件;若有条件,必为假降。’果然不出都督所料。方才窦将军所言,说明国仁想要逃跑,而所谓的后退五十里,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

“将军所言甚是。”窦冲道:“怪不得我觉得不对,原来如此。归降就归降,和后撤无关。”

“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办?”杨定看着慕容垂道:“慕容将军,都督可有什么妙计?”

“将计就计!”慕容垂道:“既然他要出城,我们就要他出城。按照都督的说法,叫引蛇出洞。蛇藏在洞里,我们不知他藏在何处,不好打它,可它要是回出来了,把洞给他堵死,还不任我们收拾?当然了,蛇也是会咬人的,何况乞伏国仁是一条毒蛇,我们更要小心。”

“弓将军,你说呢?”杨定问道。

“慕容将军此言有理。”弓蚝道:“只是,既然要逃,总得有个主攻方向,我们得合计合计,别让这家伙跑了。”

“西面是大河,家父还在那边防守,基本不可选;南方河州以东,洮水、渭水一线均有我军把守,可能性也不大;东方虽然是大山,但有纵深,可以迂回;北方沿河而上,只要渡过河去,就是茫茫草原,我军兵力未及,倒是最好的脱逃之地。”慕容柔悠悠道。

“此言有理!”窦冲和杨定都颔首赞成。

“既然我们都知道,这是最好的逃跑路线,国仁也必然知道。既然知道,他就明白我们肯定会在此方向上重兵防守,那样的话,岂不是被我们逮个正着?”慕容垂道:“所以,乞伏国仁必然会四门大开,各个方向一起奔逃,让我们无法判断。到时候他就有机会了。”

“还是老将军考虑的周到。”窦冲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当然这都是推测,乞伏国仁如何行动尚未知。按其秉性,必不甘就此罢手,所以还得有劳窦将军。”慕容垂道:“你再次进城,告诉乞伏国仁和他的那些下属,都督同意他的请求,大军后撤。但也告诉他们,如有叛逃者,杀无赦!”

“都督欣赏忠贞之人,最恨反复无常的叛徒,这个做法好!好好吓唬他们一下。”弓蚝道。

“绝非吓唬。”慕容垂厉声道:“某亦知都督止杀。但有时候不杀不行,所有跟随其逃跑的,不论情由,一律诛杀!窦将军,你说的越狠,跟他逃的就越少,我们就越有利。”

“哈哈哈,痛快!就如此,老弓支持!”弓蚝哈哈大笑道。

“窦某明白了!”窦冲站起身来抱拳道:“某就再走一趟!”

很显然,乞伏国仁没想到窦冲这么快就回来了。看他吃惊的样子,窦冲暗暗佩服都督料敌先机。这个时候,乞伏国仁就犯嘀咕了,窦冲回来的这么快,难道说,谢瑍亲自到了不成?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谢子明很重视这里,不但大军压境。而且亲临军中。他四门俱围,到底是势在必得,还是装模作样呢?管他呢,听听窦冲怎么说。

众目睽睽之下,窦冲再次进了大殿。

“尊敬的大单于,窦某受都督之托,再临贵城。”窦冲道:“众人皆知都督仁德,以信义著于天下。可能诸位没听说都督最恨的是什么,我来告诉诸君,以免诸位不知而犯错丧命!都督最喜忠贞诚信之仁德君子,最恨反复无常不知廉耻之叛逆。都督曾列杀无赦者三,此条居首。凡背叛国家民族之徒,凡反复无常首鼠两端之徒,凡无视法律屡教不改之徒,杀无赦!”

窦冲与眼睛的余光注意了一下,看看这些人的表现,果然看到不少人脸色大变。

“大晋前将军假节使持节都督江北诸军事领幽并雍凉刺史谢瑍谢子明令,为彰显我朝仁信,尽快完成勇士城归降,化干戈为玉帛,救万民于水火,答应贵方所提大军后撤之条件,望贵部抓住良机早降,切莫自以为是,一误再误。”窦冲高声言毕,向四下一抱拳道:“诸君,窦某传讯已毕,告辞!”窦冲说完,转身就走。

“贵使,且慢!”屋引出支忙道:“阁下未得回复离去,你们都督岂能答应?不如城内少待,俟我主上有了答复再走。”

“右相阁下,某奉命亲临两次,已尽显诚意。”窦冲道:“都督有命,某传毕此信,即可返回。你们有了决定,可去我军城南大营献降书。”说着又向乞伏国仁一抱拳道:“国仁老兄,某在城南恭候大驾光临。告辞了。”

“窦将军。”乞伏国仁道:“都督给了三日时间,明日还有一日,事关存亡,我们还需仔细斟酌,请务必在都督面前美言。”

“国仁老兄之言,某定当转告都督,请放心。”窦冲抱拳施礼,转身告辞。

窦冲这会儿已然明白,乞伏国仁毫无诚意,得赶紧回去和诸将商量对策。

乞伏国仁送走了窦冲,对着殿下的众臣开口了。

“诸君,谢瑍一反常态,相逼甚急,必有所图。”乞伏国仁道:“朕意已决,既然谢瑍四路兵马堵门,我们就集中兵力打出去。吃掉一部再说。诸位有何良策?”

“主上,请三思。”屋引出支道:“谢瑍此人,虽然年轻,但用兵老到。自带兵以来,未尝一败。况其大义在手,又得先手之利,决不可轻启战端。我们看到了四路兵马,并不知谢瑍是否有后手,一旦失利,后果堪忧。”

其实,乞伏国仁不想打,但他为了自己的权力,不得不打。他已想好,出其不意给谢瑍一击,胜了自己就有了资本。打也好,降也罢,进退自由;即使败了,仍可投降,谢瑍要是不接受,那他就带着人继续抵抗。实在不行了就跑。昨日窦冲走后,他本想要众臣商量对策,但看他的这些手下,俱无战意。才拖到今日一早相商,没想到窦冲回来的太快。不但没来得及商量,还让窦冲狐假虎威了一把,又打了一把他本来就堪忧的士气。他觉得窦冲所谓的杀无赦,不过是吓唬人而已。从历史上看,汉人以仁义自诩,对少数民族一直纵容居多。如果一直如卫青、霍去病那般对匈奴,历代边疆也不至于一直以来为游牧名族所扰。

乞伏国仁听了屋引出支的话,明知不假,却更加坚定了乞伏国仁想法。投降仅能保命,战败未必就死,惟其一战,方可无悔。

【未完待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