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魏普高河套初试手,慕容垂草原重匿身(上)
第58章魏普高河套初试手,慕容垂草原重匿身(上)
书接上回,谢瑍收到魏平传来的消息,拓跋珪如此明显的意图,岂能不知。
谢瑍看了信函,淡淡一笑。
这样的情形,早就有所预料,早就商定处置之法,谢瑍真心轻松。
此乃以往少数民族惯用之伎俩。
汉军势大而来,即归附求赏赐;一旦汉军离开,即翻脸不认娘。扣关劫掠,毫无顾忌。所以谢瑍特别叮嘱魏平,对于此类的归附一律不予接受。如真心归附就献其牛羊子民,其王则入京都拜见天子,等待天子旨意。
若无此诚意,绝不姑息养奸,坚决消灭之。
谢瑍将北府属下将领以及墨羽等一帮奇人异士招至州衙,做临行前的安排。
谢瑍书房内,一派肃然。
谢瑍身长玉立环视诸将,然后缓缓坐定,才开口道:“诸位,新征将始,召诸君来此,瑍有以相赠。并非人人皆有,凡一军主将、副将或一部主事方可持有。此物乃本都督专为各部属长官打造。望大家努力争先,早得此物。”
“以高、少宽二位将军。”谢瑍首先点名的竟然是大家并不太熟悉的两位,但谢瑍知道这两人绝非常人,不然谢瑍也不会将幽州交给他们。“幽州之安危系于二位,此为东北方面之基石,刘裕将军之后方依托之地,本都督家眷和幼弟均在此地。”谢瑍说着,一挥手,谢祯和谢祥每人双手托着一把弯刀呈上。
“以高将军,此刀名曰地英,请接刀。”谢瑍郑重地将刀递给张垚。
“谢都督!”张垚接过刀,立正敬礼。谢瑍还礼。
“少宽将军,此刀名曰地慧,请接刀。”
“谢都督!”马季接过刀,立正敬礼。
……
“德舆将军,此剑名曰天猛,请接剑!”谢瑍深沉的目光看着刘裕,刘裕一个激灵。
“谢大少爷!”刘裕双手接刀,敬礼退下。
“道和兄,此剑名曰天机,请接剑!”
“谢大都督!”刘穆之答道,躬身施礼。
……
“墨羽兄弟,此剑名曰天巧,请接剑。”
“谢大都督!”墨羽没想到会有他的事,有些吃惊,但还是很快回过神来。
“杜道长,不知子明之剑可愿接受否?”谢瑍最后看着一旁的杜昺道。
“还有贫道之剑?”杜昺奇道:“不知贫道所持之剑为何剑?”
“道长,此剑名曰天闲。”说着谢瑍将剑递给杜昺。
杜昺看着剑鞘精致的花纹,仔细观瞧上面是山川河流。杜昺一手握住剑鞘,一手握住剑柄,轻轻按下绷簧,刷的一声剑出半截,但觉寒气逼人。缓缓抽出短剑,剑长一尺九寸,剑身百炼精钢所铸,剑刃极薄,自剑脊向两侧渐变,如一泓秋水,闪着淡淡的寒光。
“好剑!”杜昺赞道。
刚才众人在肃然的气氛中,没人去看自己接受的刀剑。这会儿看到杜昺拔剑,才如梦方醒。接刀之人,看着自己手中的刀,刀鞘之上是鱼虫猛兽,刀柄之上除了刀名,另一侧是一个大写的x。
张垚率先抽出弯刀,但见寒光闪闪,长约二尺七寸,比剑略长。
“果然好刀!”众人齐声赞道。
谢瑍轻轻咳嗽一声,众人立刻静了下来。
“此次所授刀剑,乃首次授勋之代表物件。本督共设剑36把,刀72把,合天罡地煞108之数。”谢瑍缓缓说道:“非有一技之长和主将不能持有。这是一种荣誉,而非特权。你们明白吗?”
“明白!”众人齐声答道。
“既如此,那就各自去忙吧。我等着大家的捷报!”谢瑍正色道。
“诺!我等告辞!”
且说众人退去,按计划出兵不提。
此次授出刀剑共十九把,其中天字类十二把,地字类七把。名单如下:
杜昺(天闲剑),刘穆之(天机剑),慕容垂(天雄剑),刘裕(天猛剑),张虎(天英剑),太史庸(天立剑),桓玄(天究剑),魏平(天捷剑),姜孝(天退剑),慕容农(天平剑),刘毅(天败剑);(其中慕容垂、张虎、刘毅因带兵在外,暂存总参部。)
张垚(地英刀),马季(地慧刀),钱玄(地飞刀),李释(地速刀),赵印(地威刀),马能(地刑刀),郑密(地明刀)。
不说谢瑍行前授刀剑,且说牛川对垒状况。
魏平制定作战计划,多次和谢瑍交流,自是深谙谢瑍之意。魏平命大军扎下营寨,并不进攻,进行威慑。
魏平将令拓跋珪归降晋廷之回复让其使者带回之时,暗暗派人私下散布谢瑍二十万大军将至的流言,并打探拓跋氏之消息。拓跋氏立国未久,闻此留言,又见数万骑兵威势,果然恐惧。一时请降之声大盛。
拓跋珪不过以此求得发展时间和空间,哪有真心归降之意。见此回复,心下大怒,暗下决心,来日必报此仇。一边派人和晋人周旋,赢得时间,一边安排族人准备向西北撤退。
而此刻平城,却是另一副田地。
刘牢之派他的副将慕容楷,穿军都陉,翻越太行到达平城。慕容垂将城中之事和将令向慕容楷交待完毕,即按照谢瑍的指令,和张虎带了亲随数百精骑北向越过长城,以便与谢瑍大军汇合。
行前,慕容垂点拨前来送行的慕容楷道:“回城后,召见苻师奴。放其回晋阳,将此地以及大军西向和南下的消息模糊地告诉他。等他回到晋阳,定然会让苻丕乱上加乱的。”说完,朝慕容楷挥挥手。
慕容垂边走边想着来将所述的各路军的标的。突然慕容垂勒住战马道:“东西两个方向各派五人探寻消息,其余人原地警戒休息。”
慕容垂是老手,计算了一下时间,北路先头部队应该离此不远了,所以才有此举。而且慕容垂知道向西260里左右就是拓跋珪的大帐所在,晋军到来的消息必早为拓跋氏得知,两方应都能得到消息。
果然,两个时辰后,东方的探马来报,大军已经离此不足百里。而西方的消息半个时辰后也传了回来,拓跋氏正在收拾准备西撤。慕容垂点点头,果然不出他的所料。